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娜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防脱倒钩技术的水利工程用边坡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8003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防脱倒钩技术的水利工程用边坡防护装置,包括网格、钻壳、钻头、纤绳、螺栓、把手;所述网格四角分别与所述纤绳连接,所述钻壳与所述网格四角分别连接,所述钻壳分别与所述钻头连接,所述螺栓分别与所述钻头连接,所述把手分别与所述螺栓连接;所述网格四角分别与所述纤绳连接,所述纤绳分别系在所述网格四角之上;所述钻壳分别与所述钻头连接;所述螺栓分别与所述钻头连接;所述把手分别与所述螺栓连接;所述钻头通过所述螺栓分别与所述钻壳连接,所述网格在所述钻头与所述钻壳、所述纤绳的作用下,形成一道对边坡保护的防护网,既节约人力物力,同时使用起来方便,拆卸简单,而且可以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防脱倒钩技术的水利工程用边坡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边坡防护
,具体为一种基于防脱倒钩技术的水利工程用边坡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基本建设的飞速开展,城市建设、铁路、公路、房地产开发等工程逐年增加,水土流失面积有扩张的趋势,其中大部分是边坡水土流失,在强降雨的条件下容易引起山体崩塌滑坡,造成边坡的失稳,水土流失较严重。大量高强度的水土流失,不仅影响我区生态景观,而且危及我国基础设施和防洪安全,对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目前,常用的边坡治理采用一排石柱桩子钉在边坡土层里面,形成一道护墙,但是这样做法带来了人工成本的增加和材料成本的增加,后期维护、拆除也会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目前还有一种方法就是采用混凝土挡墙,用混凝土砌成一道防护墙,但是这样做更需要消耗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而且本来边坡土层松动,这样大面积用混凝土砌墙,会导致混凝土防护墙的根基不稳,如果一片边坡土层松动,会带来大面积混凝土防护墙成片倒塌,并不能直接解决边坡带来的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同时这样做法也会给边坡植被带来一定的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防脱倒钩技术的水利工程用边坡防护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防脱倒钩技术的水利工程用边坡防护装置,包括网格、钻壳、钻头、纤绳、螺栓、把手。所述网格四角分别与所述纤绳连接,所述钻壳与所述网格四角分别连接,所述钻壳分别与所述钻头连接,所述螺栓分别与所述钻头连接。所述把手分别与所述螺栓连接。优选的,所述网格四角分别与所述纤绳连接,所述纤绳分别系在所述网格四角之上。优选的,所述钻壳分别与所述钻头连接。优选的,所述螺栓分别与所述钻头连接。优选的,所述把手分别与所述螺栓连接。优选的,所述钻头通过所述螺栓分别与所述钻壳连接。本技术方案工作原理:通过重力把所述钻壳砸进边坡土层,通过所述把手顺时针转动,所述把手带动所述螺栓,所述螺栓带动所述钻头,所述钻头在所述把手与所述螺栓的作用力带动下进去边坡土层。所述钻头连接所述钻壳,所述钻壳连接所述纤绳,所述纤绳连接所述网格,所述网格在所述钻头与所述钻壳、所述纤绳的作用下,形成一道对边坡保护的防护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重力把所述钻壳砸进边坡土层,通过所述把手顺时针转动,所述把手带动所述螺栓,所述螺栓带动所述钻头,所述钻头在所述把手与所述螺栓的作用力带动下进去边坡土层。所述钻头连接所述钻壳,所述钻壳连接所述纤绳,所述纤绳连接所述网格,所述网格在所述钻头与所述钻壳、所述纤绳的作用下,形成一道对边坡保护的防护网。既达到了对边坡的水土流失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护,同时这样做法也不会给边坡植被带来一定的破坏。2、通过重力把所述钻壳砸进边坡土层,通过所述把手顺时针转动,所述把手带动所述螺栓,所述螺栓带动所述钻头,所述钻头在所述把手与所述螺栓的作用力带动下进去边坡土层。所述钻头连接所述钻壳,所述钻壳连接所述纤绳,所述纤绳连接所述网格,所述网格在所述钻头与所述钻壳、所述纤绳的作用下,形成一道对边坡保护的防护网。