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度表上安装通断后及控制处理单元的方法,是通过加长电度表的接线柱及接线柱底座,并在接线柱及接线柱底座的上方加装一个独立的通断电及控制处理单元的装置,且将相线输出端子的断点、连线点及进入表内的连接线均设计在装置的下方。它克服了表内温度高,电子线路维护与计量管理的矛盾,结构简单,方便,可以广泛用于在电度表中需要加装通断电及控制处理单元的场合使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要解决电度表计量收费问题,需要在电度表上安装通断电及控制处理单元,公知的电度表不带通断电及控制处理单元,电卡表和磁卡表带通断电单元,但都和电度表的计量主体设计在计量铅封体内。这种方法有很多缺点,其一,由于电度表内,大负载下温度高,会大大降低通断电和控制处理单元的寿命和可靠性。其二,由于通断电执行机构--继电器负责主供电回路的通断,故障率高,维修机会多,同时从管理的角度看,电度表作为一种计量器具,具有法律上的严肃性,是由认定的计量管理部门管理和铅封的,而继电器等电子、电器设备的维护管理又属普通的电器维护部门管理。这样把通断电及控制处理单元安装在计量体内,一旦发生故障,不打开维修影响使用,而打开铅封给计量管理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其三,在原有机械表内进行改装,会破坏原有设计,并对校验带来困难。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专利技术一种,这种方法使得通断电及控制处理单元的维护管理能方便地与计量管理分开、安装通断电及控制处理单元方便、通断电及控制处理单元的装置不受表内温度影响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将现有的电度表输入输出端子及端子座加长,在电度表计量主体内计量部门铅封外壳的外面、被加长的输入输出端子及端子座的上方安装有一个独立的安装通断电及控制处理单元的装置(以下简称“装置”)电度表输入输出端经电流线圈后的输出端在“装置”下方是断开的,其中一根断开的端子一头和电度表电流线圈相连,断开的另一根端子,一端伸出表外端,作为用户的输出端子。“装置”下方断开的端子两端分别和“装置”中的通断电执行机构--继电器相连。这样连接保证实现下列目标第一当装置中的通断电执行机构--继电器断开时,用户的供电能可靠停电。第二,当装置安装在上面,且封住时,用户无法在通断电执行机构断电后自行接通电源。电度表上安装的通断电及控制处理单元的装置有一些需要与电度表输入输出端子连接的地方,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当“装置”未安装时,在“装置”下方位置上有能通过金属螺栓等导体方便与输入输出端子导体连接的设计。一个实施例,输入输出导体上有螺纹。一个实施例,电度表输入输出端子在“装置”下方的一段区域内是裸露的。但当“装置”安装后,用户将无法接触到装置下方输入输出端子。用户安装输入输出线的端子及铅封盖在“装置”的前方。在“装置”安装后,将不影响的用户使用。一种在,在电度表计量主体装置铅封体的外部,输入输出接线柱的上方有一个独立的安装通断电及控制处理单元的装置,下部有安装输入输出接线端子的底座及接线柱端子,其特征是a.安装通断电及控制处理单元的装置是在电度表计量主体装置,即电度表外壳盖外部,输入输出接线端子上方,b.电度表输入端经电流线圈后的输出端,在安装通断电及控制处理单元的装置下方是断开的,且断开点是和通断电及控制处理单元中的继电器的主控制端连接的,c.在安装通端电及控制处理单元的装置下部有可以与需要的输入输出接线端子直接连接的位置和地方。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将安装电度表通断电及控制处理单元的装置独立地安装在加长了的引出端子及端子座的上方,使电子元件离开了电度表计量主体的内部,降低了环境温度,同时也使“装置”的主体与表计的计量部分主体分离开来,便于了不同主管部门的管理和维护;电度表用户正常的接线盒部分在“装置”前方,因此不改变原有表计安装维护管理的特性;装置是一个独立主体,与电度表导体连接均在“装置”下方,结构更合理,安装维护更方便,可以广泛用于在电度表需要加装通断电控制处理单元的场合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是通断电及控制处理单元,是安装通断电及控制处理单元的装置,按本专利技术改进后的前方用户接线铅封盒,是电度表输入输出端子座通断电执行机构--继电器,是伸入表内的“装置”下方的印刷电路板,电度表零线输入输出接线柱,是在“装置”下方有端点的经电流线圈输出的接线柱。