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子雷管的时钟快速自校正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7129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雷管的时钟快速自校正方法,包括:电子雷管芯片上电并初始化,判断是否进行过时钟校正,若没有校正则电子雷管芯片持续反馈,并等待接收持续高电平;收到方波则电子雷管芯片接收到方波的上升沿时OSC_C开始计数,下降沿时结束计数;将OSC_C的值和OSC_CMP比较,若OSC_C>OSC_CMP,则将CKCFG的第N位置0;若OSC_C≤OSC_CMP,则第N位不动;电子雷管芯片将CKCFG的N‑1位置1,OSC_C清零,之后N自减1;重复步骤直至N=0,电子雷管芯片将CKCFG写入非易失性记忆体中,反馈消失。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时钟校正指令或者接收持续高电平触发实现了时钟的快速自校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子雷管的时钟快速自校正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雷管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电子雷管的时钟快速自校正方法。
技术介绍
电子雷管芯片应用于爆破行业,因此,其各项指标必须稳定且可靠。其应用场景多样,部分应用场景甚至会产生强烈干扰,严重阻碍通信的准确性。不能产生稳定通信,电子雷管产生拒爆的概率会大大增加,对生产活动造成极大损害。稳定且准确的时钟是雷管能正确工作的首要保证。现有文献为CN103868416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对芯片原始振荡频率时钟进行校正的方法,其是基于所述的芯片包括一数字逻辑处理电路及与其相连的非易失性记忆体电路、振荡器时钟电路、电流反馈电路,所述的数字逻辑处理电路输出端口用于调整振荡器时钟电路的输出频率,并且在所述数字逻辑处理电路内部设有第一计数器及第二计数器,主机向芯片发送一修改所述输出端口的指令,该指令内含一数据,该数据存储于所述记忆体电路中,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实现了电子雷管内置控制芯片内置RC振荡器时钟电路的频率调整,使其与设计预期值高度一致。上述方案是不断修改时钟配置字,并继续计时反馈间隔的方法实现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子雷管的时钟快速自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初始配置步骤:电子雷管芯片上电完成初始化,并加载出时钟配置信息;/n时钟校正判断步骤:判断是否进行过时钟校正,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电子雷管芯片正常工作;若判断结果为否,则电子雷管芯片持续反馈,并等待接收持续高电平;/n极性切换步骤:电子雷管芯片上电复位后的设定个时钟周期,对电子雷管芯片进行极性识别切换;/n方波接收步骤:检测到是否接收到持续超过设定值的时钟周期的持续高电平,若判断结果为否,则等待接收指令;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判断是否接收到方波,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进入计数步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退出执行;/n计数步骤:电子雷管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子雷管的时钟快速自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初始配置步骤:电子雷管芯片上电完成初始化,并加载出时钟配置信息;
时钟校正判断步骤:判断是否进行过时钟校正,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电子雷管芯片正常工作;若判断结果为否,则电子雷管芯片持续反馈,并等待接收持续高电平;
极性切换步骤:电子雷管芯片上电复位后的设定个时钟周期,对电子雷管芯片进行极性识别切换;
方波接收步骤:检测到是否接收到持续超过设定值的时钟周期的持续高电平,若判断结果为否,则等待接收指令;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判断是否接收到方波,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进入计数步骤;若判断结果为否,则退出执行;
计数步骤:电子雷管芯片接收到方波的上升沿时OSC_C开始计数,下降沿时结束计数;
比较步骤:将OSC_C的值和OSC_CMP比较,若OSC_C>OSC_CMP,则将CKCFG[N:0]的第N位置0;若OSC_C≤OSC_CMP,则第N位不动;
自减步骤:电子雷管芯片将CKCFG的N-1位置1,OSC_C清零,之后N自减1;
重复步骤:重复计数步骤到自减步骤直到N=0,进入写入步骤;
写入步骤:电子雷管芯片将寄存器CKCFG的值写入非易失性记忆体中,反馈消失;
指令校正步骤:时钟已校正的电子雷管芯片能够通过时钟校正指令重新校正时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子雷管的时钟快速自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鹏程郑弘毅刘浩尹喜珍方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芯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