一种新能源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8038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充电桩,包括工作箱,所述工作箱上表面开设有工作口,工作箱下表面的右端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输出端穿过工作箱下表面的右端并且伸入工作箱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该新能源充电桩,通过液压缸、伺服电机、转动轴、支撑板、收集轴、固定板、辅助圈、光滑滚珠和辅助管的配合作用,可以对导线进行比较好的收集,使导线有序的缠绕在收集轴上,通过驱动电机、传动轴、转动扇叶、导热硅胶垫片、散热板、散热管和通风孔的配合作用,可以对充电结构进行散热的效果,提高了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充电桩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桩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充电桩。
技术介绍
目前,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现有的新能源充电桩功能单一,没有设置收卷箱,不便于将较长的连接导线收卷起来,因连接导线较长,使用后不能有序整理,容易折断,发生意外。在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9634308U中公开了一种新型新能源充电桩,该新型新能源充电桩通过充电桩壳体一侧安装的收卷箱,可以方便将过长的导线收卷起来,便于工作人员整理,防止导线发生折断,工作时,通过转动转动盘带动滚轴转动,从而过长的导线随着滚轴转动进行收卷,直至收卷完成。通过充电桩壳体一侧安装的收卷箱,可以方便将过长的导线收卷起来,便于工作人员整理,防止导线发生折断,但是这种方式存在很大缺陷:转动盘进行转动时位置固定,导线比较集中缠绕在转动盘上,对导线的收集效果比较不好,实用性较低,不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充电桩,解决了转动盘进行转动时位置固定,导线比较集中缠绕在转动盘上,对导线的收集效果比较不好,实用性较低,不利于推广使用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能源充电桩,包括工作箱,所述工作箱上表面开设有工作口,工作箱下表面的右端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输出端穿过工作箱下表面的右端并且伸入工作箱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顶端固定连接有收集轴,所述收集轴外侧缠绕设置有导线,所述导线一端与收集轴固定连接,工作箱内腔左侧壁的底端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两组固定板,两组所述固定板之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辅助圈,所述辅助圈内侧壁开设有多组光滑槽,所述辅助圈内部可转动设置有光滑滚珠,工作箱左侧面的中间部位连通有辅助管,导线另一端穿过辅助圈右侧面和辅助管右端并且移动至工作箱左侧并且固定连接有充电枪,所述光滑滚珠与导线外侧壁接触,工作箱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放置箱,所述放置箱下表面开设有放置口,放置箱内部设置有充电结构,所述充电结构外侧设置有降温装置,放置箱前侧面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前侧面设置有控制开关和显示屏。优选的,所述降温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顶端与放置箱内腔顶侧壁固定连接,驱动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扇叶,所述转动扇叶的直径小于放置箱的宽度,驱动电机外侧壁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顶端与放置箱内腔顶侧壁固定连接,放置箱左侧面的顶端和右侧面的顶端均开设有多组通风孔。优选的,所述降温装置还包括两组导热硅胶垫片,两组所述导热硅胶垫片内侧面分别与充电结构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固定连接,导热硅胶垫片外侧面固定连接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内部设置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盘旋设置在散热板内部,所述导热硅胶垫片的长度和高度等于散热板的长度和高度,散热板的宽度大于散热管的直径。优选的,所述收集轴的顶端外侧壁和底端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圈,所述导线与限位圈内侧面接触。优选的,所述放置箱内腔左侧壁的底端和内腔右侧壁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顶端与充电结构下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工作箱下表面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柱,所述支柱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底端固定连接有防滑垫。优选的,所述光滑滚珠可转动安装在光滑槽内部,光滑滚珠外表面的摩擦系数设置为0.2。优选的,还包括:摄像头,设置在所述放置箱的前表面,用于采集车辆上的二维码;二维码数据库,设置在所述放置箱的内部;二维码识别器,设置在所述放置箱的内部,用于将采集到的二维码与所述二维码数据库中的二维码进行比对;电子锁,设置在所述控制面板的一侧;控制器,设置于所述放置箱的内部;报警器,设置于所述放置箱的顶端;其中,所述摄像头和二维码数据库与所述二维码识别器连接,所述二维码识别器和报警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电子锁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将基于所述二维码识别器采集到的二维码与所述二维码数据库中的二维码进行比对:若比对成功,表明所述车辆为充电汽车,控制所述电子锁解锁;否则,表明所述车辆为非充电汽车,控制报警器进行第一报警提醒。优选的,还包括:获取信息装置,用于获取所述当前待充电车辆的剩余电量、电池容量和充电功率,所述当前待充电车辆之前的等待充电以及正在充电的车辆总数,以及充电桩所在充电站设定的充电费用标准以及停车费用标准;基于所述获取信息装置,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出所述当前待充电车辆的排队等待时间满意度RT:其中,Pch表示所述当前待充电车辆的充电功率,s表示所述当前待充电车辆之前的等待充电以及正在充电的车辆总数,Qs(a)表示所述当前待充电车辆之前s台中第a台车辆的剩余电量;基于所述获取信息装置,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出所述当前待充电车辆的费用支出满意度LT:其中,Pch表示所述当前待充电车辆的充电功率,Qs表示所述当前待充电车辆的剩余电量,CEV表示所述当前待充电车辆的电池容量,W0表示所述当前待充电车辆在所述充电站使用充电桩进行充电的充电费用,WP表示所述当前待充电车辆进入所述充电站到离开所述充电站过程中的停车费用;基于上述所得的所述当前待充电车辆的排队等待时间满意度RT和费用支出满意度LT,并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出所述当前待充电车辆的充电服务满意度Z:Z=X1RT+X2LT其中,X1表示所述前待充电车辆的排队等待时间满意度RT的权重值,X2表示所述所述前待充电车辆的费用支出满意度LT的权重值,且X1+X2=1;所述控制器,用于判断当前待充电车辆的充电服务满意度Z是否小于预设满意度:若是,控制报警器进行第二报警处理。