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井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6746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井盖,包括盖板和底座,所述底座的中部设有空腔,所述盖板覆盖于空腔上,所述盖板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盖板于第一凹槽的一侧上设有第一凸起,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底座于第二凹槽的一侧上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嵌于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凸起嵌于第一凹槽内。本发明专利技术能适用于污水井、废水井、石油、化工井、燃气井等深井的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第一凸起和第二凹槽配合设置,第二凸起和第一凹槽配合设置,能形成屏障结构对雨水进行隔绝,保证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漏性能,避免雨水与污水混合,有效实现了雨污分离。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屏障结构还能有效避免深井内部的臭气流出,起隔臭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井盖
本专利技术涉及井盖设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井盖。
技术介绍
井盖是一种常见的市政设施,主要用于遮盖道路上的深井,防止人或者物体坠落。井盖由于是直接设置于道路上,则其会长时间暴露于外界环境中,由此其常会直接与雨水接触,而目前常见的井盖的防漏性能有限,雨水通常会通过井盖流入到深井的污水中。但是,现在在污水处理中,往往希望能实现雨污分离,即指将雨水和污水分开,各用一条管道输送,来进行排放或后续处理,这是由于污水的处理难度和处理要求高,避免相对较干净的雨水混入到污水中,使得污水量过大,而对污水处理厂造成冲击,影响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而上述常见的井盖显然无法有效避免雨水和污水的混合,其对于实现雨污分离处理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井盖,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新型井盖,包括盖板和底座,所述底座的中部设有空腔,所述盖板覆盖于空腔上,所述盖板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盖板于第一凹槽的一侧上设有第一凸起,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底座于第二凹槽的一侧上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嵌于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凸起嵌于第一凹槽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能适用于污水井、废水井、石油、化工井、燃气井等深井的使用。且本专利技术中,盖板和底座之间能形成相互扣合的形式,以此增加其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其之间的连接强度,而且第一凸起和第二凹槽配合设置,第二凸起和第一凹槽配合设置,能形成屏障结构,来对进入到第二凹槽中的雨水进行隔绝,保证了本专利技术的防漏性能,避免雨水流入到本专利技术下方与污水混合,有效实现了雨污分离,提高了后续污水的处理效率。另外,本专利技术中的屏障结构在隔绝雨水进入的同时,也能有效避免深井内部的臭气流出,起隔臭作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上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起压住第一凸台。第一凸台的设置能稍微减少第二凹槽和第二凸起的接触面积,避免盖板和底座之间的配合过度,造成盖板无法有效开启,影响本专利技术的使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于第一凹槽的另一侧上设有第三凸起,所述底座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三凸起位于第二凸台上。从而当盖板和底座充分接触时,第三凸起会压住第二凸台,以进一步提高盖板和底座的连接强度,以此再形成一道对雨水的防线,更好地避免雨水混入到污水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上设有凹位,所述盖板的边缘上设有凸出,所述凸出位于凹位上。凹位和凸出的设置一方面能增加底座和盖板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其之间的连接强度,另一方面,凹位能对掉落到凹位处的较大的垃圾和砂石进行承载,避免其进入到第二凹槽内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凸出和凹位之间留有第一空隙。第一空隙的设置一方面是留有余量,以方便盖板的安装和固定,另一方面是使得盖板受力时,能在底座上作轻微的移动,以避免砂石等将盖板和底座堵塞,方便盖板的拆卸。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凸起的侧壁和第二凹槽的侧壁之间留有第二空隙,所述第一空隙和第二空隙之间相连通。第二空隙能进一步避免砂石等将盖板和底座堵塞,而更好地方便盖板的拆卸。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凸起的顶部上设有沟,所述沟被第一凹槽所覆盖。