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制备纳米纤维纱的气泡静电纺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7840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备纳米纤维纱的气泡静电纺丝装置,包括储液池,储液池上端开口,储液池的内部设置有气泡发生器,储液池内还设置有喷气组件;辊筒组件,辊筒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源、第二驱动源和接收辊筒,接收辊筒的中心轴水平设置且接收辊筒位于储液池的开口正上方,第一驱动源驱动接收辊筒在水平面转动,第二驱动源驱动接收辊筒绕其中心轴转动;高压供电组件,高压供电组件的一端与接收辊筒电性连接,另一端与气泡发生器电性连接;供气组件,供气组件包括第一气泵和第二气泵,第一气泵与多个喷气管连接以供气,第二气泵与气泡发生器连接。其成纱质量好,工作效率高,生产连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备纳米纤维纱的气泡静电纺丝装置
本技术涉及静电纺丝
,具体涉及一种制备纳米纤维纱的气泡静电纺丝装置。
技术介绍
气泡静电纺是近年兴起的一种超细纤维和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与传统的静电纺丝法相比,气泡静电纺使聚合物溶液表面产生单个或多个均匀气泡,气泡在自由液面相当于无数个有针静电纺的泰勒锥,解决了传统静电纺丝产量低、针孔易堵塞的问题,有望实现纳米纤维的批量生产。随着静电纺丝制备技术的不断发展,其生产的纳米纤维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力学光学热学各项性能优异,已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能源再生、生物医药、信息等领域。在这些领域中,所采用的纳米纤维材料多为以纳米纤维无序沉积的无纺布形式,其固有的二维结构具有力学性能不足的缺陷,这就导致其无法适用所有场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备纳米纤维纱的气泡静电纺丝装置,其成纱质量好,工作效率高,生产连续。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备纳米纤维纱的气泡静电纺丝装置,包括:储液池,所述储液池上端开口,所述储液池的内部设置有气泡发生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备纳米纤维纱的气泡静电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储液池,所述储液池上端开口,所述储液池的内部设置有气泡发生器,所述储液池内还设置有喷气组件,所述喷气组件包括多个竖直设置的喷气管,多个所述喷气管环绕气泡发生器的周向均匀设置,所述喷气管的上端高于储液池中的液面;/n辊筒组件,所述辊筒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源、第二驱动源和接收辊筒,所述接收辊筒的中心轴水平设置且所述接收辊筒位于储液池的开口正上方,所述第一驱动源驱动接收辊筒在水平面转动,第二驱动源驱动接收辊筒绕其中心轴转动;/n高压供电组件,所述高压供电组件的一端与接收辊筒电性连接,另一端与气泡发生器电性连接;/n供气组件,所述供气组件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纳米纤维纱的气泡静电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液池,所述储液池上端开口,所述储液池的内部设置有气泡发生器,所述储液池内还设置有喷气组件,所述喷气组件包括多个竖直设置的喷气管,多个所述喷气管环绕气泡发生器的周向均匀设置,所述喷气管的上端高于储液池中的液面;
辊筒组件,所述辊筒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源、第二驱动源和接收辊筒,所述接收辊筒的中心轴水平设置且所述接收辊筒位于储液池的开口正上方,所述第一驱动源驱动接收辊筒在水平面转动,第二驱动源驱动接收辊筒绕其中心轴转动;
高压供电组件,所述高压供电组件的一端与接收辊筒电性连接,另一端与气泡发生器电性连接;
供气组件,所述供气组件包括第一气泵和第二气泵,所述第一气泵与多个喷气管连接以供气,所述第二气泵与气泡发生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纳米纤维纱的气泡静电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组件具有两组,两组所述喷气组件环绕气泡发生器形成的圆呈同心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纳米纤维纱的气泡静电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喷气组件的喷气管交错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纳米纤维纱的气泡静电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池的横截面为圆形或矩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纳米纤维纱的气泡静电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池内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妮刘福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