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基增强卫星导航系统的伪卫星布设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7387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基增强卫星导航系统的伪卫星布设方法,用以提高地基增强卫星导航系统的服务性能,并节约成本。所述地基增强卫星导航系统的伪卫星布设方法,在分析北斗导航卫星可见性和待布设伪卫星区域内光纤链路的基础上,在可见性低于预设阈值的区域和可用光纤链路区域的重合区域内,对网管中心逐个进行可见性分析、精度因子计算并选择布设点位。本发明专利技术依托布设场景,结合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对覆盖区场景进行深入分析,充分利用有限的伪卫星资源,进行伪卫星系统的搭建,有效地减少了伪卫星数量,节约经费;同时采用光纤时频进行频率传递和时间同步,提高了定位的精度、准确性、稳定性、可靠性,实现系统服务效果的最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基增强卫星导航系统的伪卫星布设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导航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基增强卫星导航系统的伪卫星布设方法。
技术介绍
在卫星导航系统中,遇到特征地形时会影响卫星导航的服务性能,如矿山、隧道等,通常通过在地面增设伪卫星的方式,以提高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可靠性、连续性、完备性和有效性等。增加了伪卫星的卫星导航系统,称为地基增强卫星导航系统(简称伪卫星系统)。在地基增强卫星导航系统中,伪卫星发射的信号类似于导航卫星信号,具有测距的功能,可携带导航电文,布设灵活,功率可调。伪卫星系统的建设通常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伪卫星布站过程中,不同空间地形条件下,实际卫星可见性、伪卫星空间分布、多径效应、远近效应等因素,均会影响到伪卫星系统的服务性能。现有技术中,在进行伪卫星布设时,通常以精度衰减因子(DilutionofPrecision,DOP)为目标函数,考评伪卫星可见性,开展最优化设计,对其余各项因素的综合考量不够充分,对覆盖区场景针对性不强。同时,当前伪卫星系统内部各站(伪卫星、数据处理中心等)之间的时间同步通常采用卫星双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基增强卫星导航系统的伪卫星布设方法,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S1,分析待布设伪卫星区域的北斗导航卫星可见性;/n步骤S2,在所述北斗导航卫星可见性分析结果中,将可见性低于预设阈值的区域,作为第一待选区域;/n步骤S3,分析所述待布设伪卫星区域内光纤链路,划定可用光纤链路区域;/n步骤S4,寻找所述伪卫星布设第一待选区域和所述可见光纤链路区域的重合区域,作为第二待选区域;/n步骤S5,在所述第二待选区域内,选择网管中心作为初步点位;/n步骤S6,对所述初步点位逐个进行伪卫星可见性分析、精度因子计算,并进行伪卫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协同模式的可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基增强卫星导航系统的伪卫星布设方法,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分析待布设伪卫星区域的北斗导航卫星可见性;
步骤S2,在所述北斗导航卫星可见性分析结果中,将可见性低于预设阈值的区域,作为第一待选区域;
步骤S3,分析所述待布设伪卫星区域内光纤链路,划定可用光纤链路区域;
步骤S4,寻找所述伪卫星布设第一待选区域和所述可见光纤链路区域的重合区域,作为第二待选区域;
步骤S5,在所述第二待选区域内,选择网管中心作为初步点位;
步骤S6,对所述初步点位逐个进行伪卫星可见性分析、精度因子计算,并进行伪卫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协同模式的可见性、精度因子计算,将满足预定精度因子阈值的初步点位作为布设点位,根据所述布设点位进行伪卫星布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基增强卫星导航系统的伪卫星布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北斗导航卫星可见性分析,同时考虑信号传播中的电离层延迟改正量、星历误差项和多路径效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基增强卫星导航系统的伪卫星布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可见性通过以下步骤计算:
选定坐标系为地心地固系CGCS2000,在此坐标系下,卫星S的坐标向量为地面点P的坐标向量为卫星的星下点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金贤周建华张之学薛峰赵娜胡彩波汤廷松谢欣闫芳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六一零八一部队赵金贤周建华张之学薛峰赵娜胡彩波汤廷松谢欣闫芳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