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导流装置,包括导流板,两块所述导流板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防水板,所述防水板的两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导流板的正面设置有支撑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导流装置,通过设置独立的导流板,使该装置可根据实际需要加长或剪短该导流装置的长度,便于安装和拆卸,在安装时,将导流板的右侧的滑块与相邻的导流板的滑槽滑动连接,并通过固定机构底部的插块插入滑块上表面的固定孔,并将固定机构两侧的螺纹口通过螺纹固定,这样完成导流板的安装,便于拆卸,各个部件可重复使用,较为节约资源,经济环保,便于运输,减小对外部固定土层的影响,安全性较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导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导流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水利发电工程的快速推进,水利工程在河道的范围内修建建筑物,必须截断河流,阶段的河水必须有出路,否则,其必然冲毁拦河建筑物,在永久性导流设施为成型之前,无法对水流进行导流,也就无法进行水利工程的施工,这时就需要一种施工导流装置。如今的施工导流装置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导流板大部分都是固定连接于一体的,无法拆卸和重复利用,其次,现有的导流装置的支撑结构刚度小,安全性较差,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最后,现有的导流装置体积大,无法便携运输,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导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导流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导流装置,包括导流板,两块所述导流板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防水板,所述防水板的两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导流板的正面设置有支撑机构。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板的正面开设有插槽,所述导流板的正面的下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开设有插孔,所述导流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端的端部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导流板的两侧的边沿开设有防水槽,通过设置独立的导流板,使该装置可根据实际需要加长或剪短该导流装置的长度,便于安装和拆卸,在安装时,将导流板的右侧的滑块与相邻的导流板的滑槽滑动连接,并通过固定机构底部的插块插入滑块上表面的固定孔,并将固定机构两侧的螺纹口通过螺纹固定,这样完成导流板的安装,便于拆卸,各个部件可重复使用,较为节约资源,经济环保。进一步的,所述防水槽的内表面与防水板固定连接,所述导流板的左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表面与滑块滑动连接,通过设置的两块导流板的连接处设置的防水板,可有效防止水溢出装置外,亦可防止导流板的连接处被水分侵蚀,安全性较强。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的下侧开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插块,所述固定机构的正面开设有螺纹口,所述插块与固定孔插接固定。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的上表面固定插接有斜撑板,所述斜撑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上固定块,所述上固定块的外延与插槽插接固定,所述斜撑板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下固定块,两个所述支撑机构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支撑机构的尾端与凹槽插接。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的尾端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与插孔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机构的中部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槽的内表面与下固定块固定插接,所述支撑机构的两侧开设有第三固定槽,所述第三固定槽的内表面与连接板的端部插接固定,所述支撑机构的前端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孔,通过设置的转轴和插孔,使该装置可折叠放置,便于运输储存,导流板的底部通过转轴与支撑机构连接,需要运输时,可将斜撑板卸下,转动支撑机构,使该装置较为灵活的伸缩变形,便于运输。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的远离导流板的一端的端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远离支撑机构的一端活动套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内部开设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远离内腔的底部的一端与连接块的端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支撑机构,使该装置较为稳固,安全性较强,在安装时,支撑机构埋于填土中,斜撑板上端的上固定块与导流板的插槽插接固定,而下固定块与与支撑机构的上表面的第二固定槽插接固定,同时两个固定机构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使该装置的横向纵向都有稳固的固定点,通过设置的固定柱,固定柱的内部有压缩弹簧,可用弹力抵消水流的冲击,且将水流与导流板的刚性撞击力度减小,减小对外部固定土层的影响,安全性较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独立的导流板,使该装置可根据实际需要加长或剪短该导流装置的长度,便于安装和拆卸,在安装时,将导流板的右侧的滑块与相邻的导流板的滑槽滑动连接,并通过固定机构底部的插块插入滑块上表面的固定孔,并将固定机构两侧的螺纹口通过螺纹固定,这样完成导流板的安装,便于拆卸,各个部件可重复使用,较为节约资源,经济环保。2、通过设置的支撑机构,使该装置较为稳固,安全性较强,在安装时,支撑机构埋于填土中,斜撑板上端的上固定块与导流板的插槽插接固定,而下固定块与与支撑机构的上表面的第二固定槽插接固定,同时两个固定机构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使该装置的横向纵向都有稳固的固定点,通过设置的固定柱,固定柱的内部有压缩弹簧,可用弹力抵消水流的冲击,且将水流与导流板的刚性撞击力度减小,减小对外部固定土层的影响,安全性较强。3、通过设置的转轴和插孔,使该装置可折叠放置,便于运输储存,导流板的底部通过转轴与支撑机构连接,需要运输时,可将斜撑板卸下,转动支撑机构,使该装置较为灵活的伸缩变形,便于运输,通过设置的两块导流板的连接处设置的防水板,可有效防止水溢出装置外,亦可防止导流板的连接处被水分侵蚀,安全性较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导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导流装置的导流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导流装置的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导流装置的斜撑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导流装置的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导流装置的支撑机构的剖视示意图。图中:1、导流板;2、防水板;3、固定机构;4、支撑机构;101、插槽;102、凹槽;103、插孔;104、滑块;105、固定孔;106、防水槽;107、滑槽;301、第一固定槽;302、插块;303、螺纹口;401、斜撑板;402、连接板;403、上固定块;404、下固定块;405、转轴;406、第二固定槽;407、第三固定槽;408、限位孔;409、连接块;410、固定柱;411、内腔;412、压缩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6所示,包括导流板1,两块导流板1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防水板2,防水板2的两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机构3,导流板1的正面设置有支撑机构4。导流板1的正面开设有插槽101,导流板1的正面的下端开设有凹槽102,凹槽102的内部开设有插孔103,导流板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滑块104,滑块104的上端的端部开设有固定孔105,导流板1的两侧的边沿开设有防水槽106。防水槽106的内表面与防水板2固定连接,导流板1的左侧开设有滑槽107,滑槽107的内表面与滑块104滑动连接,通过设置的两块导流板1的连接处设置的防水板2,可有效防止水溢出装置外,亦可防止导流板1的连接处被水分侵蚀,安全性较强。固定机构3的下侧开设有第一固定槽301,第一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导流装置,包括导流板(1),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导流板(1)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防水板(2),所述防水板(2)的两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机构(3),所述导流板(1)的正面设置有支撑机构(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导流装置,包括导流板(1),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导流板(1)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防水板(2),所述防水板(2)的两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机构(3),所述导流板(1)的正面设置有支撑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1)的正面开设有插槽(101),所述导流板(1)的正面的下端开设有凹槽(102),所述凹槽(102)的内部开设有插孔(103),所述导流板(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滑块(104),所述滑块(104)的上端的端部开设有固定孔(105),所述导流板(1)的两侧的边沿开设有防水槽(1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槽(106)的内表面与防水板(2)固定连接,所述导流板(1)的左侧开设有滑槽(107),所述滑槽(107)的内表面与滑块(104)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3)的下侧开设有第一固定槽(301),所述第一固定槽(3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插块(302),所述固定机构(3)的正面开设有螺纹口(303),所述插块(302)的外表面与固定孔(105)插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开绪,尹起亮,宋炜,齐进,杨长虎,张泽平,郑言峰,刁经纬,张放,邢仕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