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舷侧阵声纳综合试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7377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舷侧阵声纳综合试验系统,涉及声纳试验技术领域,包括模拟舱段平台和采集测试平台;模拟舱段平台包括设置在其两侧的弧面卷板,两弧面卷板上端通过上顶板相互连接,下端通过下底板相互连接,从而形成潜艇的模拟舱段;采集测试平台包括激振源控制装置、功率放大器、噪声监测和加速度拾取探头、数据采集装置和数据分析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构建一个能近似模拟舷侧阵声纳实艇安装结构和声场环境的综合试验系统,实现了对舷侧阵声纳阵段及其周边指定部位,多点噪声与振动谱特性的监测和分析,为充分考察舷侧阵声纳阵段减振吸声、隔振降噪等技术措施效果,以及振动噪声背景下舷侧阵声纳阵段探测性能的评定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舷侧阵声纳综合试验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声纳试验
,具体涉及一种舷侧阵声纳综合试验系统。
技术介绍
舷侧阵声纳一般是指布置在潜艇左右两舷的低频被动测向、测距声纳,其可以有效弥补艏部声纳探测盲区,改善潜艇全向警戒能力,同时又不会像拖曳阵声纳那样存在布放与回收的限制,而影响本艇机动能力和战术自由度,在当今反潜技术日新月异的复杂战场环境条件下,能够有效提升本艇隐蔽态势下快速探测与定位的能力。众所周知,舷侧阵声纳在潜艇上的安装位置属于湍流充分发展区,海水流经艏部水平舵后形成较大的涡动,产生流体噪声;本艇内部机械设备、管路的强烈振动激励壳板,以弯曲波形式在壳板内做波导传输,不仅会通过(非)耐压壳、肋、基阵安装结构等传到水听器敏感元件,形成振动的直接传递,还会通过艇壳体的振动在水听器敏感元件周围的流体中激起声波;除此之外,螺旋桨产生的空泡噪声也会通过海水介质传给水听器敏感元件。这些背景干扰噪声会对舷侧阵声纳的探测性能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减振降噪能力也成为了评价一部舷侧阵声纳性能优劣的核心指标之一。传统的舷侧阵声纳试验,往往只限于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舷侧阵声纳综合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拟舱段平台(I)和采集测试平台;所述模拟舱段平台(I)包括设置在其两侧的弧面卷板(5),两弧面卷板(5)上端通过上顶板(2)相互连接,下端通过下底板(9)相互连接,从而形成潜艇的模拟舱段,沿两弧面卷板(5)的内侧均匀焊接有若干中空的肋条(10)形成空气隔层(7),在该肋条(10)上固装有若干激振舱(6);沿弧面卷板(5)的外侧固定有用于安装舷侧阵声纳阵段的安装导轨(4);所述采集测试平台包括激振源控制装置(11)、功率放大器(12)、噪声监测和加速度拾取探头(13)、数据采集装置(14)和数据分析装置(15),带有功率放大器(12)的激振源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舷侧阵声纳综合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拟舱段平台(I)和采集测试平台;所述模拟舱段平台(I)包括设置在其两侧的弧面卷板(5),两弧面卷板(5)上端通过上顶板(2)相互连接,下端通过下底板(9)相互连接,从而形成潜艇的模拟舱段,沿两弧面卷板(5)的内侧均匀焊接有若干中空的肋条(10)形成空气隔层(7),在该肋条(10)上固装有若干激振舱(6);沿弧面卷板(5)的外侧固定有用于安装舷侧阵声纳阵段的安装导轨(4);所述采集测试平台包括激振源控制装置(11)、功率放大器(12)、噪声监测和加速度拾取探头(13)、数据采集装置(14)和数据分析装置(15),带有功率放大器(12)的激振源控制装置(11)与模拟舱段平台(I)电连接,用于向激振舱(6)发出激振信号,噪声监测和加速度拾取探头(13)设置在模拟舱段平台(I)上,数据分析装置(15)通过数据采集装置(14)与该噪声监测和加速度拾取探头(13)电连接,通过数据采集装置(14)采集噪声监测和加速度拾取探头(13)的数据并传输至数据分析装置(15),由数据分析装置(15)进行读取解析,从而获取舷侧阵声纳阵段的噪声谱和振动谱特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舷侧阵声纳综合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面卷板(5)的弧长、厚度与待模拟潜艇相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仁琦林航侯觉应晓伟郝建超楼万翔郑震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