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大肚子井眼的井身结构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井下坍塌复杂地层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大肚子井眼的井身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油气资源的不断大力开发,钻探重心逐渐移到埋深大,地层压力复杂,地质情况不清楚的深部储层,尤其是在勘探新区块过程中的风险探井钻井尤为困难,地层压力预测精度相对较低、难以满足工程上合理钻井液密度确定,钻井液密度使用不当,极容易发生井壁坍塌等井下复杂事故。轻微的井下坍塌十分常见,一般情况下,处理轻微井下坍塌的常用做法是通过优化钻井液体系,提高钻井液密度以及切力,在体系中加入防塌剂,抑制井下坍塌;但若井下坍塌扩径现象比较严重,则一般会选择增大钻井液排量,使用重泥浆进行举砂,将井底掉块送到井口,然后继续钻进。例如,图1和图2中示出的井身结构,预先设计的钻井方案为:一开:利用第一开钻头钻至590.47m的井深位置,形成第一开井眼,然后下Φ508.0mm的第一开套管01至590.47m的井深位置,并固井;二开:利用第二开钻头钻至3035.54m的井深位置,形成第二开井眼,然后下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大肚子井眼的井身结构,包括N开井层段,在第一开井层段至第N开井层段中分别下入有第一开套管至第N开套管,第M开井层段中具有大肚子复杂层段,其中,N为大于等于二的正整数,M为大于等于二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其特征在于,/n在所述大肚子复杂层段的下方设有一段第一扩眼井壁,在所述大肚子复杂层段的位置套设一膨胀管,所述膨胀管膨胀后的内通径大于所述第M开井层段的井眼直径,且小于第M-1开套管的内径;所述膨胀管的上端位于所述大肚子复杂层段的上方,并能够径向膨胀在第M-1开套管的下端内壁上,所述膨胀管的下端位于所述大肚子复杂层段的下方,并能够径向膨胀在所述第一扩眼井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大肚子井眼的井身结构,包括N开井层段,在第一开井层段至第N开井层段中分别下入有第一开套管至第N开套管,第M开井层段中具有大肚子复杂层段,其中,N为大于等于二的正整数,M为大于等于二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大肚子复杂层段的下方设有一段第一扩眼井壁,在所述大肚子复杂层段的位置套设一膨胀管,所述膨胀管膨胀后的内通径大于所述第M开井层段的井眼直径,且小于第M-1开套管的内径;所述膨胀管的上端位于所述大肚子复杂层段的上方,并能够径向膨胀在第M-1开套管的下端内壁上,所述膨胀管的下端位于所述大肚子复杂层段的下方,并能够径向膨胀在所述第一扩眼井壁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肚子井眼的井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大肚子复杂层段的上端距离所述第M-1开套管的下端之间的轴向长度大于等于0,且所述第M-1开套管的下端与所述大肚子复杂层段的上端之间的部分为第二扩眼井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大肚子井眼的井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扩眼井壁和所述第二扩眼井壁的内径均大于所述膨胀管膨胀后的外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肚子井眼的井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惠城,邹灵战,卓鲁斌,石建刚,周翠平,席传明,于璟,丁玉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