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相变换热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家用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相变换热器。
技术介绍
目前,热交换器被广泛的应用于不同介质换热使用,其被广泛的应用于家用供暖以及工业换热等领域。其中,热交换器通常配置有两条流路来供不同的换热介质流动,且两个流路之间能够进行换热,以实现两种不同换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常规的热交换器通常分为板式换热器或套管换热器,其工作原理为换热介质在不同的换热管路中流动,流动中的换热介质之间相互传热,以实现交换。以热泵供暖系统为例,热泵供暖系统中热泵机组中的冷媒进入到热交换器中的一换热管路中流动,而散热器中的水进入到另一换热管路中流动。而对于流入到热交换器中的冷媒因流速较快,不能充分的与水进行换热,导致换热效率较低。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换热效率高的热交换技术是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相变换热器,采用相变蓄能板传导热量并存储能量,以提高换热效率。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在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相变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壳;/n多个相变蓄能板,所述相变蓄能板用于吸收或释放热量,所述相变蓄能板的至少一边缘设置有定位凹槽,多个所述相变蓄能板依次并排布置,且两个相对布置的所述定位凹槽之间形成安装空间;/n多条第一换热流道,所述第一换热流道用于输送第一换热介质;/n多条第二换热流道,所述第二换热流道用于输送第二换热介质;/n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配置有多个并排布置的定位块,相邻两个定位块之间形成定位空间;/n其中,所述相变蓄能板、所述第一换热流道、所述第二换热流道和所述定位组件位于所述外壳中,所述定位块位于所述定位凹槽中,相邻的所述相变蓄能板夹在对应相邻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变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
多个相变蓄能板,所述相变蓄能板用于吸收或释放热量,所述相变蓄能板的至少一边缘设置有定位凹槽,多个所述相变蓄能板依次并排布置,且两个相对布置的所述定位凹槽之间形成安装空间;
多条第一换热流道,所述第一换热流道用于输送第一换热介质;
多条第二换热流道,所述第二换热流道用于输送第二换热介质;
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配置有多个并排布置的定位块,相邻两个定位块之间形成定位空间;
其中,所述相变蓄能板、所述第一换热流道、所述第二换热流道和所述定位组件位于所述外壳中,所述定位块位于所述定位凹槽中,相邻的所述相变蓄能板夹在对应相邻的两个所述定位块之间;所述第一换热流道和所述第二换热流道交替布置,且第一换热流道和所述第二换热流道之间设置有所述相变蓄能板,所述第一换热流道与相接触所述相变蓄能板热传导,所述第二换热流道分与相接触所述相变蓄能板热传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蓄能板的两侧边缘分别设置有所述定位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变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
第一安装部件,所述第一安装部件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并排布置的所述定位块;
第二安装部件,所述第一安装部件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并排布置的所述定位块;
其中,所述第一安装部件设置在所述相变蓄能板的下方,所述述第二安装部件设置在所述相变蓄能板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相变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件为顶部呈敞开结构的盒体,所述盒体的底部两端分别设置有并排布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祥华,陈炳泉,余锦剑,黄娟,刘晓伟,贾贾,李羲龙,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新能源电器有限公司,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