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热惯性备用参与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备用配置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7736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热惯性备用参与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备用配置方法,首先建立气惯性备用应对系统功率缺额的出力模型,然后建立热惯性备用应对系统功率缺额的出力模型,最后协同考虑气热惯性备用、发电侧备用、需求侧备用进行园区综合能源备用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内的气热惯性备用,进而综合多种备用形式,以应对系统功率缺额问题,在保证系统可靠性水平的前提下,提升系统运行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热惯性备用参与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备用配置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热惯性备用参与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备用配置方法,属于综合能源

技术介绍
作为电力系统重要的辅助服务,电力系统备用确保系统安全运行并留有一定的充裕度。园区级综合能源系统中,备用主要用于应对新能源出力预测不确定性、负荷预测不确定性、机组故障停运等不确定性因素引起的系统功率缺额问题。在目前电力市场改革的背景下,综合能源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同等重要,有必要摒弃传统的保守备用配置方法,研究综合多种备用形式的综合能源系统备用配置。考虑到综合能源系统内部电气热多能耦合特性,除传统发电侧备用和需求侧备用外,气热惯性备用也可为系统提供功率支撑,为园区级综合能源系统的备用配置提供了新思路。其中,气惯性备用指气传输管道通过释放管存、降低管压为系统提供备用功率,热惯性备用指热负荷建筑通过牺牲运行舒适度、降低室温为系统提供备用功率。综合多种备用形式,充分考虑气热惯性备用、需求侧备用、发电侧备用的互补配置,在保证系统可靠性水平的前提下,能够提升系统运行经济性,以较小的成本代价优化系统应对系统功率缺额的备用配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气热惯性备用参与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备用配置方法,本专利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内气热惯性备用参与备用优化配置,以应对系统功率缺额问题,在保证系统可靠性水平的前提下,提升系统运行经济性。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气热惯性备用参与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备用配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基于天然气管道暂态模型,建立气惯性备用应对系统功率缺额出力模型,具体包括:1)基于动态天然气流的连续性方程和动量方程,建立天然气管道暂态模型;2)基于有限元近似的思想,求解天然气管道末端压强响应模型;3)考虑天然气系统运行约束,构建气惯性备用应对系统功率缺额出力模型;(2)考虑热力系统热时滞、热损耗、热惯性特性,建立热惯性备用应对系统功率缺额出力模型,具体包括:a)综合考虑热力系统热时滞、热损耗、热惯性特性,建立热力系统模型;b)基于时频域变换,求解热负荷建筑室温响应模型;c)考虑热力系统运行约束,构建热惯性备用应对系统功率缺额出力模型;(3)综合考虑气热惯性备用、发电侧备用、需求侧备用,以最小化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备用购买总成本为目标,构建园区综合能源备用模型,进行园区综合能源备用配置。进一步,步骤(1)具体为:1)天然气管道暂态模型为:式中,ρ、v、P分别为天然气的密度、流速、压强,λ、D、θ分别为管道的摩擦系数、内径、管道与水平面的倾角,g为重力加速度,x、t分别为时间变量和空间变量;2)利用拉普拉斯变换求解天然气管道末端压强响应模型:式中,A、L、T分别为天然气管道的横截面积、长度和温度,RM为天然气气体常数,Pout(t)、分别为随时间t变化的天然气管道末端压强及其一阶、二阶导数,fout(t)、分别为随时间t变化的天然气管道末端流量及其一阶导数;3)气惯性备用应对系统功率缺额出力模型为:约束条件为:其中,和分别为Pout(t)的上下限,t1和t2分别为气惯性备用供应的起始和截止时刻,GM为天然气热力值,f1、f2分别为管道在t1时刻、t2时刻的末端流量。进一步,步骤(2)具体为:1)热力系统模型为:式中,τn(t)为热负荷建筑m对应的传输管道n随时间t变化的热时滞,ln为传输管道n的长度,vn(t)为传输管道n随时间t变化的热水流速,为热传输过程中传输管道n的热损耗功率,为传输管道n的管道热损率,Tm(t)和分别为热负荷建筑m随时间t变化的室内温度和其一阶导数,Hm(t)为随时间t变化的热网络对热负荷建筑m的供热功率,Lm(t)为随时间t变化的热负荷建筑m的热损耗功率,CA为热负荷建筑的室内空气比热容,MA为热负荷建筑的室内空气质量,为热负荷建筑的散热系数,Tout(t)表示随时间t变化的热负荷建筑的室外温度,m=1,2,...,z,z为园区综合能源系统总热负荷建筑数目;2)利用拉普拉斯变换求解热负荷建筑室温响应模型:3)构建热惯性备用应对系统功率缺额的出力模型为:式中,Tm,c为正常舒适温度,Tm,l为最低舒适温度,为随时间t变化的热负荷建筑m的热惯性备用,,t3、t4分别为热惯性备用供应的起始和截止时刻。