即使雨水越过了第二凸起的一侧流动到沟处,依然会被沟所拦截,进一步提高本专利技术的防漏能力,同时,通过设置第一凹槽,能减少第二凸起和第一凹槽的接触面积,以方便盖板需要时的开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还包括挡块,所述盖板上设有锁孔,所述挡块嵌于锁孔内。锁孔能方便对盖板与底座之间连接的锁件进行隐藏,且通过设置挡块,能避免雨水从进入到锁孔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包括第一硫化橡胶层。第一硫化橡胶层的设置保证了盖板具有较高的韧性和柔软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还包括第一骨架,所述第一硫化橡胶层包裹住第一骨架。当需求的盖板的尺寸较大时,通过设置第一骨架,能有效提高盖板的支撑强度,降低其坍塌的概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包括第二硫化橡胶层。第二硫化橡胶层的设置保证了底座具有较高的韧性和柔软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还包括第二骨架,所述第二硫化橡胶层包裹住第二骨架。当需求的底座的尺寸较大时,通过设置第二骨架,能有效提高底座的支撑强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硫化橡胶层和第二硫化橡胶层均包含有硫化橡胶,所述硫化橡胶包含有下述重量份原料:14~18份顺丁橡胶、8~12份溶聚丁苯橡胶、3~5份异戊橡胶、5~7份天然橡胶、1~3份硬胶、13~15份白炭黑、5~7份钙粉、6~9份活性炭、2~4份白油、0.3~0.7份二甘醇、2~4份钛白粉、1.5~1.9份氧化锌、1~1.4份活化剂、0.1~0.3份硬脂酸、0.3~0.7份BHT抗氧化剂、0.3~0.7份氧化剂1076、0.12~0.18份白醋、0.5~0.7份苯乙烯化苯酚和0.6~0.8份树脂。上述配方材料各自的特性和作用分别简介如下:顺丁橡胶,与天然橡胶和丁苯橡胶相比,顺丁橡胶硫化后其耐寒性、耐磨性和弹性特别优异,动负荷下发热少,耐老化性尚好,易与天然橡胶、氯丁橡胶或丁腈橡胶并用。溶聚丁苯橡胶,其胶料不易焦烧和过硫,硫化平坦性好。耐磨性、耐热性、耐油性和耐老化性能等均比天然橡胶好。很容易与其它不饱和通用橡胶并用,尤其是与天然橡胶和顺丁橡胶并用。异戊橡胶,由异戊二烯合成的一种橡胶,最接近天然橡胶,其耐水性,电绝缘性超过天然橡胶。它是一种综合性能很好的通用合成橡胶,除航空和重型轮胎外,均可代替天然橡胶。天然橡胶,主要是由三叶橡胶树的乳胶制得。天然橡胶是一种以聚异戊二烯为主要成分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分子式是(C5H8)n,其成分中91%~94%是橡胶烃(聚异戊二烯),其余为蛋白质、脂肪酸、灰分、糖类等非橡胶物质。由于天然橡胶具有一系列物理化学特性,尤其是其优良的回弹性、绝缘性、隔水性及可塑性等特性,并且,经过适当处理后还具有耐油、耐酸、耐碱、耐热、耐寒、耐压、耐磨等宝贵性质,所以天然橡胶在通用橡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硬胶,即硬性天然橡胶,其是野生天然橡胶的一种,又称古塔波胶。其化学成分与巴西三叶橡胶相同,但立体结构为反式-1,4-聚异戊二烯,室温下呈硬树脂状热塑性物质。由于该胶取自马来西亚的古塔波树,故称之为古塔波胶。通过混合一定量的硬胶,能有效提高本硫化橡胶的强度和耐磨性。白炭黑,白炭黑是白色粉末状X-射线无定形硅酸和硅酸盐产品的总称,主要是指沉淀二氧化硅、气相二氧化硅、超细二氧化硅凝胶和气凝胶,也包括粉末状合成硅酸铝和硅酸钙等。白炭黑是多孔性物质,其组成可用SiO2·nH2O表示,其中nH2O是以表面羟基的形式存在。白炭黑用在彩色橡胶制品中以替代炭黑进行补强,满足白色或半透明产品的需要。白炭黑同时具有超强的粘附力、抗撕裂及耐热抗老化性能。本专利技术所选的是经超细化和恰当的表面处理后的白炭黑,性能优于下述的高耐磨碳黑。钙粉,即碳酸钙CaCO3,其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在橡胶中具有空间立体结构、又有良好的分散性,在橡胶混炼中,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型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1)和底座(2),所述盖板(1)上设有第一凹槽(11),所述盖板(1)于第一凹槽(11)的一侧上设有第一凸起(12),所述底座(2)上设有第二凹槽(21),所述底座(2)于第二凹槽(21)的一侧上设有第二凸起(22),所述第一凸起(12)嵌于第二凹槽(21)内,所述第二凸起(22)嵌于第一凹槽(1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1)和底座(2),所述盖板(1)上设有第一凹槽(11),所述盖板(1)于第一凹槽(11)的一侧上设有第一凸起(12),所述底座(2)上设有第二凹槽(21),所述底座(2)于第二凹槽(21)的一侧上设有第二凸起(22),所述第一凸起(12)嵌于第二凹槽(21)内,所述第二凸起(22)嵌于第一凹槽(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21)的底部上设有第一凸台(211),所述第一凸起(12)压住第一凸台(2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于第一凹槽(11)的另一侧上设有第三凸起(13),所述底座(2)设有第二凸台(23),所述第三凸起(13)位于第二凸台(2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上设有凹位(24),所述盖板(1)的边缘上设有凸出(14),所述凸出(14)位于凹位(24)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14)和凹位(24)之间留有第一空隙(10),所述第一凸起(12)的侧壁和第二凹槽(21)的侧壁之间留有第二空隙(20),所述第一空隙(10)和第二空隙(20)之间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达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守创者智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