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回接空心斜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6849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回接空心斜向器,包括同中心轴设置的空心回接部、空心导向部以及空心回插部,空心导向部的上端与空心回接部的下端连接,空心导向部的下端与空心回插部的上端连接;空心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贯穿所述空心回接部的两端面,空心回接部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斜面;空心导向部上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贯穿所述空心导向部的两端面,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空心导向部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斜面,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反,且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之间形成凹陷。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传统的斜向器无法引导分支井眼管柱串进入分支井眼,从而解决了分支井眼管柱串进入分支井眼的成功率低和作业时间长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回接空心斜向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钻采设备
,具体是关于一种可回接空心斜向器。
技术介绍
分支井技术,可有效提升油气井与储层的连通性,扩大泄油面积,改善油流动态剖面,增加单井产能,在国内外油气田被广泛应用。窗口连接器实现分支井眼和主井筒的有效连通,多采用弯接头引导,并通过壁钩等设备悬挂于套管窗口底部。现有技术存在的风险在于弯接头长度、角度、偏移量较大,导致分支井眼管串在分支井眼中的下入时产生较大的摩阻,尾管不易到位;且弯接头在井下方位未知,需要多次反复尝试才能进入分支井眼。同时,壁钩悬挂式的窗口连接器要求套管窗口形状及状态规则、无毛刺,才可顺利坐挂到位,对开窗工艺要求较高。斜向器通常在分支井眼侧钻过程中被使用,通过斜面引导铣锥、钻头完成对套管的开窗和分支井眼的侧钻。然而,现有的斜向器在套管开窗后即被回收,无法引导分支井眼管柱串进入分支井眼;且一般都是实心的,无悬挂窗口连接器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回接空心斜向器,用来引导分支井眼管柱串进入,并实现窗口连接器的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回接空心斜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同中心轴设置的空心回接部、空心导向部以及空心回插部,所述空心导向部位于所述空心回接部和所述空心回插部之间,所述空心导向部的上端与所述空心回接部的下端连接,所述空心导向部的下端与所述空心回插部的上端连接;/n所述空心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贯穿所述空心回接部的两端面,所述空心回接部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斜面;/n所述空心导向部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贯穿所述空心导向部的两端面,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空心导向部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反,且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之间形成凹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回接空心斜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同中心轴设置的空心回接部、空心导向部以及空心回插部,所述空心导向部位于所述空心回接部和所述空心回插部之间,所述空心导向部的上端与所述空心回接部的下端连接,所述空心导向部的下端与所述空心回插部的上端连接;
所述空心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贯穿所述空心回接部的两端面,所述空心回接部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斜面;
所述空心导向部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贯穿所述空心导向部的两端面,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空心导向部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反,且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之间形成凹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接空心斜向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心回接部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悬挂和引导窗口连接器下放的螺旋式导向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接空心斜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接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中范白涛刘兆年武广瑷王彬邱浩曹砚锋李汉兴张海龙黄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