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路堤过湿不良填料翻烘改良智能避石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岩土工程领域和路堤工程
,涉及一种路堤过湿不良填料翻烘改良智能避石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路堤过湿不良填料压实填筑是岩土工程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近年来,在沿海多雨地区,降雨频率高,降水量大,路堤填料常常处于过湿状态,导致路堤承载能力低,稳定性差,容易变形,施工时容易出现"弹簧"现象,难以压实:《公路路堤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特殊地区路堤施工要求,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不能作为路堤填料。如果取优质路堤填料确有困难,必须采用不良路堤填料时,则可添加外加剂,进行土质改良。此外,由于过湿不良填料中腐殖质、膨胀性矿物质、盐质等成分的作用,采用有机土、盐渍土、黄土、膨胀土等路堤过湿不良填料填筑的路堤,在运营一段时间后,极易出现路堤沉陷、不均匀变形等现象。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1.根据现行路堤设计规定,由于过湿路堤填料无法满足压实要求,往往只能做弃方处理,然而,多雨地区缺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路堤过湿不良填料翻烘改良智能避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34),空心的螺旋钻头(14)的前端伸出箱体(34),螺旋钻头(14)的后端通过驱动单元(12)与电机(11)的输出轴传动连接,螺旋钻头(14)的内部腔体与加热管束(13)的出口连通,加热管束(13)内部热空气流速为8-12m/s,螺旋钻头(14)的钻身均匀设有多个小孔,运输改良吸水剂的输料管(22)与加热管束(13)连通;驱动单元(12)与箱体(34)内壁滑动连接,提升机(31)的伸缩头与箱体(34)的顶部连接,驱动单元(12)远离螺旋钻头(14)的端面安装有弹簧(323),弹簧(323)的受力面上安装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堤过湿不良填料翻烘改良智能避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34),空心的螺旋钻头(14)的前端伸出箱体(34),螺旋钻头(14)的后端通过驱动单元(12)与电机(11)的输出轴传动连接,螺旋钻头(14)的内部腔体与加热管束(13)的出口连通,加热管束(13)内部热空气流速为8-12m/s,螺旋钻头(14)的钻身均匀设有多个小孔,运输改良吸水剂的输料管(22)与加热管束(13)连通;驱动单元(12)与箱体(34)内壁滑动连接,提升机(31)的伸缩头与箱体(34)的顶部连接,驱动单元(12)远离螺旋钻头(14)的端面安装有弹簧(323),弹簧(323)的受力面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通过控制器与提升机(31)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堤过湿不良填料翻烘改良智能避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12)包括一个主传动轴(122)和多个副传动轴(124),主传动轴(122)和副传动轴(124)的轴线垂直,主传动轴(122)上均匀安装有多个第二锥齿轮(123),第二锥齿轮(123)与对应副传动轴(124)上的第三锥齿轮(125)啮合传动,主传动轴(122)、第二锥齿轮(123)和第三锥齿轮(125)的外部设有封装壳体,副传动轴(124)和其中一个第二锥齿轮(123)伸出封装壳体,伸出封装壳体的第二锥齿轮(123)与电机(11)输出轴上固定的第一锥齿轮(121)啮合,每根副传动轴(124)与对应螺旋钻头(14)的后端固定连接;封装壳体与箱体(34)滑动连接,弹簧(323)安装于封装壳体远离螺旋钻头(14)的端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路堤过湿不良填料翻烘改良智能避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锥齿轮(125)的中心设有通孔,副传动轴(124)为空心结构,加热管束(13)固定于箱体(34)内部,加热管束(13)的出口与波纹管道一端连接,波纹管道另一端穿过第三锥齿轮(125)、副传动轴(124)与螺旋钻头(14)的内部腔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路堤过湿不良填料翻烘改良智能避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12)与箱体(34)内壁的连接处设有钢珠通道(33),钢珠通道(33)与螺旋钻头(14)的轴线平行,封装壳体滑动连接于钢珠通道(33)内;钢珠通道(33)的内壁(331)上每隔一段距离设有凹槽,在凹槽内涂有润滑脂层,钢珠(332)均布于润滑脂层内,凹槽深度小于钢珠(332)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祥,杨顺,蒋煌斌,付宏渊,陈长睿,刘忠伟,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