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地外天体的胶带吸附采样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星体采样
,涉及一种适用于地外天体的胶带吸附采样器。
技术介绍
地外天体探测对于我国“开辟新疆域、揭示生命起源、推动技术进步、开发天然资源、保护地球安全”具有显著意义,地外探测器或者飞越,或者绕飞,或者着陆,或者采样返回,以不同的形式对小天体进行科学探测,其中采样是探测活动的核心技术手段,样品返回地球后可在实验室内进行最全面直接的科学研究,目前地外天体采样需要采样器具有地质特性适应性强、反作用力低、采样迅速等特点。在月球与火星上常用的采样技术包括钻取、机械臂铲挖、研磨和抓取等,但采样反作用力大且采样时间长,日本隼鸟号(Hayabusa)2005年对糸川小行星进行了采样,采用了射弹撞击后容纳回收的方法,但采样量极其微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适用于地外天体的胶带吸附采样器,利用胶带粘取(或吸附)的方式将地外天体表层物质收纳到胶带卷中,进一步实现采集与收纳,具有采样时间短、星表适应性强、可重复采样,反作用力小的特点。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的方案是:一种适用于地外天体的胶带吸附采样器,包括支架、发卷轮、收卷轮、胶带、第一电机、第二电机、2个冷推气瓶、压紧机构和二维码识别器;其中,支架为水平放置的U形框架;压紧机构设置在支架上表面的中部,且压紧机构竖直向下伸出支架;二维码识别器设置在支架下表面的中部;2个冷推气瓶对称设置在压紧机构的两侧,且2个冷推气瓶设置在支架的上表面;发卷轮和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地外天体的胶带吸附采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发卷轮(2)、收卷轮(3)、胶带(4)、第一电机(5)、第二电机(6)、2个冷推气瓶(7)、压紧机构(8)和二维码识别器(9);其中,支架(1)为水平放置的U形框架;压紧机构(8)设置在支架(1)上表面的中部,且压紧机构(8)竖直向下伸出支架(1);二维码识别器(9)设置在支架(1)下表面的中部;2个冷推气瓶(7)对称设置在压紧机构(8)的两侧,且2个冷推气瓶(7)设置在支架(1)的上表面;发卷轮(2)和收卷轮(3)对称设置在支架(1)的上表面;且发卷轮(2)和收卷轮(3)位于2个冷推气瓶(7)的外侧;第一电机(5)与发卷轮(2)同轴对接,实现驱动发卷轮(2)转动;第二电机(6)与收卷轮(3)同轴对接,实现驱动收卷轮(3)转动;胶带(4)缠绕在发卷轮(2)上,胶带(4)的起始端绕过压紧机构(8)的底部后与收卷轮(3)固连;胶带(4)的终止端与发卷轮(2)固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地外天体的胶带吸附采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发卷轮(2)、收卷轮(3)、胶带(4)、第一电机(5)、第二电机(6)、2个冷推气瓶(7)、压紧机构(8)和二维码识别器(9);其中,支架(1)为水平放置的U形框架;压紧机构(8)设置在支架(1)上表面的中部,且压紧机构(8)竖直向下伸出支架(1);二维码识别器(9)设置在支架(1)下表面的中部;2个冷推气瓶(7)对称设置在压紧机构(8)的两侧,且2个冷推气瓶(7)设置在支架(1)的上表面;发卷轮(2)和收卷轮(3)对称设置在支架(1)的上表面;且发卷轮(2)和收卷轮(3)位于2个冷推气瓶(7)的外侧;第一电机(5)与发卷轮(2)同轴对接,实现驱动发卷轮(2)转动;第二电机(6)与收卷轮(3)同轴对接,实现驱动收卷轮(3)转动;胶带(4)缠绕在发卷轮(2)上,胶带(4)的起始端绕过压紧机构(8)的底部后与收卷轮(3)固连;胶带(4)的终止端与发卷轮(2)固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地外天体的胶带吸附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8)包括固定杆(81)、中心轴(82)、2个支撑腿(83)、2个导向轮(84)和簧片(85);其中,固定杆(81)为竖直放置的杆状结构;固定杆(81)的顶部与支架(1)固定连接;固定杆(81)的底部设置有中心轴(82);2个支撑腿(83)的顶部均套装在中心轴(82)上;2个支撑腿(83)对称呈倒V形分布,实现2个支撑腿(83)绕中心轴(82)旋转;2个支撑腿(83)之间夹角处设置有簧片(85),实现对2个支撑腿(83)相对位置的解锁和限位;每个支撑腿(83)的底部对应设置有1个导向轮(8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地外天体的胶带吸附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4)的起始端绕过压紧机构(8)中的2个导向轮(84)后与收卷轮(3)固连;胶带(4)对应2个导向轮(84)位置的下表面实现对外部星表星壤的采集。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地外天体的胶带吸附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吸附采样器的工作过程为:
启动第二电机(6)带动收卷轮(3)逆时针转动,收卷轮(3)实现将缠绕在发卷轮(2)上的胶带(4)转移至缠绕在收卷轮(3)上,在胶带(4)的移动过程中,经过2个导向轮(84)下方的胶带(4)完成对外部星表的星壤采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地外天体的胶带吸附采样器,其特征在于:当缠绕在发卷轮(2)上的胶带(4)全部转移至收卷轮(3)后,关闭第二电机(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俊杰,殷参,张明,赵曾,孙启臣,易卓勋,高战蛟,刘晓庆,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