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袜机抓取保护针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7862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织袜机抓取保护针机构,圆环状的护针固定板两侧连接座内分别安装左掀针座和右掀针座,四件护针棱角依次环绕护针固定板的圆周下连接并固定,护针棱角三和护针棱角四间留有过针口,四件护针棱角内端的内护圈内侧的圆弧面与左掀针座、右掀针座内侧的圆弧面构成拼接式的护针圈,护针圈的缺口连通过针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四件护针棱角和两个掀针座相配合在针筒的外围形成一个阻挡织针向上运动的护针圈,通过护针圈对针脚进行阻挡,在取袜时,当出现了织针被上拉的情况,由于护针圈的阻挡避免织针拉上,能够避免针脚被拉高造成的针筒报废,护针圈缺口连通的过针口能方便的调换单支机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织袜机抓取保护针机构
本技术涉及袜机类
,尤其是一种织袜机抓取保护针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自动织袜机是通过转移针把袜子从针筒转移到缝头机上,由于转移针取袜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对位不准确的问题出现,会导致机针被上拉,机针的针脚被拉高到针筒的顶部,袜机的结构设计中,基本上所有的袜机在针筒的顶部是无法安装各种方式的保护装置,针脚就会把针筒的针槽撞断,导致针筒报废;有些在针筒外套装一个护圈,也能阻挡机针拉高,但是,工作时,某个机针报废需更换时,需要把外套拆下后才能更换,维护时间长,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织袜机抓取保护针机构,圆环状的护针固定板两侧连接座内分别安装左掀针座和右掀针座,护针棱角一、护针棱角二、护针棱角三、护针棱角四依次环绕护针固定板的圆周下连接并固定,护针棱角三和护针棱角四间留有过针口,护针棱角一内端的内护圈一、内护圈二、内护圈三和内护圈四内侧的圆弧面与左掀针座、右掀针座内侧的圆弧面构成拼接式的护针圈,护针圈的缺口连通过针口,本技术通过四件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织袜机抓取保护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护针固定板(1)、左掀针座(2)、右掀针座(21)、护针棱角一(3)、护针棱角二(4)、护针棱角三(5)、护针棱角四(6)、紧固螺丝(9),圆环状的护针固定板(1)两侧对称设置连接座(101),所述连接座(101)内的滑动槽分别安装左掀针座(2)和右掀针座(21),所述左掀针座(2)和右掀针座(21)的内护圈均朝护针固定板(1)的中心位置;/n所述护针固定板(1)的圈壁设若干贯穿上设沉孔(10)的通孔,所述护针棱角一(3)、护针棱角二(4)、护针棱角三(5)、护针棱角四(6)依次环绕护针固定板(1)的圆周连接并用紧固螺丝(9)固定,护针棱角三(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织袜机抓取保护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护针固定板(1)、左掀针座(2)、右掀针座(21)、护针棱角一(3)、护针棱角二(4)、护针棱角三(5)、护针棱角四(6)、紧固螺丝(9),圆环状的护针固定板(1)两侧对称设置连接座(101),所述连接座(101)内的滑动槽分别安装左掀针座(2)和右掀针座(21),所述左掀针座(2)和右掀针座(21)的内护圈均朝护针固定板(1)的中心位置;
所述护针固定板(1)的圈壁设若干贯穿上设沉孔(10)的通孔,所述护针棱角一(3)、护针棱角二(4)、护针棱角三(5)、护针棱角四(6)依次环绕护针固定板(1)的圆周连接并用紧固螺丝(9)固定,护针棱角三(5)和护针棱角四(6)间留有过针口(8);
所述护针棱角一(3)内端设内护圈一(31)且中间位置设镂空一(32);所述护针棱角二(4)内端设内护圈二(41)且中间位置设镂空二(4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伟欢蒋志球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伟焕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