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渠道陡边坡的移动式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8007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用于渠道陡边坡的移动式模板,包括底板、第一折板、第二折板和若干个可调固定杆,底板包括第一子底板和第二子底板,第一子底板的一侧设有卡条,第二子底板的一侧设有用于容设卡条的卡槽,卡槽间隔设有若干个第一卡孔,卡条设有第二卡孔,底板设有第一螺杆和第一螺母;第一翻折板的另一表面和第二翻折板的另一表面均设有万向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需要固定进行浇筑时,起到角度调整、长度调节和宽度调节的功能,兼容性高,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可以实现移动功能,可重复性使用,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渠道陡边坡的移动式模板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的
,尤其是指一种用于渠道陡边坡的移动式模板。
技术介绍
水利工程会涉及渠道陡边坡的浇筑工序,现有的方式是通过木板和木条搭建模板再进行浇筑。但这样的方式步骤繁琐,拆装麻烦费时费力,而且当固定后就不能移动,因此工人急需一种可移动的,拆装方便的模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渠道陡边坡的移动式模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渠道陡边坡的移动式模板,包括底板、第一折板、第二折板和若干个可调固定杆,底板包括第一子底板和第二子底板,第一子底板的一侧设有卡条,第二子底板的一侧设有用于容设卡条的卡槽,卡槽间隔设有若干个第一卡孔,卡条设有用于与其中一个第一卡孔对准的第二卡孔,底板设有用于穿过第一卡孔和第二卡孔的第一螺杆和与第一螺杆配合连接的第一螺母;第一子底板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一翻折板,第一翻折板的一表面设有第一固定条,第一固定条的一端与第一翻折板转动连接,第一固定条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子底板设有用于第一安装孔对准的第一螺孔以及用于穿过第一安装孔且与第一螺孔螺接的第一螺钉;第二子底板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翻折板,第二翻折板的一表面设有第二固定条,第二固定条的一端与第二翻折板转动连接,第二固定条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一子底板设有用于第二安装孔对准的第二螺孔以及用于穿过第二安装孔且与第二螺孔螺接的第二螺钉;第一翻折板的另一表面和第二翻折板的另一表面均设有万向轮;第一折板与第一子底板的另一侧转动连接,第二折板与第二子底板的另一侧转动连接,第一折板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一延长板,第二折板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延长板;每一个可调固定杆均包括主杆、第一子杆和第二子杆,主杆的一端设有用于容设第一子杆的第一容设槽,主杆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容设第二子杆的第二容设槽,第一子杆的一端设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子杆连接,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固定块的底部连接,第一子杆设有用于容设第一固定块的第一通孔,第一容设槽设有用于与第一固定块卡接的若干个第一固定孔;第二子杆的一端设有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与第二子杆连接,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块的底部连接,第二子杆设有用于容设第二固定块的第二通孔,第二容设槽设有用于与第二固定块卡接的若干个第二固定孔;第一子杆的另一端与第一折板转动连接,第二子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折板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用于渠道陡边坡的移动式模板还包括若干个第一液压伸缩斜杆,每一个第一液压伸缩斜杆的一端与第一折板连接,第一液压伸缩斜杆的另一端与第一子底板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用于渠道陡边坡的移动式模板还包括若干个第二液压伸缩斜杆,每一个第二液压伸缩斜杆的一端与第二折板连接,第二液压伸缩斜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子底板连接。进一步的,第一延长板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孔。进一步的,第二延长板设有若干个第二连接孔。