图2是这个实施例的进一步说明,是电度表零线输出接线柱,零线短路连接线,零线输入接线柱,是电度表输入端经电流线圈后的输出端,是经电流线圈后的输出端经断点后输出接线柱,用户安装输入输出线的端子及铅封盖。图3是一个实施例的进一步说明,是已伸进表内的印刷电路板,是不再进入表内的零线接线柱的位置。电度表安装有通断电及控制处理单元的装置后,还会有一些采样、设置这样一些功能所需要的引线需要从“装置”进入电度表内部,比如内部的采样电路连接的连接线。一个实施例是将单相电度表的两根从端口到表内且在表内用短路导体连接在一起的零线输入接线柱,和零线输出接线柱中的一根,不再进到电度表内部用导体短路连接在一起,而在“装置”前方的接线盒中短路连接在一起。这样原先一直通过“装置”下方进入表内的一个接线柱只到了“装置”的前方,在“装置”下方到表内就空出了原来安装接线柱的位置。该位置正好成为“装置”中的采样信号线及其他控制线从“装置”进入电度表内部的通道。一个实施例,在电度表上安装通断电及控制处理单元的装置与电度表引线端子连接的方法是在“装置”下方安装有一块印刷电路板。印刷电路板上有与通断电及控制处理单元连接的接插件通过有印刷电路板将通断电及控制处理单元与表内装置连接的引线。一个实施例,印刷电路板有一部分是通过有一根不再进入表内的零线接线柱的位置伸进电度表内的。权利要求1.一种在,在电度表计量主体装置铅封体的外部,输入输出接线柱的上方有一个独立的安装通断电及控制处理单元的装置,下部有安装输入输出接线端子的底座及接线柱端子,其特征是a.安装通断电及控制处理单元的装置是在电度表计量主体装置,即电度表外壳盖外部,输入输出接线端子上方,b.电度表输入端经电流线圈后的输出端,在安装通断电及控制处理单元的装置下方是断开的,且断开点是和通断电及控制处理单元中的继电器的主控制端连接的,c.在安装通端电及控制处理单元的装置下部有可以与需要的输入输出接线端子直接连接的位置和地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在中下部安装输入输出接线端子的底座,及接线端子的特征是单相电度表零线输入输出接线柱,其中一根与另一根的连接片,不是在电度表计量主体外盖内面,而在安装通断电及控制处理单元的装置下方靠近用户安装输入输出的端子和铅封盖侧,原先安装在表内的零线进线不再进入表内,空出的位置作为安装通断电及控制处理装置与电度表计量主体内连接的采样导线及其他控制线的进线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安装通断电及控制处理单元的装置,其特征是a.安装通断电及控制处理单元的装置下方有一块印刷电路板,b.印刷电路板上有接插件与通断电及控制处理单元连接,也有将通断电及控制处理单元与表内装置连接的线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印刷电路板,其特征是印刷电路有一部分是通过有一根不再进入表内的零线接线柱的位置伸进电度表内的。全文摘要一种电度表上安装通断后及控制处理单元的方法,是通过加长电度表的接线柱及接线柱底座,并在接线柱及接线柱底座的上方加装一个独立的通断电及控制处理单元的装置,且将相线输出端子的断点、连线点及进入表内的连接线均设计在装置的下方。它克服了表内温度高,电子线路维护与计量管理的矛盾,结构简单,方便,可以广泛用于在电度表中需要加装通断电及控制处理单元的场合使用。文档编号G01R11/02GK1289046SQ9911918公开日2001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1999年9月20日 优先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电度表上安装通断电及控制处理单元的方法,在电度表计量主体装置铅封体的外部,输入输出接线柱的上方有一个独立的安装通断电及控制处理单元的装置,下部有安装输入输出接线端子的底座及接线柱端子,其特征是:a.安装通断电及控制处理单元的装置是 在电度表计量主体装置,即电度表外壳盖外部,输入输出接线端子上方,b.电度表输入端经电流线圈后的输出端,在安装通断电及控制处理单元的装置下方是断开的,且断开点是和通断电及控制处理单元中的继电器的主控制端连接的,c.在安装通端电及控制处 理单元的装置下部有可以与需要的输入输出接线端子直接连接的位置和地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龙,李荣祺,王少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海通嘉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