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6932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散热风扇,包括侧箱体,所述侧箱体一侧固设有外部壳体,所述外部壳体和侧箱体内转动的设置有内旋动柱,所述内旋动柱外表面固设有若干扇叶,所述侧箱体一侧固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内旋动柱动力连接设置,所述外部壳体、内旋动柱和扇叶内设置有与所述内旋动柱转动后实现所述扇叶进行充分散热的散热循环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设备结构简单,此设备采用了在风扇内部设置有循环液体管道,并且在风扇转动过程中实现液体的泵入与吸出,使循环液体进行充分的循环,使风扇扇叶使用寿命及散热效果上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风扇
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设备
,具体是散热风扇。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散热风扇使用过程中具有较多的缺点,由于现有的风扇结构过于单一,往往采用的多组扇叶设置,但是扇叶由于采用的单一结构设计,内部无法实现散热功能,在一些温度较高区域使用风扇,造成风扇吹出的风为热风,且由于温度较高对于风扇扇叶的损坏也较为严重,使风扇扇叶由于温度较高出现轻微变形,且在使用过程中将这种变形进行塑形,使风扇扇叶无法进行有效的回位,由于上述缺点的存在,使设备无法进行高效的使用,使风扇对于较热区域的散热并不明显,且使风扇扇叶的使用寿命降低,使设备的综合使用成本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散热风扇,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散热风扇,包括侧箱体,所述侧箱体一侧固设有外部壳体,所述外部壳体和侧箱体内转动的设置有内旋动柱,所述内旋动柱外表面固设有若干扇叶,所述侧箱体一侧固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内旋动柱动力连接设置,所述外部壳体、内旋动柱和扇叶内设置有与所述内旋动柱转动后实现所述扇叶进行充分散热的散热循环装置。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散热循环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内旋动柱内的内腔,所述扇叶内设置有顶部管道和底部管道,所述顶部管道和底部管道在所述扇叶内连通,所述顶部管道和底部管道分别伸入到所述内腔内,所述外部壳体内设置有与所述顶部管道和底部管道进行对接的对接组件,所述外部壳体内设置有若干滑移容腔,所述滑移容腔与所述对接组件对应设置,所述侧箱体和滑移容腔之间设置有能够使所述滑移容腔内的水液推动的推动组件,上下侧的所述滑移容腔内靠近对接组件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将上下侧的所述滑移容腔内的水液进行流入与导出的流入导出组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对接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外部壳体内部的若干配合块,所述配合块与所述滑移容腔对应设置,所述配合块内连通设置有若干中间管,上侧的所述中间管与所述顶部管道连通设置,下侧的所述中间管与所述底部管道连通设置,上下侧的所述中间管内分别连通设置有对称的通联管,所述中间管与所述滑移容腔连通设置。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推动组件包括于所述滑移容腔滑动配合连接的推挤板,所述推挤板一侧固设有推出杆,所述推出杆滑动的贯穿所述滑移容腔和外部壳体,所述推出杆内转动的设置有配合摆杆,所述外部壳体一侧转动的设置有旋动盘,所述旋动盘与所述配合摆杆转动配合连接,所述旋动盘与所述内旋动柱之间设置有将所述内旋动柱的转动传递到所述旋动盘的传递结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传递结构包括与所述内旋动柱外表面固定的主动带轮,所述侧箱体上下侧转动的设置有输出杆,所述输出杆外表面固设有连接带轮,所述连接带轮和主动带轮外表面缠绕设置有连接带轮,所述连接带轮将所述与所述主动带轮动力连接设置,所述输出杆一侧固设有侧啮合锥齿轮,所述旋动盘底部固设有主啮合锥齿轮,所述主啮合锥齿轮与所述侧啮合锥齿轮啮合设置。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流入导出组件包括与所述滑移容腔连通的配合块,所述侧箱体一侧固设有对称的泵体,所述泵体分别与所述配合块连通设置,所述泵体一侧连通设置有导管,所述导管内连通设置有开关阀,所述泵体一侧连通设置有与所述滑移容腔连通的连接管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设备结构简单,此设备采用了在风扇内部设置有循环液体管道,并且在风扇转动过程中实现液体的泵入与吸出,使循环液体进行充分的循环,使风扇扇叶使用寿命及散热效果上升。初始状态时,上述装置、组件和结构处于停止工作状态,此设备能够使所述顶部管道和底部管道内的水液处于循环状态,使较为冷却的水液经过所述扇叶后对所述扇叶进行温度降低,使所述扇叶的散热效果增加。当设备进行工作时,上下侧的所述推挤板运动步调一致,即同时运动到所述滑移容腔顶侧或者同时运动到所述滑移容腔的下侧,所述中间管与所述滑移容腔之间设置有单向阀,顶部的单向阀使液体由所述中间管导入到所述滑移容腔内,下侧的单向阀使液体由所述滑移容腔推入到所述中间管内,并且上侧的所述泵体采用的吸泵,下侧的所述导管采用的输送泵结构,使水液由下侧的所述泵体泵入上侧的所述泵体泵出,在设备进行工作时所述驱动电机工作后驱动所述扇叶和内旋动柱转动,使所述扇叶对需要散热的区域进行转动,使流动空气进行充分的冷却。