打破了常用的边坡治理采用一排石柱桩子钉在边坡土层里面,或者用混凝土砌成一道防护墙,混凝土更需要消耗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而且本来边坡土层松动,这样大面积用混凝土砌墙,会导致混凝土防护墙的根基不稳,如果一片边坡土层松动,会带来大面积混凝土防护墙成片倒塌,既达到了节约人工成本、节约材料成本,也对生命安全起到了保护,同时使用起来方便,拆卸简单,而且可以循环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基于防脱倒钩技术的水利工程用边坡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基于防脱倒钩技术的水利工程用边坡防护装置的把手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基于防脱倒钩技术的水利工程用边坡防护装置的螺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基于防脱倒钩技术的水利工程用边坡防护装置的钻壳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基于防脱倒钩技术的水利工程用边坡防护装置的钻头示意图。其中,1为纤绳,2为网格,3为把手,4为螺栓,5为钻壳,6为钻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5所示,所述网格(2)四角分别与所述纤绳(1)连接,所述钻壳(5)与所述网格(2)四角分别连接,所述钻壳(5)分别与所述钻头(6)连接,所述螺栓(4)分别与所述钻头(6)连接。所述把手(3)分别与所述螺栓(4)连接。所述网格(2)四角分别与所述纤绳(1)连接,所述纤绳(1)分别系在所述网格(2)四角之上。所述钻壳(5)分别与所述钻头(6)连接。所述螺栓(4)分别与所述钻头(6)连接。所述把手(3)分别与所述螺栓(4)连接。所述钻头(6)通过所述螺栓(4)分别与所述钻壳(5)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重力把所述钻壳(5)砸进边坡土层,通过所述把手(3)顺时针转动,所述把手(3)带动所述螺栓(4),所述螺栓(4)带动所述钻头(6),所述钻头(6)在所述把手(3)与所述螺栓(4)的带动下进去边坡土层。所述钻头(6)连接所述钻壳(5),所述钻壳(5)连接所述纤绳(1),所述纤绳(1)连接所述网格(2),所述网格(2)在所述钻头(6)与所述钻壳(5)、所述纤绳(1)的作用下,形成一道对边坡保护的防护网。既达到了对边坡的水土流失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护,同时这样做法也不会给边坡植被带来一定的破坏。实施例2如图1-5所示,所述网格(2)四角分别与所述纤绳(1)连接,所述钻壳(5)与所述网格(2)四角分别连接,所述钻壳(5)分别与所述钻头(6)连接,所述螺栓(4)分别与所述钻头(6)连接。所述把手(3)分别与所述螺栓(4)连接。所述网格(2)四角分别与所述纤绳(1)连接,所述纤绳(1)分别系在所述网格(2)四角之上。所述钻壳(5)分别与所述钻头(6)连接。所述螺栓(4)分别与所述钻头(6)连接。所述把手(3)分别与所述螺栓(4)连接。所述钻头(6)通过所述螺栓(4)分别与所述钻壳(5)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重力把所述钻壳(5)砸进边坡土层,通过所述把手(3)顺时针转动,所述(3)把手带动所述螺栓(4),所述螺栓(4)带动所述钻头(6),所述钻头(6)在所述把手(3)与所述螺栓(4)的带动下进去边坡土层。所述钻头(6)连接所述钻壳(5),所述钻壳(5)连接所述纤绳(1),所述纤绳(1)连接所述网格(2),所述网格(2)在所述钻头(6)与所述钻壳(5)、所述纤绳(1)的作用下,形成一道对边坡保护的防护网。打破了常用的边坡治理采用一排石柱桩子钉在边坡土层里面,或者用混凝土砌成一道防护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防脱倒钩技术的水利工程用边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网格(2)、钻壳(5)、钻头(6)、纤绳(1)、螺栓(4)、把手(3);所述网格(2)四角分别与所述纤绳(1)连接,所述钻壳(5)与所述网格(2)四角分别连接,所述钻壳(5)分别与所述钻头(6)连接,所述螺栓(4)分别与所述钻头(6)连接,所述把手(3)分别与所述螺栓(4)连接,所述纤绳(1)分别系在所述网格(2)四角之上,所述钻壳(5)分别通过所述螺栓(4)与所述钻头(6)连接,所述螺栓(4)分别通过所述钻壳(5)与所述钻头(6)连接,所述钻头(6)通过所述螺栓(4)分别与所述钻壳(5)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防脱倒钩技术的水利工程用边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网格(2)、钻壳(5)、钻头(6)、纤绳(1)、螺栓(4)、把手(3);所述网格(2)四角分别与所述纤绳(1)连接,所述钻壳(5)与所述网格(2)四角分别连接,所述钻壳(5)分别与所述钻头(6)连接,所述螺栓(4)分别与所述钻头(6)连接,所述把手(3)分别与所述螺栓(4)连接,所述纤绳(1)分别系在所述网格(2)四角之上,所述钻壳(5)分别通过所述螺栓(4)与所述钻头(6)连接,所述螺栓(4)分别通过所述钻壳(5)与所述钻头(6)连接,所述钻头(6)通过所述螺栓(4)分别与所述钻壳(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防脱倒钩技术的水利工程用边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壳(5)底部与所述钻头(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娜
申请(专利权)人:李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