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
本技术涉及起重机
,具体为一种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快速发展,吊机也从单纯的户外大型吊车更新至室内也可使用的悬挂起重机,常分为单梁与双梁两种形式,单梁悬挂起重机通过把横梁悬挂固定在工型滑轨上来前后移动,在通过横梁上的升降装置上下输送物品,距离皆可自由设定,十分方便。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传统的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的电机线较多较长,若不及时收集易缠绕难分,损伤电线;(2)传统的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常通过安装设置电葫芦作为升降机构输送物料,其电耗较大;(3)传统的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仅通过吊钩上下输送物料,运送容积有限,且无防掉落功能,缺乏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无集线设备收集电线、电耗较大和运送容积有限,无防掉落功能,缺乏安全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包括工作台、集线器、运送框和传动机构,所述工作台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横向滑轨,所述横向滑轨一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横向滑轨的两端皆设置有横向滑动槽,且横向滑动槽的两端之间的底部设置有横向滑动壳体,所述横向滑动壳体内部两端的两侧皆设置有横向滑轮,所述横向滑动壳体一端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皆固定连接有横向滑动壳体一端的横向滑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包括工作台(1)、集线器(3)、运送框(7)和传动机构(15),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横向滑轨(2),所述横向滑轨(2)一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4),所述横向滑轨(2)的两端皆设置有横向滑动槽(10),且横向滑动槽(10)的两端之间的底部设置有横向滑动壳体(5),所述横向滑动壳体(5)内部两端的两侧皆设置有横向滑轮(9),所述横向滑动壳体(5)一端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8),所述第二伺服电机(8)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皆固定连接有横向滑动壳体(5)一端的横向滑轮(9),所述横向滑动壳体(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6),且所述升降机构(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运送框(7),所述横向滑轨(2)一端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集线器(3),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的两端皆固定连接有滑动套(11),且滑动套(11)的内部设置有钢轨(13),所述钢轨(13)的两侧皆设置有纵向滑动槽(14),所述滑动套(11)内部的两侧皆设置有纵向滑轮(12),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机构(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包括工作台(1)、集线器(3)、运送框(7)和传动机构(15),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横向滑轨(2),所述横向滑轨(2)一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4),所述横向滑轨(2)的两端皆设置有横向滑动槽(10),且横向滑动槽(10)的两端之间的底部设置有横向滑动壳体(5),所述横向滑动壳体(5)内部两端的两侧皆设置有横向滑轮(9),所述横向滑动壳体(5)一端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8),所述第二伺服电机(8)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皆固定连接有横向滑动壳体(5)一端的横向滑轮(9),所述横向滑动壳体(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6),且所述升降机构(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运送框(7),所述横向滑轨(2)一端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集线器(3),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的两端皆固定连接有滑动套(11),且滑动套(11)的内部设置有钢轨(13),所述钢轨(13)的两侧皆设置有纵向滑动槽(14),所述滑动套(11)内部的两侧皆设置有纵向滑轮(12),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机构(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线器(3)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外壳(301)、下出口(302)、电线(303)、弹片(304)、旋盖(305)、上出口(306)和插头(307),所述外壳(301)的一端皆固定连接在横向滑轨(2)一端的两侧,所述外壳(301)内部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旋盖(305),且旋盖(305)的内部设置有弹片(304),所述外壳(301)内部的一端设置有电线(303),所述弹片(304)的一端缠绕在电线(303)上,所述外壳(301)一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下出口(302),所述电线(303)的一端从下出口(302)中穿过,所述外壳(30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上出口(306),所述电线(303)的另一端从上出口(306)中穿过,所述电线(30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插头(30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6)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升降壳体(601)、蜗杆(602)、蜗轮(603)、第一伺服电机(604)和限位块(605),所述升降壳体(601)的顶端固定在横向滑动壳体(5)的底部,所述升降壳体(601)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俊杰,郭长宇,陈步保,赵庆华,李晓宁,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大方重型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