(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充电桩,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新能源充电桩,通过液压缸、伺服电机、转动轴、支撑板、收集轴、固定板、辅助圈、光滑滚珠和辅助管的配合作用,可以对导线进行比较好的收集,使导线有序的缠绕在收集轴上,通过驱动电机、传动轴、转动扇叶、导热硅胶垫片、散热板、散热管和通风孔的配合作用,可以对充电结构进行散热的效果,提高了实用性。2、该新能源充电桩,通过辅助管、辅助圈和光滑滚珠的配合作用,可以辅助工作人员有序的对导线进行收集,通过散热板和散热管的配合作用,可以对充电结构产生热量进行处理,通过控制面板的作用,可以辅助人们对装置进行控制。3、通过设置有摄像头、二维码数据库、二维码识别器来采集车辆上的二维码,并将采集到的二维码与所述二维码数据库中的二维码进行比对,还设置有控制器、报警器、电子锁,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充电桩,包括工作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箱(1)上表面开设有工作口,工作箱(1)下表面的右端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液压缸(2),所述液压缸(2)输出端穿过工作箱(1)下表面的右端并且伸入工作箱(1)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4),所述伺服电机(4)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5),所述转动轴(5)顶端固定连接有收集轴(6),所述收集轴(6)外侧缠绕设置有导线(7),所述导线(7)一端与收集轴(6)固定连接,工作箱(1)内腔左侧壁的底端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两组固定板(8),两组所述固定板(8)之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辅助圈(9),所述辅助圈(9)内侧壁开设有多组光滑槽,所述辅助圈(9)内部可转动设置有光滑滚珠(10),工作箱(1)左侧面的中间部位连通有辅助管(11),导线(7)另一端穿过辅助圈(9)右侧面和辅助管(11)右端并且移动至工作箱(1)左侧并且固定连接有充电枪,所述光滑滚珠(10)与导线(7)外侧壁接触,工作箱(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放置箱(13),所述放置箱(13)下表面开设有放置口,放置箱(13)内部设置有充电结构(14),所述充电结构(14)外侧设置有降温装置(15),放置箱(13)前侧面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16),所述控制面板(16)前侧面设置有控制开关和显示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充电桩,包括工作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箱(1)上表面开设有工作口,工作箱(1)下表面的右端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液压缸(2),所述液压缸(2)输出端穿过工作箱(1)下表面的右端并且伸入工作箱(1)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4),所述伺服电机(4)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5),所述转动轴(5)顶端固定连接有收集轴(6),所述收集轴(6)外侧缠绕设置有导线(7),所述导线(7)一端与收集轴(6)固定连接,工作箱(1)内腔左侧壁的底端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两组固定板(8),两组所述固定板(8)之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辅助圈(9),所述辅助圈(9)内侧壁开设有多组光滑槽,所述辅助圈(9)内部可转动设置有光滑滚珠(10),工作箱(1)左侧面的中间部位连通有辅助管(11),导线(7)另一端穿过辅助圈(9)右侧面和辅助管(11)右端并且移动至工作箱(1)左侧并且固定连接有充电枪,所述光滑滚珠(10)与导线(7)外侧壁接触,工作箱(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放置箱(13),所述放置箱(13)下表面开设有放置口,放置箱(13)内部设置有充电结构(14),所述充电结构(14)外侧设置有降温装置(15),放置箱(13)前侧面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16),所述控制面板(16)前侧面设置有控制开关和显示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装置(15)包括驱动电机(1501),所述驱动电机(1501)的顶端与放置箱(13)内腔顶侧壁固定连接,驱动电机(150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轴(1502),所述传动轴(1502)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扇叶(1503),所述转动扇叶(1503)的直径小于放置箱(13)的宽度,驱动电机(1501)外侧壁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504),所述固定架(1504)顶端与放置箱(13)内腔顶侧壁固定连接,放置箱(13)左侧面的顶端和右侧面的顶端均开设有多组通风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装置(15)还包括两组导热硅胶垫片(1505),两组所述导热硅胶垫片(1505)内侧面分别与充电结构(14)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固定连接,导热硅胶垫片(1505)外侧面固定连接有散热板(1506),所述散热板(1506)内部设置有散热管(1507),所述散热管(1507)盘旋设置在散热板(1506)内部,所述导热硅胶垫片(1505)的长度和高度等于散热板(1506)的长度和高度,散热板(1506)的宽度大于散热管(1507)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轴(6)的顶端外侧壁和底端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圈(17),所述导线(7)与限位圈(17)内侧面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箱(13)内腔左侧壁的底端和内腔右侧壁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8),所述固定块(18)顶端与充电结构(14)下表面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霞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集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