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码头升级改造结构及码头升级改造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码头建设
,尤其涉及一种码头升级改造结构及码头升级改造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一些运营了几十年的重力式旧码头,因为当年设计标准以及靠泊能力要求,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的运营需求,特别是几十年的风、浪、流、靠泊力、船只系揽力作用下,桩基础和上部结构件出现了混凝土破坏、保护层脱落、钢筋外露的现象,老旧重力式码头的升级改造是时代的要求。传统的重力式旧码头包括由重力式方块垒起来形成的旧码头以及在旧码头下方的抛石棱体,而对传统重力式旧码头改造的方法:大多数采用钩机、液压破碎机、自卸车等机械将旧码头的重力式方块结构全部破碎、拆除、运走后再原址进行旧码头的重建工作,因重力式方块的硬度较大,层数多、数量较多,需要大量不同种类的机械设备及人力才能将方块破除、运走,施工周期长,且重力式码头方块本身的不稳定也给拆除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施工安全风险,通常大部分的重力式码头方块下方存在厚度较大的抛石棱体,不容易清除干净也给新建码头施工造成较大影响,往往会导致基桩无法穿透残余的原有旧码头下方抛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码头升级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旧码头朝向水域一侧的新建码头,所述新建码头底部设有多个基桩,所述旧码头与新建码头之间留有空间,所述空间内设有多个过渡板,所述过渡板一端设置在旧码头上,另一端设置在新建码头上,所述过渡板的后侧面与旧码头之间设有缓冲板,其前侧面与新建码头之间也设有缓冲板,所述过渡板的下侧面与旧码头和新建码头之间分别设有缓冲垫。/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码头升级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旧码头朝向水域一侧的新建码头,所述新建码头底部设有多个基桩,所述旧码头与新建码头之间留有空间,所述空间内设有多个过渡板,所述过渡板一端设置在旧码头上,另一端设置在新建码头上,所述过渡板的后侧面与旧码头之间设有缓冲板,其前侧面与新建码头之间也设有缓冲板,所述过渡板的下侧面与旧码头和新建码头之间分别设有缓冲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码头升级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过渡板之间留有空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码头升级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板包括预制面层和设置在预制面层上的现浇面层,所述现浇面层设置有镀锌角钢包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码头升级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建码头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承台,所述承台的一端设有凸起,另一端设有凹槽,所述凸起和凹槽相配适,相邻两所述承台之间设有缓冲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码头升级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旧码头下方的抛石棱体一侧设有港池,所述抛石棱体与港池之间设有抛石护岸,所述抛石岸包括倒滤层和设置在倒滤层上方的护底块石层,所述护底块石层与港池的连接处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码头升级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桩包括直桩和叉桩,所述直桩和叉桩分别设置多个,所述直桩与叉桩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多个所述直桩沿新建码头的码头前沿线方向设置,多个所述叉桩沿新建码头的码头前沿线方向设置,其中所述直桩临近旧码头设置,且设置在对应叉桩的一侧,和/或,所述基桩为PHC桩,所述基桩桩尖设有钢桩靴,所述基桩桩顶设有桩芯插入段,所述桩芯插入段由钢筋笼和填充钢筋笼的桩芯混凝土构成,所述桩芯插入段插入新建码头内。
技术研发人员:冯光华,吴伟军,荣劲松,赵耀璞,黄国忠,林治平,刘任,林霄煜,许应杰,曹玉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