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封切制袋装置的张紧机构,包括:装置主体、设置在装置主体进料侧的原料辊、设置在装置主体位于原料辊之后的第一导辊、设置在装置主体位于第一导辊远离原料辊一侧的第二导辊、设置在装置主体上位于第二导辊远离第一导辊一侧的第三导辊、设置在装置主体上位于第三导辊远离第二导辊一侧的第四导辊;设置在装置主体上的高度调节组件;高度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装置主体位于第二导辊两端的限位板、设置在限位板上的滑动槽、滑动设置在滑动槽上用于连接第二导辊端部的滑动块、连接在限位板靠近滑动槽且相对的两个侧面的调节螺杆,调节螺杆与滑动块螺纹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调节薄膜张紧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封切制袋装置的张紧机构
本技术涉及塑料袋加工装置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封切制袋装置的张紧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塑料制品加工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塑料袋的加工生产时,一般将加工成型的薄膜放进封切制袋装置内进行封切成型。在使用封切制袋装置时,将筒状的薄膜卷卷在原料筒上,原料筒放置在制袋机的放料区,薄膜穿过制袋机上的导向装置后,进入热封和裁切区制作成型的塑料袋,热封和裁切需要一定的工作时间,因此放料区的给料属于间隔式给料,原料筒等间隔停顿,因此容易造成收卷的薄膜在制袋机上松弛、卷曲或者部分重叠,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在原料筒与导向装置之间架设若干的导辊,使薄膜在进入工作区之前充分展开。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但是由于导辊固定连接在制袋机上,仅能将薄膜撑开;但是在薄膜停止输送时,由于原料筒滚动的惯性和拉力的突然撤离,位于导辊处的薄膜仍然处于松弛状态,当原料筒继续送料时,在传送的薄膜上仍会有小部分位置出现重叠的情况,不能使薄膜时时处于张紧铺展开的状态,仍会对后续的成型的塑料袋产生质量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封切制袋装置的张紧机构,具有在制袋装置进行热封、裁切的时候,调节薄膜张紧程度的效果。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封切制袋装置的张紧机构,包括:装置主体、设置在装置主体进料侧的原料辊、设置在装置主体位于原料辊一侧的第一导辊、设置在装置主体位于第一导辊远离原料辊一侧的第二导辊、设置在装置主体上位于第二导辊远离第一导辊一侧的第三导辊、设置在装置主体上位于第三导辊远离第二导辊一侧的第四导辊;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上用于调节第二导辊相对第一导辊的水平位置的高度调节组件;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装置主体位于第二导辊两端的限位板、设置在限位板上的滑动槽、滑动设置在滑动槽上用于连接第二导辊端部的滑动块、连接在限位板靠近滑动槽且相对的两个侧面的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与滑动块螺纹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张紧薄膜的时候,将薄膜从原料辊依次绕过第一导辊、第二导辊、第三导辊、第四导辊,进行初步的张紧,然后通过转动调节螺杆,使滑动块上下移动,从而调节第二导辊相对于其他导辊的高度,将薄膜拉紧或放松,具有在制袋装置进行热封、裁切的时候,调节薄膜张紧程度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装置主体上设置有用于调节第四导辊高度的张紧组件,所述张紧组件包括:设置在装置主体位于第四导辊两端的中空的安装筒、通过弹性件与安装筒内侧底部连接且远离弹性件的一端与第四导辊的端部连接的连接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薄膜的张紧程度不足的时候,弹性件向上弹起,将第四导辊向上移动,从而将薄膜抵紧,具有抵紧薄膜,使薄膜张紧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块上位于限位板水平位置的两侧连接有用于与限位板抵接的L型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L型块对滑动块进行限位,使滑动块在调节螺杆的作用下的转动趋向转化为L型杆对限位板的抵接效果,具有保持滑动块在调节螺杆的驱动下正常滑动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块所述限位板的上端面之间连接有用于连接固定限位板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位于第二导辊的上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连接两侧的限位板,增加限位板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止限位板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偏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螺杆贯穿连接板,所述调节螺杆靠近连接板的端部之间连接有带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带轮实现两根调节螺杆同步转动,当调节第二导辊的位置时,只需转动一侧的调节螺杆即可带动另一侧的调节螺杆转动,具有便于操作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螺杆位于带轮与连接板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限位板上转动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垂直啮合的第二锥齿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的啮合传动,使水平位置转动带轮带动调节螺杆转动变为垂直方向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调节螺杆转动,带轮设置在限位板的顶部,不便于操作,通过第二