进一步,园区综合能源备用模型为:其中,气热惯性备用数学模型为at、bt分别为随时间t变化的气惯性、热惯性备用容量价格,为随时间t变化的气惯性、热惯性投入的备用容量;发电侧备用数学模型为ct、dt为备用市场出清后随时间t变化的备用容量价格和电量价格,RS、分别为随时间t变化的发电侧备用成交容量、实际所投入的备用容量;需求侧备用数学模型为分别为随时间t变化的需求侧用户i的备用容量价格、电量补偿价格,RD,i、分别为随时间t变化的需求侧用户i需求响应成交容量、实际所投入的备用容量,k为需求侧用户数目。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在充分考虑综合能源气热系统惯性特性的基础上,利用气热惯性备用参与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备用配置,综合多种备用形式,实现气热惯性备用、需求侧备用、发电侧备用的互补配置,以应对系统功率缺额问题,在保证系统可靠性水平的前提下,提升系统运行经济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总流程图;图2为气惯性系统示意图;图3为气惯性备用应对系统功率缺额示意图,其中,(a)为末端流量,(b)为末端气压,(c)为气备用功率;图4为热惯性系统示意图;图5为热惯性备用应对系统功率缺额示意图,其中,(a)为热源输入功率,(b)为热网供给功率,(c)为室内实际温度,(d)为热备用功率出力。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一种气热惯性备用参与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备用配置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1)基于天然气管道暂态模型,建立气惯性备用应对系统功率缺额模型天然气管存备用具有负反馈调节特性:系统功率需求增加时,可增加管道末端流量,释放部分管存给燃气机组,缓解系统功率缺额问题,管道压强下降,管存减少;系统功率需求恢复正常时,管道末端流量恢复,传输管道把气源供给的部分天然气存储起来,管道压强重新上升,管存恢复到正常值,如图2所示。考虑到天然气管存的惯性调节特性,可将其视为系统功率缺额的动态备用。1)基于动态天然气流的连续性方程和动量方程,建立天然气管道暂态模型。天然气管道传输暂态过程可表征为:式中,ρ、v、P分别为天然气的密度、流速、压强,λ、D、θ分别为管道的摩擦系数、内径、管道与水平面的倾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热惯性备用参与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备用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基于天然气管道暂态模型,建立气惯性备用应对系统功率缺额出力模型,具体包括:/n1)基于动态天然气流的连续性方程和动量方程,建立天然气管道暂态模型;/n2)基于有限元近似的思想,求解天然气管道末端压强响应模型;/n3)考虑天然气系统运行约束,构建气惯性备用应对系统功率缺额出力模型;/n(2)考虑热力系统热时滞、热损耗、热惯性特性,建立热惯性备用应对系统功率缺额出力模型,具体包括:/na)综合考虑热力系统热时滞、热损耗、热惯性特性,建立热力系统模型;/nb)基于时频域变换,求解热负荷建筑室温响应模型;/nc)考虑热力系统运行约束,构建热惯性备用应对系统功率缺额出力模型;/n(3)综合考虑气热惯性备用、发电侧备用、需求侧备用,以最小化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备用购买总成本为目标,构建园区综合能源备用模型,进行园区综合能源备用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热惯性备用参与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备用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基于天然气管道暂态模型,建立气惯性备用应对系统功率缺额出力模型,具体包括:
1)基于动态天然气流的连续性方程和动量方程,建立天然气管道暂态模型;
2)基于有限元近似的思想,求解天然气管道末端压强响应模型;
3)考虑天然气系统运行约束,构建气惯性备用应对系统功率缺额出力模型;
(2)考虑热力系统热时滞、热损耗、热惯性特性,建立热惯性备用应对系统功率缺额出力模型,具体包括:
a)综合考虑热力系统热时滞、热损耗、热惯性特性,建立热力系统模型;
b)基于时频域变换,求解热负荷建筑室温响应模型;
c)考虑热力系统运行约束,构建热惯性备用应对系统功率缺额出力模型;
(3)综合考虑气热惯性备用、发电侧备用、需求侧备用,以最小化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备用购买总成本为目标,构建园区综合能源备用模型,进行园区综合能源备用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热惯性备用参与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备用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为:
1)天然气管道暂态模型为:



式中,ρ、v、P分别为天然气的密度、流速、压强,λ、D、θ分别为管道的摩擦系数、内径、管道与水平面的倾角,g为重力加速度,x、t分别为时间变量和空间变量;
2)利用拉普拉斯变换求解天然气管道末端压强响应模型:



式中,A、L、T分别为天然气管道的横截面积、长度和温度,RM为天然气气体常数,Pout(t)、分别为随时间t变化的天然气管道末端压强及其一阶、二阶导数,fout(t)、分别为随时间t变化的天然气管道末端流量及其一阶导数;
3)气惯性备用应对系统功率缺额出力模型为:



约束条件为:
其中,和分别为Pout(t)的上下限,t1和t2分别为气惯性备用供应的起始和截止时刻,GM为天然气热力值,f1、f2分别为管道在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维佳王琦汤奕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东博智慧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