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微纳米气泡技术的鱼菜共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7695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5
一种基于微纳米气泡技术的鱼菜共生系统,该系统包括养殖池、竖流分离器、物理过滤池、基质栽培槽、生物滤池、微纳米气泡快速发生装置以及尾水处理池。养殖池的上排污水和底排污水经竖流分离器分离后的清水,经过物理过滤池、基质栽培槽、生物滤池、微纳米气泡快速发生装置后流回养殖池循环利用;养殖池的底排污水、经竖流分离器分离后的污水以及物理过滤池的排污水进入尾水处理池进行处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微纳米气泡可迅速增氧,满足整个系统鱼类、蔬菜、微生物的生长代谢需求;微纳米气泡吸附颗粒物便于澄清水体;基质栽培槽和生物滤池的双重微生物处理,水质处理效果好,可实现高密度养殖;系统污水零排放,绿色节能;鱼菜双丰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微纳米气泡技术的鱼菜共生系统
本技术涉及农业水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微纳米气泡技术的鱼菜共生系统。
技术介绍
鱼菜共生是时下比较流行的种养模式,鱼、菜、微生物之间形成平衡共生关系,集成了水产养殖技术和无土栽培技术,实现鱼和菜的双重经济效益。鱼菜共生技术的关键依然在于良好的水质。天然无污染的池塘或湖泊,鱼、菜(植物)、微生物之间具有良好的平衡共生关系。然而,人工型鱼菜共生系统,为了提高产量,或者增强观赏效果,往往不能实现鱼、菜、微生物之间的平衡共生,水体氨氮及亚硝酸盐含量超标,致使鱼和蔬菜不能健康生长,收获后品质也未必达标。良好的水质是生产健康产品的根本,在此基础上提高种养密度才能获得更多品质达标的产品,实现鱼菜双增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鱼菜共生系统的水质处理不达标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微纳米气泡技术的鱼菜共生系统(或装置)。为了实现本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微纳米气泡技术的鱼菜共生系统,该系统包括养殖池、竖流分离器、物理过滤池、基质栽培槽、生物滤池、微纳米气泡快速发生装置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微纳米气泡技术的鱼菜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养殖池(2)、竖流分离器(1)、物理过滤池(3)、基质栽培槽(4)、生物滤池(5)、微纳米气泡快速发生装置(6)以及尾水处理池(7);/n其中,养殖池(2)包括上排污装置(2-1)和底排污装置(2-2),上排污装置(2-1)通过管道与物理过滤池(3)连接;底排污装置(2-2)通过管道与竖流分离器(1)连接,竖流分离器(1)与物理过滤池(3)连接;物理过滤池(3)通过管道与基质栽培槽(4)连接;基质栽培槽(4)位于生物滤池(5)上方;微纳米气泡快速发生装置(6)分别通过吸水管(6-1)和释放器(6-2)的管道将生物滤池(5)和养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微纳米气泡技术的鱼菜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养殖池(2)、竖流分离器(1)、物理过滤池(3)、基质栽培槽(4)、生物滤池(5)、微纳米气泡快速发生装置(6)以及尾水处理池(7);
其中,养殖池(2)包括上排污装置(2-1)和底排污装置(2-2),上排污装置(2-1)通过管道与物理过滤池(3)连接;底排污装置(2-2)通过管道与竖流分离器(1)连接,竖流分离器(1)与物理过滤池(3)连接;物理过滤池(3)通过管道与基质栽培槽(4)连接;基质栽培槽(4)位于生物滤池(5)上方;微纳米气泡快速发生装置(6)分别通过吸水管(6-1)和释放器(6-2)的管道将生物滤池(5)和养殖池(2)进行连接;养殖池(2)、竖流分离器(1)和物理过滤池(3)的排污口通过管道与尾水处理池(7)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纳米气泡技术的鱼菜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养殖池(2)上方设有补水管(8),补水管(8)的管口向侧面倾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纳米气泡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天柱杨文华薛晓莉谷兵刘永好张志立吴娜任强赵跃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农天陆微纳米气泡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