进一步的,第一折板远离第一子底板的一侧设有第一翘板,第二折板远离第二子底板的一侧设有第二翘板,第一翘板和第二翘板相向翘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在需要固定进行浇筑时,起到角度调整、长度调节和宽度调节的功能,兼容性高,使用方便;本技术还可以实现移动功能,可重复性使用,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需要固定进行浇筑时的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移动时的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底板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可调固定杆的局部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第一折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所述第二折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底板;2-第一折板;3-第二折板;4-可调固定杆;5-第一子底板;6-第二子底板;7-卡条;8-卡槽;9-第一卡孔;10-第二卡孔;11-第一翻折板;12-第一固定条;13-第一螺钉;14-第二翻折板;15-第二固定条;16-第二螺钉;17-万向轮;18-第一延长板;19-第二延长板;20-主杆;21-第一子杆;22-第二子杆;23-第一容设槽;24-第二容设槽;25-第一固定块;26-第一弹簧;27-第一通孔;28-第一固定孔;29-第二固定块;30-第二弹簧;31-第二通孔;32-第二固定孔;33-第一液压伸缩斜杆;34-第二液压伸缩斜杆;35-第一翘板;36-第二翘板;37-第一螺杆;38-第一螺母;39-第一连接孔;40-第二连接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一种用于渠道陡边坡的移动式模板,包括底板1、第一折板2、第二折板3和若干个可调固定杆4,底板1包括第一子底板5和第二子底板6,第一子底板5的一侧设有卡条7,第二子底板6的一侧设有用于容设卡条7的卡槽8,卡槽8间隔设有若干个第一卡孔9,卡条7设有用于与其中一个第一卡孔9对准的第二卡孔10,底板1设有用于穿过第一卡孔9和第二卡孔10的第一螺杆37和与第一螺杆37配合连接的第一螺母38;第一子底板5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一翻折板11,第一翻折板11的一表面设有第一固定条12,第一固定条12的一端与第一翻折板11转动连接,第一固定条12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子底板5设有用于第一安装孔对准的第一螺孔以及用于穿过第一安装孔且与第一螺孔螺接的第一螺钉13;第二子底板6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翻折板14,第二翻折板14的一表面设有第二固定条15,第二固定条15的一端与第二翻折板14转动连接,第二固定条15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一子底板5设有用于第二安装孔对准的第二螺孔以及用于穿过第二安装孔且与第二螺孔螺接的第二螺钉16;第一翻折板11的另一表面和第二翻折板14的另一表面均设有万向轮17;第一折板2与第一子底板5的另一侧转动连接,第二折板3与第二子底板6的另一侧转动连接,第一折板2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一延长板18,第二折板3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延长板19;每一个可调固定杆4均包括主杆20、第一子杆21和第二子杆22,主杆20的一端设有用于容设第一子杆21的第一容设槽23,主杆20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容设第二子杆22的第二容设槽24,第一子杆21的一端设有第一固定块25,第一固定块25设有第一弹簧26,第一弹簧26的一端与第一子杆21连接,第一弹簧26的另一端与第一固定块25的底部连接,第一子杆21设有用于容设第一固定块25的第一通孔27,第一容设槽23设有用于与第一固定块25卡接的若干个第一固定孔28;第二子杆22的一端设有第二固定块29,第二固定块29设有第二弹簧30,第二弹簧30的一端与第二子杆22连接,第二弹簧30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块29的底部连接,第二子杆22设有用于容设第二固定块29的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渠道陡边坡的移动式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第一折板(2)、第二折板(3)和若干个可调固定杆(4),/n底板(1)包括第一子底板(5)和第二子底板(6),第一子底板(5)的一侧设有卡条(7),第二子底板(6)的一侧设有用于容设卡条(7)的卡槽(8),卡槽(8)间隔设有若干个第一卡孔(9),卡条(7)设有用于与其中一个第一卡孔(9)对准的第二卡孔(10),底板(1)设有用于穿过第一卡孔(9)和第二卡孔(10)的第一螺杆(37)和与第一螺杆(37)配合连接的第一螺母(38);/n第一子底板(5)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一翻折板(11),第一翻折板(11)的一表面设