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塔恒压供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7118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却塔恒压供水系统,包括冷却塔底盘和供水装置;冷却塔底盘内设置有隔板,隔板将冷却塔底盘分隔为进水腔室和出水腔室,出水腔室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水管;供水装置包括集水箱、供水主管和若干供水支管;集水箱为封闭式箱体,集水箱安装在进水腔室内;供水主管与集水箱的侧壁法兰连接;若干供水支管均与集水箱的顶面法兰连接;供水主管、集水箱和供水支管相互连通。该冷却塔恒压供水系统设置了集水箱,增大了装置面积,有效防止了冷却水压力大,压力不均衡,管道阻力减小,箱体能量损失小,可以起到节能作用,还有防虹吸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却塔恒压供水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却塔
,尤其涉及一种冷却塔恒压供水系统。
技术介绍
冷却塔是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散去工业上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余热的蒸发散热装置。针对不同的工程项目,冷却塔的设计方式会作适应性的调整。目前,在很多项目中,冷却塔内部进水结构仍然采用管式结构,水管管径面积较小,水流速度较快,进水压力大,而内部管道基本上没有安装调节阀门,导致每个供水支管压力不均衡,且管路较多,阻力较大,系统能量损失大。另一方面,现有的开式冷却塔中,热水是直接从进口流入到布水盘中,因为水流速度大,水压大,会出现水流飞溅,水流不均匀的情况,影响布水盘喷头喷水的均匀性,另外布水盘承受较大冲击,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塔恒压供水系统,预制集水,能够实现恒压供水,防虹吸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冷却塔恒压供水系统,包括冷却塔底盘和供水装置;所述冷却塔底盘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冷却塔底盘分隔为进水腔室和出水腔室,所述出水腔室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水管;所述供水装置包括集水箱、供水主管和若干供水支管;所述集水箱为封闭式箱体,所述集水箱安装在所述进水腔室内;所述供水主管与所述集水箱的侧壁法兰连接;若干所述供水支管均与所述集水箱的顶面法兰连接;所述供水主管、所述集水箱和所述供水支管相互连通。进一步地,所述集水箱的顶面设置有一个综合出水口,若干所述供水支管均与所述综合出水口法兰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集水箱的顶面设置有若干分支出水口,若干所述供水支管分别与若干所述分支出水口法兰连接,若干所述供水支管等距分布。进一步地,所述集水箱为方形箱体,所述集水箱由密封底板、密封侧板和密封顶板围闭成型。进一步地,所述集水箱为镀锌钢板箱体或不锈钢板箱体。进一步地,所述隔板将所述冷却塔底盘分隔为两个大小不均的腔室,使得所述进水腔室大于所述出水腔室。进一步地,所述集水箱安装于所述进水腔室内,且所述集水箱位于所述冷却塔底盘的中部。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冷却塔恒压供水系统,设置在进水腔室内的集水箱是一个封闭式的箱体,当冷却水系统的冷却水从供水主管进入集水箱时,水压随即分布在进水箱内,当冷却水填满集水箱后,这时集水箱的压力均压,冷却水再通过供水主管不断填充,使集水箱内部的冷却水分流到若干供水支管内,直至冷却塔的每个布水系统。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恒压供水系统设置了集水箱,增大了装置面积,有效的防止了冷却水压力大,压力不均衡,管道阻力减小,箱体能量损失小,可以起到节能作用,还有防虹吸的作用。并且,该系统进水压力均衡,能够大大提供布水盘喷头喷水的均匀性,减少布水盘承受的冲击力,延长布水盘的使用寿命短。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供水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冷却塔恒压供水系统的示意图。图中:10、冷却塔底盘;11、集水箱;12、出水腔室;13、底框;14、出水管;15、供水主管;16、供水支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冷却塔恒压供水系统,包括冷却塔底盘10和供水装置;冷却塔底盘10内设置有隔板,隔板将冷却塔底盘10分隔为进水腔室和出水腔室12,出水腔室12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水管14;供水装置包括集水箱11、供水主管15和若干供水支管16;集水箱11为封闭式箱体,集水箱11安装在进水腔室内;供水主管15与集水箱11的侧壁法兰连接;若干供水支管16均与集水箱11的顶面法兰连接;供水主管15、集水箱11和供水支管16相互连通。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集水箱11的顶面设置有一个综合出水口,若干供水支管16均与综合出水口法兰连接。也就是说,若干根管以一个出水口为总出水口,再通过供水支管16形成若干分支。或者,如图1所示,集水箱11的顶面设置有若干分支出水口,若干供水支管16分别与若干分支出水口法兰连接,若干供水支管16等距分布。供水支管16在集水箱11顶面的设置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调整。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式,集水箱11为方形箱体,集水箱11由密封底板、密封侧板和密封顶板围闭成型。方形箱体稳定性佳,也便于安装。但是集水箱11的具体形状和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集水箱11为镀锌钢板箱体或不锈钢板箱体,采用重镀锌钢板或不锈钢板制备集水箱11,不需要再进行防腐处理,强度大,耐候性佳,经久耐用。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式,隔板将冷却塔底盘10分隔为两个大小不均的腔室,使得进水腔室大于出水腔室12。当然,进水腔室和出水腔室12的划分可以进行适度调整。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冷却塔底盘10的周边安装有底框13,集水箱11安装于进水腔室内,且集水箱11位于冷却塔底盘10的中部,集水箱11与出水腔室12并排。这样设置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冷却塔恒压供水系统,是一种预制集水、恒压供水、防虹吸内进水技术,将冷却塔的底盘通过隔板分隔为进水腔室和出水腔室12,设置在进水腔室内的集水箱11是一个封闭式的箱体,当冷却水系统的冷却水从供水主管15进入集水箱11时,水压随即分布在进水箱内,当冷却水填满集水箱11后,这时集水箱11的压力均压,冷却水再通过供水主管15不断填充,使集水箱11内部的冷却水分流到若干供水支管16内,直至冷却塔的每个布水系统。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恒压供水系统设置了集水箱11,增大了装置面积,有效的防止了冷却水压力大,压力不均衡,管道阻力减小,箱体能量损失小,可以起到节能作用,还有防虹吸的作用。并且,该恒压供水系统进水压力均衡,能够大大提供布水盘喷头喷水的均匀性,减少布水盘承受的冲击力,延长布水盘的使用寿命短。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专利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却塔恒压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塔底盘和供水装置;/n所述冷却塔底盘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冷却塔底盘分隔为进水腔室和出水腔室,所述出水腔室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水管;/n所述供水装置包括集水箱、供水主管和若干供水支管;所述集水箱为封闭式箱体,所述集水箱安装在所述进水腔室内;所述供水主管与所述集水箱的侧壁法兰连接;若干所述供水支管均与所述集水箱的顶面法兰连接;所述供水主管、所述集水箱和所述供水支管相互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塔恒压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塔底盘和供水装置;
所述冷却塔底盘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冷却塔底盘分隔为进水腔室和出水腔室,所述出水腔室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水管;
所述供水装置包括集水箱、供水主管和若干供水支管;所述集水箱为封闭式箱体,所述集水箱安装在所述进水腔室内;所述供水主管与所述集水箱的侧壁法兰连接;若干所述供水支管均与所述集水箱的顶面法兰连接;所述供水主管、所述集水箱和所述供水支管相互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恒压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箱的顶面设置有一个综合出水口,若干所述供水支管均与所述综合出水口法兰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恒压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颂钧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览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