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拉伸板状试样弹塑性转变界线的确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7244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速拉伸板状试样弹塑性转变界线的确定方法,包括:在高速拉伸板状试样的轴向上确定应变测量区域,应变测量区域包括间隔分布的应变测量标记;在进行高速拉伸试验时,按照预设帧率全程采集一组数字图像;将应变测量区域分为N块应变测量子区域后进行逐帧处理,分别获得每帧数字图像中的每个应变测量标记的应变量;并分别确定每块应变测量子区域在每帧数字图像中的平均应变量;根据平均应变量‑帧数的对应关系确定每块应变测量子区域的残余应变量;将残余应变量<0.2%和≥0.2%的相邻两块应变测量子区域的相邻边确定为弹塑性转变界线。上述方法可准确确定高速拉伸板状试样的弹塑性转变界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速拉伸板状试样弹塑性转变界线的确定方法
本申请涉及金属材料机械性能检测
,尤其涉及高速拉伸板状试样弹塑性转变界线的确定方法。
技术介绍
汽车结构件的安全服役性能一直是汽车材料科研和工程相关从业人员关注的重点。在众多影响因素中,高应变速率下材料的变形问题由于关系到汽车的碰撞性能、乘客的人身安全,所以显得尤为突出。由于模拟碰撞的拉伸试验所采用的应变速率远远超过了准静态的拉伸试验,相应的测力系统会受到夹头加速和阻尼振动的影响,导致测定的力值-时间曲线出现振荡,这种振荡幅度随着加载速率的提高而显著提高。为了准确地测定拉伸实时力值,特别是测定采用较高应变速率的拉伸实时力值,通常会采用在板状试样的下夹持部位贴应变片的方法进行测定。然而应变片的测定位置需定位在试样夹持部位的弹性变形区内,若将应变片贴在了塑性变形区,将导致应变片测试的力值数据失准,导致高速拉伸的测试结果无效,这就要求对不同材料的板拉试样的弹塑性变形转换界线进行准确的界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速拉伸板状试样弹塑性转变界线的确定方法,以解决或者部分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速拉伸板状试样弹塑性转变界线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在所述高速拉伸板状试样的轴向上确定应变测量区域;其中,所述应变测量区域包括间隔分布的应变测量标记,所述应变测量区域穿过所述高速拉伸板状试样的平行段和弧形段,并向夹持段延伸;/n在进行高速拉伸试验时,按照预设帧率全程采集包括所述应变测量区域的一组数字图像;/n在所述一组数字图像的每帧图像中,将所述应变测量区域分为N块应变测量子区域,每块所述应变测量子区域包括两个以上的应变测量标记,其中,N≥2且为正整数;/n对所述一组数字图像进行逐帧处理,分别获得每帧数字图像中的每个应变测量标记的应变量;并根据所述应变测量标记的应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拉伸板状试样弹塑性转变界线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高速拉伸板状试样的轴向上确定应变测量区域;其中,所述应变测量区域包括间隔分布的应变测量标记,所述应变测量区域穿过所述高速拉伸板状试样的平行段和弧形段,并向夹持段延伸;
在进行高速拉伸试验时,按照预设帧率全程采集包括所述应变测量区域的一组数字图像;
在所述一组数字图像的每帧图像中,将所述应变测量区域分为N块应变测量子区域,每块所述应变测量子区域包括两个以上的应变测量标记,其中,N≥2且为正整数;
对所述一组数字图像进行逐帧处理,分别获得每帧数字图像中的每个应变测量标记的应变量;并根据所述应变测量标记的应变量,分别确定每块所述应变测量子区域在每帧数字图像中的平均应变量;
根据平均应变量-帧数的对应关系,确定在所述高速拉伸试验后每块所述应变测量子区域的残余应变量;
确定残余应变量<0.2%和残余应变量≥0.2%且相邻的两块应变测量子区域,将所述两块应变测量子区域的相邻边确定为所述弹塑性转变界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变测量标记为黑白相间的油漆散斑,每个所述油漆散斑在每帧数字图像中覆盖3个以上的像素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高速拉伸板状试样的轴向上确定应变测量区域,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高速拉伸试样的平行段的边界,确定两条平行于拉伸轴向的延长线,确定所述延长线与所述平行段形成的矩形区域为所述应变测量区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初始帧数字图像上的所述应变测量子区域的轴向长度为2~5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一组数字图像进行逐帧处理,分别获得每帧数字图像中的每个应变测量标记的应变量,具体包括:
确定每个应变测量标记在当前帧的数字图像与初始帧的数字图像之间的形状变化信息和位置变化信息;
根据所述形状变化信息和所述位置变化信息,确定所述每帧数字图像中的每个应变测量标记的实时应变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平均应变量-帧数的对应关系,确定在所述高速拉伸试验后每块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宇鞠新华孟杨鹿宪宝张清水孙博刘华赛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