当设备内部的循环液体结构工作时,首先由于所述内旋动柱转动,后电动所述主动带轮转动,使所述主动带轮通过所述带动所述连接带轮转动,在所述输出杆、侧啮合锥齿轮和主啮合锥齿轮的作用下使所述旋动盘转动后带动所述配合摆杆进行摆动模式所述推出杆在所述外部壳体内伸缩,由于所述推挤板运动步调一致且所述配合块内设置有单向阀使下侧的所述水液会被所述推挤板向上推挤后进入到所述底部管道内,并且经过所述顶部管道后重新进入到顶侧的所述滑移容腔内,所述扇叶即可得到充分的散热,并且由于所述推挤板起着活塞作用以及所述泵体的辅助,即可使水液在所述扇叶内循环,所述泵体一侧的所述开关阀和导管可以彼此连接也可以分别与外部空间的管道连通,使所述开关阀打开后实现供水循环功能。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散热风扇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方向示意图;图3为图1中旋动盘驱动方式示意图;图中,底部管道11、内腔12、顶部管道13、扇叶15、配合块16、连接管道17、推挤板18、滑移容腔19、配合摆杆21、推出杆22、旋动盘23、输出杆24、连接带轮26、通联管27、泵体28、导管29、开关阀31、中间管33、主动带轮34、侧箱体35、驱动电机36、外部壳体37、内旋动柱38、侧啮合锥齿轮41、主啮合锥齿轮42。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本专利技术的散热风扇,包括侧箱体35,所述侧箱体35一侧固设有外部壳体37,所述外部壳体37和侧箱体35内转动的设置有内旋动柱38,所述内旋动柱38外表面固设有若干扇叶15,所述侧箱体35一侧固设有驱动电机36,所述驱动电机36与所述内旋动柱38动力连接设置,所述外部壳体37、内旋动柱38和扇叶15内设置有与所述内旋动柱38转动后实现所述扇叶15进行充分散热的散热循环装置。有益地,其中,散热循环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内旋动柱38内的内腔12,所述扇叶15内设置有顶部管道13和底部管道11,所述顶部管道13和底部管道11在所述扇叶15内连通,所述顶部管道13和底部管道11分别伸入到所述内腔12内,所述外部壳体37内设置有与所述顶部管道13和底部管道11进行对接的对接组件,所述外部壳体37内设置有若干滑移容腔19,所述滑移容腔19与所述对接组件对应设置,所述侧箱体35和滑移容腔19之间设置有能够使所述滑移容腔19内的水液推动的推动组件,上下侧的所述滑移容腔19内靠近对接组件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将上下侧的所述滑移容腔19内的水液进行流入与导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散热风扇,包括侧箱体,所述侧箱体一侧固设有外部壳体,所述外部壳体和侧箱体内转动的设置有内旋动柱,所述内旋动柱外表面固设有若干扇叶,所述侧箱体一侧固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内旋动柱动力连接设置,所述外部壳体、内旋动柱和扇叶内设置有与所述内旋动柱转动后实现所述扇叶进行充分散热的散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散热循环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内旋动柱内的内腔,所述扇叶内设置有顶部管道和底部管道,所述顶部管道和底部管道在所述扇叶内连通,所述顶部管道和底部管道分别伸入到所述内腔内,所述外部壳体内设置有与所述顶部管道和底部管道进行对接的对接组件,所述外部壳体内设置有若干滑移容腔,所述滑移容腔与所述对接组件对应设置,所述侧箱体和滑移容腔之间设置有能够使所述滑移容腔内的水液推动的推动组件,上下侧的所述滑移容腔内靠近对接组件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将上下侧的所述滑移容腔内的水液进行流入与导出的流入导出组件;对接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外部壳体内部的若干配合块,所述配合块与所述滑移容腔对应设置,所述配合块内连通设置有若干中间管,上侧的所述中间管与所述顶部管道连通设置,下侧的所述中间管与所述底部管道连通设置,上下侧的所述中间管内分别连通设置有对称的通联管,所述中间管与所述滑移容腔连通设置;推动组件包括于所述滑移容腔滑动配合连接的推挤板,所述推挤板一侧固设有推出杆,所述推出杆滑动的贯穿所述滑移容腔和外部壳体,所述推出杆内转动的设置有配合摆杆,所述外部壳体一侧转动的设置有旋动盘,所述旋动盘与所述配合摆杆转动配合连接,所述旋动盘与所述内旋动柱之间设置有将所述内旋动柱的转动传递到所述旋动盘的传递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散热风扇,包括侧箱体,所述侧箱体一侧固设有外部壳体,所述外部壳体和侧箱体内转动的设置有内旋动柱,所述内旋动柱外表面固设有若干扇叶,所述侧箱体一侧固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内旋动柱动力连接设置,所述外部壳体、内旋动柱和扇叶内设置有与所述内旋动柱转动后实现所述扇叶进行充分散热的散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散热循环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内旋动柱内的内腔,所述扇叶内设置有顶部管道和底部管道,所述顶部管道和底部管道在所述扇叶内连通,所述顶部管道和底部管道分别伸入到所述内腔内,所述外部壳体内设置有与所述顶部管道和底部管道进行对接的对接组件,所述外部壳体内设置有若干滑移容腔,所述滑移容腔与所述对接组件对应设置,所述侧箱体和滑移容腔之间设置有能够使所述滑移容腔内的水液推动的推动组件,上下侧的所述滑移容腔内靠近对接组件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将上下侧的所述滑移容腔内的水液进行流入与导出的流入导出组件;对接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外部壳体内部的若干配合块,所述配合块与所述滑移容腔对应设置,所述配合块内连通设置有若干中间管,上侧的所述中间管与所述顶部管道连通设置,下侧的所述中间管与所述底部管道连通设置,上下侧的所述中间管内分别连通设置有对称的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国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