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球径的回转支承滚道中频淬火的感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7809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球径的回转支承滚道中频淬火的感应器,是内连接左底板、外连接左底板间设有左连接板,内连接右底板、外连接右底板间设有右连接板,左连接板分别与冷却出水管、L型左汇流板连通;L型汇流板的上端与感应圈上连接板连通;感应圈上连接板与感应圈上半圆扁管连通;右连接板两端分别与冷却进水、右汇流板相通;右汇流板与感应圈下连接板连通;感应圈下连接板与感应圈下半圆扁管垂直连通;感应圈上半圆扁管与感应圈加热管上端连通,感应圈加热管下端与感应圈下半圆扁管连通,感应圈加热管插有多层硅钢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内外圈感应器通用、加热温度高且效果好、能够更好的保证滚道接触点位置的硬度及淬硬层深度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球径的回转支承滚道中频淬火的感应器
本技术属于回转支承热处理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小球径的回转支承滚道中频淬火的感应器。
技术介绍
目前,单排四点接触球式回转支承是现有回转支承应用范围最广的支承之一,被称为“机器的关节”,它由内外圈及滚动体组成,结构紧凑,重量轻,钢球与滚道四点接触,能同时承受轴向力、径向力和倾翻力矩。而内外圈的滚道是由上下不同心的两段弧组成,它的承载能力与其滚道淬硬层深度及硬度有关,感应器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淬火质量。现有的回转支承滚道淬火感应器不能使用在球径较小的特别是32球径以下的,其效率低,淬硬层较浅,且制作难度大,一般是采取购买进口产品或其他替代产品,会增加成本,或无法保证淬硬层深度及硬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改进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内外圈感应器通用、加热温度高且效果好、能够更好的保证滚道接触点位置的硬度及淬硬层深度的小球径的回转支承滚道中频淬火的感应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小球径的回转支承滚道中频淬火的感应器,其特点是包括用于感应器与中频电源变压器连接的内连接左底板、内连接右底板、外连接左底板、外连接右底板,内连接左底板、外连接左底板间设有左连接板,内连接右底板、外连接右底板间设有右连接板,左连接板左端与冷却出水管连通,右端与L型左汇流板垂直连通;L型汇流板的上端与感应圈上连接板垂直连通;感应圈上连接板与感应圈上半圆扁管垂直相连相通;右连接板右端与冷却进水管连通,左端与右汇流板垂直相连相通;右汇流板与感应圈下连接板垂直连通;感应圈下连接板与感应圈下半圆扁管垂直连通;感应圈上半圆扁管与感应圈加热管上端垂直连通,感应圈加热管下端与感应圈下半圆扁管垂直连通;感应圈加热管插有多层硅钢片,形成对滚道的加装装置。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可以是所述的硅钢片的凹槽卡装在感应圈加热管上。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可以是硅钢片前端45°方向与滚道的间隙小,两端大。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和积极效果:本技术采用内连接左底板、内连接右底板、外连接左底板、外连接右底板用于感应器与中频电源变压器安装,使得内外圈感应器通用,减少制作数量;多层硅钢片设有凹槽卡在感应器加热管上,使得感应器的制作简单,表面加热温度高,加热效果好;硅钢片前端45°方向与滚道的间隙小,两端稍大,能够更好的保证滚道接触点位置的硬度及淬硬层深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连接左底板,2、外连接右底板,3、内连接左底板,4、内连接右底板,5、左连接板,6、右连接板,7、冷却出水管,8、冷却进水管,9、L型左汇流板,10、右汇流板,11、感应圈上连接板,12、感应圈下连接板,13、感应圈上半圆扁管,14.感应圈下半圆扁管,15、感应圈加热管,16、硅钢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小球径的回转支承滚道中频淬火的感应器,参照图1,包括用于感应器与中频电源变压器连接的内连接左底板3、内连接右底板4、外连接左底板1、外连接右底板2,内连接左底板3、外连接左底板1间设有空芯的左连接板5,内连接右底板4、外连接右底板2间设有空芯的右连接板6,左连接板5左端与冷却出水管7连接连通,右端与空芯的L型左汇流板9的一端垂直连通;L型左汇流板9的另一端与空芯的感应圈上连接板11一端垂直连通;感应圈上连接板11的另一端与空芯的感应圈上半圆扁管13垂直连通;右连接板6的右端与冷却进水管8连通,左端与空芯的右汇流板10的一端垂直连通;右汇流板的另一端与空芯的感应圈下连接板12垂直连通;感应圈下连接板12与空芯的感应圈下半圆扁管14垂直连通;感应圈上半圆扁管13与空芯的感应圈加热管15上端垂直连通,感应圈加热管13下端与空芯的感应圈下半圆扁管14垂直连通;感应圈加热管15上插有多层硅钢片16,硅钢片16的凹槽卡装在感应圈加热管15上,形成对滚道的加装装置,硅钢片15前端45°方向与滚道的间隙小,两端大。该装置先根据滚道类型选择,如果是外圈内滚道选择外连接左底板1、外连接右底板2与中频电源连接,如果是内圈外滚道选择内连接左底板3、内连接右底板4与中频电源连接;将感应器的冷却出水管7、冷却进水管8分别接入冷却系统的出、进水管,感应器内注满水,起到冷却作用。将本技术置于滚道内部,调好间隙,接通中频电源通以交流电后,本技术感应器内即形成交流磁场,产生涡流,迅速将工件加热,产生的感应电流主要集中在滚道的表面,产生“集肤效应”,滚道表面在“集肤效应”下迅速加热,然后喷水或采用其他方法使其快速冷却,达到滚道表面淬火的目的。感应圈加热管15上插有多层硅钢片16,作用是驱流,将磁场引向滚道方向,朝向滚道的磁感应强度增加,提高加热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球径的回转支承滚道中频淬火的感应器,其特征是包括用于感应器与中频电源变压器连接的内连接左底板、内连接右底板、外连接左底板、外连接右底板,内连接左底板、外连接左底板间设有左连接板,内连接右底板、外连接右底板间设有右连接板,左连接板左端与冷却出水管连通,右端与L型左汇流板垂直连通;L型左汇流板的上端与感应圈上连接板垂直连通;感应圈上连接板与感应圈上半圆扁管垂直相连相通;/n右连接板右端与冷却进水管连通,左端与右汇流板垂直相连相通;右汇流板与感应圈下连接板垂直连通;感应圈下连接板与感应圈下半圆扁管垂直连通;/n感应圈上半圆扁管与感应圈加热管上端垂直连通,感应圈加热管下端与感应圈下半圆扁管垂直连通;/n感应圈加热管插有多层硅钢片,形成对滚道的加装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球径的回转支承滚道中频淬火的感应器,其特征是包括用于感应器与中频电源变压器连接的内连接左底板、内连接右底板、外连接左底板、外连接右底板,内连接左底板、外连接左底板间设有左连接板,内连接右底板、外连接右底板间设有右连接板,左连接板左端与冷却出水管连通,右端与L型左汇流板垂直连通;L型左汇流板的上端与感应圈上连接板垂直连通;感应圈上连接板与感应圈上半圆扁管垂直相连相通;
右连接板右端与冷却进水管连通,左端与右汇流板垂直相连相通;右汇流板与感应圈下连接板垂直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林李凤娇刘洪伟孙宁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海英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