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拆式相机壳体、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7432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工业相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拆式相机壳体、相机。一种便拆式相机壳体包括前壳和后壳,于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的之一上设置有滑槽,另一上设置有与所述滑槽配合的滑块;其中所述滑槽与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的抵接处;以及设置在所述滑槽的滑动路径上的挡板,所述挡板可扣合地设置在所述前壳和/或所述后壳上。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前壳和后壳配合处设置了滑槽和滑块结构,滑块与滑槽的配合安装简单方便,且为了限制滑块从滑槽的入口处滑出,设置了挡板结构,在安装时将前壳和后壳上的滑块导入滑槽中,再在壳体上扣装挡板即可,相比于螺钉锁付的方式,拆装简单方便,且无需在壳体内设置安装结构,避免了对壳体内空间的占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拆式相机壳体、相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相机
,具体涉及一种便拆式相机壳体、相机。
技术介绍
工业相机一般安装在机器流水线上代替人眼来做测量和判断,通过数字图像摄取目标转换成图像信号,传送给专用的图像处理系统,图像系统对这些信号进行各种运算来抽取目标的特征,进而根据判别的结果来控制现场的设备动作。根据工业相机的使用工况环境较普通相机更为恶劣,设计人员一般将工业相机的壳体设计的更加稳定,以保护工业相机在使用过程中壳体内的光学镜头。现有的工业相机的壳体一般包括相机前壳和相机后壳,在相机前壳或者相机后壳上安装螺钉柱结构,利用螺钉锁付在螺钉柱上实现相机前后壳的一体化固定。但是,在相机前壳和相机后壳所围成的空间内设置螺钉柱,而且是多个,造成了螺钉柱对光学镜头等安装空间的占用,增加了相机的设计难度。进一步地,采用螺钉固定需要相应的工具去逐个锁付,操作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工业相机壳体拆装不便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便拆式壳体、相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拆式壳体,包括前壳(1)和后壳(2),其特征在于,/n于所述前壳(1)和所述后壳(2)的之一上设置有滑槽(3),另一上设置有与所述滑槽(3)配合的滑块(4);/n其中所述滑槽(3)与所述滑块(4)设置在所述前壳(1)和所述后壳(2)的抵接处;/n以及设置在所述滑槽(3)的滑动路径上的挡板(5),所述挡板(5)可扣合地设置在所述前壳(1)和/或所述后壳(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拆式壳体,包括前壳(1)和后壳(2),其特征在于,
于所述前壳(1)和所述后壳(2)的之一上设置有滑槽(3),另一上设置有与所述滑槽(3)配合的滑块(4);
其中所述滑槽(3)与所述滑块(4)设置在所述前壳(1)和所述后壳(2)的抵接处;
以及设置在所述滑槽(3)的滑动路径上的挡板(5),所述挡板(5)可扣合地设置在所述前壳(1)和/或所述后壳(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拆式壳体,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前壳(1)与所述后壳(2)的长边抵接处设置有止口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拆式壳体,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止口结构的两配合面上分别成型有所述滑槽(3)和所述滑块(4)。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便拆式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1)与所述后壳(2)的同一侧面上设置有开口,所述挡板(5)设置在所述开口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拆式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边缘设置有挡边(6),所述挡边(6)构成环形卡槽,所述挡板(5)嵌装在所述环形卡槽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骏陆春汪林谭凯张旭刘哲欧阳哲谢晓明王璇徐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微视新纪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