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万寿菊发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77811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万寿菊发酵池,属于发酵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发酵池本体、移动盖板、内部导气及排水装置、外部排水及抽气装置;发酵池本体的池体侧壁和底部坡面成150°~165°;移动盖板位于发酵池顶部;内部导气及排水装置固定于发酵池底部坡面上,由内装填料且平行于池体侧壁的开孔管及排水支管组成;外部排水及抽气装置位于发酵池本体底部的外部,抽气管路垂直于底部排水干管,抽气管路尾端接抽气泵,发酵液由排水干管自流进入排水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的发酵池底部坡面和侧壁倾角及内部排水装置便于万寿菊发酵液的顺利排出,外部抽气装置使万寿菊发酵期间处于密闭状态,避免染菌风险,缩短发酵时间,提高色素得率,可实现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万寿菊发酵池
本技术涉及发酵装置
,尤其是一种万寿菊发酵池。
技术介绍
万寿菊是提炼叶黄素及类胡萝卜素的主要原料,是一种无公害的天然色素。万寿菊提取物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医药等食品工业和化学工业领域,对改善产品色泽具有重要作用,是工、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添加剂。随着市场对天然色素产品需求不断增加,叶黄素需求量逐年上升。在提取叶黄素前,需要对万寿菊进行预处理,目前较为常见的万寿菊加工前处理工艺过程包括万寿菊花发酵、发酵后物料挤压脱水、高温烘干、高温粉碎、制粒等。万寿菊发酵能降解和分离鲜花中的糖类,纤维素类物质及水分,发酵后的万寿菊鲜花在加工过程中易烘干,易造粒,残留物少,色素更易被萃取。目前生产企业普遍存在发酵周期长至15~20天,发酵量小,发酵池占地面积大,且在发酵过程中易染杂菌,造成鲜花腐烂、发霉,色素含量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万寿菊发酵池,能够减少占地面积、缩短发酵周期、提高色素得率、避免染菌风险,可实现大型工业化生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万寿菊发酵池,包括发酵池本体、移动盖板、内部导气及排水装置、外部排水及抽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池本体包括发酵池侧壁(1)、发酵池底部坡面(2);所述移动盖板,位于发酵池本体的顶部,包括驱动电机(3)、滚轮(4)、滑动盖板(5),驱动电机(3)带动滚轮(4)使滑动盖板(5)自由移动;所述内部导气及排水装置固定于发酵池本体内部的发酵池底部坡面(2)上,包括内部装有填料(7)并平行于发酵池侧壁(1)的开孔管(6)、固定于发酵池底部坡面(2)上与开孔管(6)底部连接并与排水干管(9)连接的排水支管(8);所述外部排水及抽气装置位于发酵池本体的外部,通过排水干管(9)与内部导气及排水装置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万寿菊发酵池,包括发酵池本体、移动盖板、内部导气及排水装置、外部排水及抽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池本体包括发酵池侧壁(1)、发酵池底部坡面(2);所述移动盖板,位于发酵池本体的顶部,包括驱动电机(3)、滚轮(4)、滑动盖板(5),驱动电机(3)带动滚轮(4)使滑动盖板(5)自由移动;所述内部导气及排水装置固定于发酵池本体内部的发酵池底部坡面(2)上,包括内部装有填料(7)并平行于发酵池侧壁(1)的开孔管(6)、固定于发酵池底部坡面(2)上与开孔管(6)底部连接并与排水干管(9)连接的排水支管(8);所述外部排水及抽气装置位于发酵池本体的外部,通过排水干管(9)与内部导气及排水装置连通;在超出发酵池本体处的排水干管(9)的端部连接三通(11),检修阀门(10)设置在三通(11)的前端,排水阀门(12)设置在三通(11)的后端;装有压力表(15)的抽气管路(14)前端与三通(11)连接,尾端与抽气泵(16)连接,抽气管路(14)垂直于底部排水干管(9),穿过排水阀门(12)的排水干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平平曹养宪韩文杰张卧龙李云敬
申请(专利权)人: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