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深度域地震记录的叠前线性反演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7395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域地震记录的叠前线性反演方法,包括:步骤101:进行深度域井震标定;步骤102:对整个工区的实际深度域地震记录进行层位拾取并与深度构造解释结果结合,然后对深度域测井数据进行插值,并将沉积模式作为协同数据参与插值,最终获取整个工区的初始低频弹性参数数据体;步骤103:首先对整个工区的时间域地震记录进行时间域地震子波提取,然后基于点传播函数与时间域地震子波的对应关系进一步将时间转换为深度从而获取整个工区的点传播函数;步骤104:利用获取的点传播函数构建对应的非稳态褶积矩阵形式;步骤105:将非稳态褶积子波矩阵与反射系数线性近似公式结合,并利用贝叶斯推理线性反演方法进行整个工区的弹性参数反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深度域地震记录的叠前线性反演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叠前线性反演方法,具体是关于一种利用深度域地震记录直接进行叠前线性反演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地震记录往往是时间域的,但仅从时间域地震记录解释地质问题在理论上存在不足且并未直接提供相关地质问题解释,主要是因为:1)从数学角度来看,时间域的地震记录与深度域的测井数据在坐标尺度上存在不统一,因此需要通过井震标定确定时间与深度关系。而在井震标定中,强烈的人机交互,如平移或拉伸等操作使得时深关系不确定性大大增强。2)由时间域地震记录获取的地震属性往往也是时间域的,并未与相关的地质问题直接联系,仍需要进行时深转换。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成本降低,有助于深度偏移算法高效运行,因此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将目光转向深度域偏移后的地震记录。目前,深度域反演大致分为下列几类方法:1)通过数次时深转换将深度域地震记录转换到时间域再进行反演,但是几次时深转换使得有效信息大量丢失,甚至丢失反映薄层的地震信息,最终使得反演误差放大;2)忽略深度域子波的时变性,利用平均速度计算深度域子波,直接利用线性褶积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深度域地震记录的叠前线性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步骤101:利用基于点传播非稳态褶积运算,对深度域测井数据进行深度域正演模拟得到深度域地震记录,将模拟的深度域地震记录与实际深度域地震记录进行平移匹配,从而获得深度域测井数据在地震尺度上的准确位置,即得到准确匹配的深度域测井数据;/n步骤102:首先对整个工区的实际深度域地震记录进行层位拾取,然后将拾取的层位信息与深度构造解释结果结合,对步骤101中已经准确匹配的深度域测井数据进行插值,并将沉积模式作为协同数据参与插值,最终获取整个工区的初始低频弹性参数数据体;/n步骤103:首先对整个工区的时间域地震记录进行时间域地震子波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深度域地震记录的叠前线性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01:利用基于点传播非稳态褶积运算,对深度域测井数据进行深度域正演模拟得到深度域地震记录,将模拟的深度域地震记录与实际深度域地震记录进行平移匹配,从而获得深度域测井数据在地震尺度上的准确位置,即得到准确匹配的深度域测井数据;
步骤102:首先对整个工区的实际深度域地震记录进行层位拾取,然后将拾取的层位信息与深度构造解释结果结合,对步骤101中已经准确匹配的深度域测井数据进行插值,并将沉积模式作为协同数据参与插值,最终获取整个工区的初始低频弹性参数数据体;
步骤103:首先对整个工区的时间域地震记录进行时间域地震子波提取,然后基于点传播函数与时间域地震子波的对应关系进一步将时间转换为深度从而获取整个工区的点传播函数;
步骤104:利用获取的点传播函数构建对应的非稳态褶积矩阵形式;
步骤105:将非稳态褶积子波矩阵与反射系数线性近似公式结合,并利用贝叶斯推理线性反演方法进行整个工区的弹性参数反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前线性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01中,实际深度域地震记录即成像结果:
s=M*d(1)
式中,M表示深度偏移算子;d表示偏移前时间域地震记录;
而偏移前时间域地震记录满足常规稳态褶积运算,其矩阵形式表达为:
d=W*R(2)
式中,W表示常规稳态褶积运算构建的子波矩阵;R为反射系数;
由式(1)和式(2)得:
s=(M*W)*R=H*R(3)
式中,H表示正演运算与偏移运算结合的矩阵算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叠前线性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03中,一维速度模型下,点传播函数与时间域地震子波满足以下对应关系:



式中,T表示时间域地震子波的周期;表示点传播函数在一个波长λ内的慢度;h表示点传播函数的深度;v表示速度;
在均匀速度介质中,考虑双程旅行时,式(4)改写为:



式中,f=1/T表示频率;k=1/λ为波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叠前线性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04具体为:将步骤103获取的整个工区的点传播函数利用对应的非稳态褶积矩阵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立军张金淼王建花王清振凌云王艳冬陈剑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