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使转动的位置设置在限位板的侧面,具有便于转动的调节螺杆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锥齿轮远离限位板的端面的圆心处连接有摇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摇杆即可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具有便于转动第二锥齿轮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导辊的水平位置低于原料筒,所述第二导辊的水平位置高于原料筒,所述第三导辊的水平位置低于第二导辊,所述第四导辊的水平位置高于第三导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薄膜从第二导辊与第四导辊的端面穿过时,第二导辊与第四导辊对薄膜具有良好的张紧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本技术在装置主体上设置有对薄膜起到基础张紧作用的第一导辊、第二导辊、第三导辊、第四导辊,通过转动调节螺杆,调节第二导辊相对于第一导辊的水平位置,实现调节薄膜张紧度的效果;2.在装置主体上设置有安装筒,安装筒内通过弹性件连接有连接杆,但薄膜张紧度不足的时候,弹性将将第四导辊向上移动,使第四导辊将薄膜抵紧,具有抵紧薄膜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一种封切制袋装置的张紧机构的使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一种封切制袋装置的张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高度调节组件与第二导辊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张紧组件与第四导辊连接结构的爆炸图。图中,1、装置主体;11、原料辊;12、第一导辊;13、第二导辊;14、第三导辊;15、第四导辊;2、限位板;21、滑动槽;22、滑动块;23、调节螺杆;24、连接板;25、第二锥齿轮;251、摇杆;26、L型块;27、带轮;28、第一锥齿轮;3、安装筒;31、连接杆;32、弹性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封切制袋装置的张紧机构,包括该装置的装置主体1、设置在装置主体1上的用于收卷薄膜的原料辊11,以及设置在装置主体1上用于张紧薄膜且沿靠近原料辊11一侧排列的第一导辊12、第二导辊13、第三导辊14、第四导辊15。第一导辊12的水平位置低于原料辊11,从原料辊11穿过的薄膜由第一导辊12的下方绕过,对薄膜进行第一次张紧。第二导辊13的水平位置高于原料辊11的水平位置,从第一导辊12传来的薄膜由第二导辊13的上方穿过,装置主体1上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二导辊13的水平位置的高度调节组件。参照图2和图3,高度调节组件包括竖直设置在装置主体1位于第二导辊13端部的两侧的限位板2、开设在限位板2上且贯穿限位板2的滑动槽21、滑动设置在滑动槽21内的滑动块22、竖直连接在限位板2上且位于限位槽内的调节螺杆23。限位板2为长方形的板块,其最长边与水平面垂直,且滑动槽21沿限位板2的长边方向设置。滑动块22滑动设置在滑动槽21内时,其相对两侧的侧壁与限位板2的侧壁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封切制袋装置的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1)、设置在装置主体(1)进料侧的原料辊(11)、设置在装置主体(1)位于原料辊(11)一侧的第一导辊(12)、设置在装置主体(1)位于第一导辊(12)远离原料辊(11)一侧的第二导辊(13)、设置在装置主体(1)上位于第二导辊(13)远离第一导辊(12)一侧的第三导辊(14)、设置在装置主体(1)上位于第三导辊(14)远离第二导辊(13)一侧的第四导辊(15);/n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1)上用于调节第二导辊(13)相对第一导辊(12)的水平位置的高度调节组件;/n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装置主体(1)位于第二导辊(13)两端的限位板(2)、设置在限位板(2)上的滑动槽(21)、滑动设置在滑动槽(21)上用于连接第二导辊(13)端部的滑动块(22)、连接在限位板(2)靠近滑动槽(21)且相对的两个侧面的调节螺杆(23),所述调节螺杆(23)与滑动块(22)螺纹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封切制袋装置的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1)、设置在装置主体(1)进料侧的原料辊(11)、设置在装置主体(1)位于原料辊(11)一侧的第一导辊(12)、设置在装置主体(1)位于第一导辊(12)远离原料辊(11)一侧的第二导辊(13)、设置在装置主体(1)上位于第二导辊(13)远离第一导辊(12)一侧的第三导辊(14)、设置在装置主体(1)上位于第三导辊(14)远离第二导辊(13)一侧的第四导辊(15);
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1)上用于调节第二导辊(13)相对第一导辊(12)的水平位置的高度调节组件;
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装置主体(1)位于第二导辊(13)两端的限位板(2)、设置在限位板(2)上的滑动槽(21)、滑动设置在滑动槽(21)上用于连接第二导辊(13)端部的滑动块(22)、连接在限位板(2)靠近滑动槽(21)且相对的两个侧面的调节螺杆(23),所述调节螺杆(23)与滑动块(22)螺纹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切制袋装置的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上设置有用于调节第四导辊(15)高度的张紧组件,所述张紧组件包括:设置在装置主体(1)位于第四导辊(15)两端的中空的安装筒(3)、通过弹性件(32)与安装筒(3)内侧底部连接且远离弹性件(32)的一端与第四导辊(15)的端部连接的连接杆(31)。
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长允,罗长虎,王多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燊好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