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气消音器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消音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气消音器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技术介绍
目前,活塞压缩机正朝着小型化、高效化方向发展。随着运行转速的提升,压缩机高频能效和噪声问题成为今后关注的重点。活塞压缩机的噪声主要包括机械噪声、气流噪声和电磁噪声,其中气流噪声主要通过吸气消音器来消除。目前使用的吸气消音器对中低速运行的压缩机,降噪效果明显,但随着压缩机转速的提高,该消音器会导致高频吸气效率低、高频气流噪声加大、高频冷却油倒吸入吸气消音器等问题。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能够适用于高频活塞压缩机吸气消音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吸气消音器及具有其的压缩机,用以解决上述问题,具体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吸气消音器,包括:消音器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消音器壳体上的进气管和排气管,其中:所述消音器壳体采用双层壳体结构,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外壳内部形成容纳腔;所述内壳的内部形成消音腔;其中所述内壳至少部分的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且所述外壳的内壁与所述内壳的外壁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气消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消音器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消音器壳体上的进气管和排气管,其中:/n所述消音器壳体采用双层壳体结构,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外壳内部形成容纳腔;所述内壳的内部形成消音腔;其中所述内壳至少部分的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且所述外壳的内壁与所述内壳的外壁之间形成有壳间隔腔,所述壳间隔腔与所述外壳外部和消音腔均不连通;/n所述进气管,贯穿所述外壳和内壳以连通所述消音腔和所述外壳外部,用于将外壳外部的介质输送至消音腔;/n所述排气管,贯穿所述内壳或同时贯穿所述内壳和外壳以连通所述消音腔和所述外壳外部,用于将所述消音腔中的介质输送至外壳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气消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消音器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消音器壳体上的进气管和排气管,其中:
所述消音器壳体采用双层壳体结构,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外壳内部形成容纳腔;所述内壳的内部形成消音腔;其中所述内壳至少部分的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且所述外壳的内壁与所述内壳的外壁之间形成有壳间隔腔,所述壳间隔腔与所述外壳外部和消音腔均不连通;
所述进气管,贯穿所述外壳和内壳以连通所述消音腔和所述外壳外部,用于将外壳外部的介质输送至消音腔;
所述排气管,贯穿所述内壳或同时贯穿所述内壳和外壳以连通所述消音腔和所述外壳外部,用于将所述消音腔中的介质输送至外壳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气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的侧壁和底壁内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内壳的顶壁位于所述容纳腔的腔口,且所述内壳的顶壁四周形成有第一安装部;所述外壳的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对应的内壁上形成有第二安装部;其中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配合使所述内壳固定在所述外壳上,并使所述内壳与外壳之间形成所述壳间隔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气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贯穿所述容纳腔的侧壁和所述内壳的侧壁;所述排气管贯穿所述内壳的顶壁,其中所述进气管与所述排气管在所述消音腔内相互垂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吸气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采用圆形管,其截面积为40~70mm2;和/或,所述排气管采用矩形管,其截面积为40~70mm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气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均相对同一中心面左右对称设置,其中所述中心面为一沿所述内壳的后侧壁中心至前侧壁中心的竖直平面,所述排气管关于所述中心面对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气消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皓贤,申婷,赵旭敏,严耀宗,张率华,熊克强,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