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件焊缝热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7816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件焊缝热处理装置,包括顶部外壳、底部外壳、管道限位组件和电阻圈组件,顶部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提环,顶部外壳底部设有顶部第一圆弧和顶部第二圆弧,顶部第一圆弧和顶部第二圆弧关于电阻圈组件对称分布,底部外壳的顶部设有底部第一圆弧和底部第二圆弧。通过在底部外壳的顶部设有底部第一圆弧和底部第二圆弧,且在底部外壳的内部开设有相互连通的卡条槽和齿轮槽,卡跳槽内设有的卡条和齿轮槽内的第二齿轮配合能够对底部第一圆弧和底部第二圆弧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得装置适用于不同半径的管道,且能够对电阻圈组件两侧的管件进行限位固定,防止在加热过程中焊缝受热无法承重导致两管件接口错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件焊缝热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热处理
,具体为一种管件焊缝热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热场生活中和工业生产中,都会经常的看到大小不等的各种管件,管件作为液态和气态材料的运输通道都是非常便利的,所以管件之间的焊接时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在户外焊接过程当中,一些管件在焊接之前需要进行预热,在焊接完成之后需要对焊缝处进行热处理,防止焊接产生裂缝。传统的处理方法都是使用火焰进行热处理,但是传统火焰焊接,对焊缝进行热处理时,使用火焰加热难以保证加热温度的均匀性,并且使用手工操作更加难以保证热处理的质量,容易导致工件的表面烧伤损坏,特别是在金属管道的安装和维修当中,需要对管道环形焊缝进行热处理,现有的火焰加热难以保证质量。并且热处理设备多数都是大型的机床设备,需要在设备所在地焊接完成之后运输至目的地,增加了人力以及运输成本,在运输过程中也有焊缝出现裂口的情况发生,特别不方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管件焊缝热处理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件焊缝热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件焊缝热处理装置,包括顶部外壳(1)、底部外壳(2)、管道限位组件(3)和电阻圈组件(18),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外壳(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提环(29),所述顶部外壳(1)底部设有顶部第一圆弧(4)和顶部第二圆弧(5),所述顶部第一圆弧(4)和顶部第二圆弧(5)关于电阻圈组件(18)对称分布,所述底部外壳(2)的顶部设有底部第一圆弧(6)和底部第二圆弧(7),所述底部第一圆弧(6)和底部第二圆弧(7)关于电阻圈组件(18)对称分布,所述底部第一圆弧(6)和底部第二圆弧(7)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螺旋卡齿柱(8),所述螺旋卡齿柱(8)的一侧活动贴合有第一齿轮(9),所述螺旋卡齿柱(8)的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件焊缝热处理装置,包括顶部外壳(1)、底部外壳(2)、管道限位组件(3)和电阻圈组件(18),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外壳(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提环(29),所述顶部外壳(1)底部设有顶部第一圆弧(4)和顶部第二圆弧(5),所述顶部第一圆弧(4)和顶部第二圆弧(5)关于电阻圈组件(18)对称分布,所述底部外壳(2)的顶部设有底部第一圆弧(6)和底部第二圆弧(7),所述底部第一圆弧(6)和底部第二圆弧(7)关于电阻圈组件(18)对称分布,所述底部第一圆弧(6)和底部第二圆弧(7)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螺旋卡齿柱(8),所述螺旋卡齿柱(8)的一侧活动贴合有第一齿轮(9),所述螺旋卡齿柱(8)的外侧活动套接有套筒(17),所述套筒(17)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底部外壳(2)的底板表面,所述底部外壳(2)的底板表面嵌入有连接柱(10),所述连接柱(10)的顶端固定连接在第一齿轮(9)底端的中部,所述底部外壳(2)的内部开设有相互连通的卡条槽(11)和齿轮槽(15),所述卡条槽(11)的内部插接有卡条(12),所述卡条(12)的一侧活动嵌入多个呈线性等间距分布的卡齿(13),所述卡条(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拉环(14),所述齿轮槽(15)的中部设有第二齿轮(16),所述连接柱(10)的底端固定贴合在第二齿轮(16)的中部,所述第二齿轮(16)与卡条(12)一侧的卡齿(13)相啮合,所述顶部外壳(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23),所述第一连接板(23)的一侧嵌入有多个呈线性等间距分布的卡块(30),所述底部外壳(2)的背面固定贴合有第二连接板(24),所述第二连接板(24)的顶端贯穿第一连接板(23)的顶端,所述第二连接板(24)的中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忠华王炳顺周辉羊伍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志达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