有第一固定条(12),第一固定条(12)的一端与第一翻折板(11)转动连接,第一固定条(12)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子底板(5)设有用于第一安装孔对准的第一螺孔以及用于穿过第一安装孔且与第一螺孔螺接的第一螺钉(13);/n第二子底板(6)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翻折板(14),第二翻折板(14)的一表面设有第二固定条(15),第二固定条(15)的一端与第二翻折板(14)转动连接,第二固定条(15)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一子底板(5)设有用于第二安装孔对准的第二螺孔以及用于穿过第二安装孔且与第二螺孔螺接的第二螺钉(16);/n第一翻折板(11)的另一表面和第二翻折板(14)的另一表面均设有万向轮(17);/n第一折板(2)与第一子底板(5)的另一侧转动连接,第二折板(3)与第二子底板(6)的另一侧转动连接,第一折板(2)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一延长板(18),第二折板(3)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延长板(19);/n每一个可调固定杆(4)均包括主杆(20)、第一子杆(21)和第二子杆(22),主杆(20)的一端设有用于容设第一子杆(21)的第一容设槽(23),主杆(20)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容设第二子杆(22)的第二容设槽(24),/n第一子杆(21)的一端设有第一固定块(25),第一固定块(25)设有第一弹簧(26),第一弹簧(26)的一端与第一子杆(21)连接,第一弹簧(26)的另一端与第一固定块(25)的底部连接,第一子杆(21)设有用于容设第一固定块(25)的第一通孔(27),第一容设槽(23)设有用于与第一固定块(25)卡接的若干个第一固定孔(28);/n第二子杆(22)的一端设有第二固定块(29),第二固定块(29)设有第二弹簧(30),第二弹簧(30)的一端与第二子杆(22)连接,第二弹簧(30)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块(29)的底部连接,第二子杆(22)设有用于容设第二固定块(29)的第二通孔(31),第二容设槽(24)设有用于与第二固定块(29)卡接的若干个第二固定孔(32);/n第一子杆(21)的另一端与第一折板(2)转动连接,第二子杆(22)的另一端与第二折板(3)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渠道陡边坡的移动式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第一折板(2)、第二折板(3)和若干个可调固定杆(4),
底板(1)包括第一子底板(5)和第二子底板(6),第一子底板(5)的一侧设有卡条(7),第二子底板(6)的一侧设有用于容设卡条(7)的卡槽(8),卡槽(8)间隔设有若干个第一卡孔(9),卡条(7)设有用于与其中一个第一卡孔(9)对准的第二卡孔(10),底板(1)设有用于穿过第一卡孔(9)和第二卡孔(10)的第一螺杆(37)和与第一螺杆(37)配合连接的第一螺母(38);
第一子底板(5)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一翻折板(11),第一翻折板(11)的一表面设有第一固定条(12),第一固定条(12)的一端与第一翻折板(11)转动连接,第一固定条(12)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子底板(5)设有用于第一安装孔对准的第一螺孔以及用于穿过第一安装孔且与第一螺孔螺接的第一螺钉(13);
第二子底板(6)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翻折板(14),第二翻折板(14)的一表面设有第二固定条(15),第二固定条(15)的一端与第二翻折板(14)转动连接,第二固定条(15)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一子底板(5)设有用于第二安装孔对准的第二螺孔以及用于穿过第二安装孔且与第二螺孔螺接的第二螺钉(16);
第一翻折板(11)的另一表面和第二翻折板(14)的另一表面均设有万向轮(17);
第一折板(2)与第一子底板(5)的另一侧转动连接,第二折板(3)与第二子底板(6)的另一侧转动连接,第一折板(2)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一延长板(18),第二折板(3)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延长板(19);
每一个可调固定杆(4)均包括主杆(20)、第一子杆(21)和第二子杆(22),主杆(20)的一端设有用于容设第一子杆(21)的第一容设槽(23),主杆(20)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容设第二子杆(22)的第二容设槽(24),
第一子杆(21)的一端设有第一固定块(25),第一固定块(25)设有第一弹簧(26),第一弹簧(2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龙朱红蔡升辉文湘禹季骅林建宇熊延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