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柔韧性页轮砂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6620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砂布技术领域,尤其为高强度柔韧性页轮砂布,包括陶瓷磨料层以及粘合在陶瓷磨料层表面的无纺布基层,所述无纺布基层异于陶瓷磨料层的表面粘合有橡胶缓冲层,所述橡胶缓冲层的内部设置有缓冲空腔,所述缓冲空腔的表面开设有防滑槽,所述无纺布基层的内部粘合有加强尼龙丝,所述无纺布基层的表面缝合连接有氨纶丝和亚麻丝;通过粘合在陶瓷磨料层表面的无纺布基层,使得无纺布基层对陶瓷磨料层进行支撑,同时无纺布基层表面缝合连接的氨纶丝和亚麻丝均镶嵌在陶瓷磨料层的内部,使得氨纶丝提高陶瓷磨料层和无纺布基层连接的稳定性,避免无纺布基层和陶瓷磨料层分离,使得陶瓷磨料层通过氨纶丝增加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强度柔韧性页轮砂布
本技术属于砂布
,具体涉及高强度柔韧性页轮砂布。
技术介绍
砂布为磨具的一种。在底子(布或纸)上附以磨砂就成为砂布。作为底子的有纸和棉布。金刚砂纸算是比较好的纸,因为它的强度和曲折性较好。作为磨料的有人造金刚砂,人造刚玉、金刚砂、矽、石英、轻石、氧化铁等。按照磨料大小的不同,砂布也可分为不同的号码。传统的砂布在使用时,结构强度不足,同时磨砂强度差,且柔性过大容易造成磨料断裂,柔性过差难以包裹在页轮外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高强度柔韧性页轮砂布,具有砂布结构稳定,同时具有较好的柔韧性,且砂布与页轮摩擦阻力大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高强度柔韧性页轮砂布,包括陶瓷磨料层以及粘合在陶瓷磨料层表面的无纺布基层,所述无纺布基层异于陶瓷磨料层的表面粘合有橡胶缓冲层,所述橡胶缓冲层的内部设置有缓冲空腔,所述缓冲空腔的表面开设有防滑槽,所述无纺布基层的内部粘合有加强尼龙丝,所述无纺布基层的表面缝合连接有氨纶丝和亚麻丝,且所述氨纶丝和亚麻丝均包裹在陶瓷磨料层的内部。作为本技术的高强度柔韧性页轮砂布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氨纶丝的长度为陶瓷磨料层厚度的六分之一,所述亚麻丝的长度与陶瓷磨料层的厚度相等。作为本技术的高强度柔韧性页轮砂布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氨纶丝和亚麻丝均等间距分布,且所述亚麻丝的密度为氨纶丝密度的三分之一。作为本技术的高强度柔韧性页轮砂布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无纺布基层由双层无纺布粘合而成,且所述加强尼龙丝等间距分布在无纺布基层的中部,且所述加强尼龙丝与橡胶缓冲层表面开设的防滑槽垂直。作为本技术的高强度柔韧性页轮砂布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滑槽的深度与缓冲空腔的厚度相等,且所述防滑槽的深度以及缓冲空腔的厚度均为橡胶缓冲层厚度的三分之一。作为本技术的高强度柔韧性页轮砂布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橡胶缓冲层的厚度与陶瓷磨料层的厚度相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粘合在陶瓷磨料层表面的无纺布基层,使得无纺布基层对陶瓷磨料层进行支撑,同时无纺布基层表面缝合连接的氨纶丝和亚麻丝均镶嵌在陶瓷磨料层的内部,使得氨纶丝提高陶瓷磨料层和无纺布基层连接的稳定性,避免无纺布基层和陶瓷磨料层分离,使得陶瓷磨料层通过氨纶丝增加强度,避免陶瓷磨料层受到撞击时分散,提高陶瓷磨料层结构的稳定性,同时无纺布基层内部设置的加强尼龙丝,便于无纺布基层通过加强尼龙丝进行增强,同时无纺布基层表面粘合的橡胶缓冲层,便于橡胶缓冲层对无纺布基层进行支撑,同时橡胶缓冲层内部开设的缓冲空腔,便于砂布包裹在页轮外部时进行缓冲,同时橡胶缓冲层表面开设的防滑槽,一方面增加了橡胶缓冲层表面的粗糙程度,另一方面便于橡胶缓冲层弯折,避免砂布弯折角度过大造成的断裂,提高了砂布的柔性程度。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陶瓷磨料层;2、无纺布基层;3、橡胶缓冲层;4、缓冲空腔;5、防滑槽;6、加强尼龙丝;7、氨纶丝;8、亚麻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高强度柔韧性页轮砂布,包括陶瓷磨料层1以及粘合在陶瓷磨料层1表面的无纺布基层2,无纺布基层2异于陶瓷磨料层1的表面粘合有橡胶缓冲层3,橡胶缓冲层3的内部设置有缓冲空腔4,缓冲空腔4的表面开设有防滑槽5,无纺布基层2的内部粘合有加强尼龙丝6,无纺布基层2的表面缝合连接有氨纶丝7和亚麻丝8,且氨纶丝7和亚麻丝8均包裹在陶瓷磨料层1的内部。本实施方案中,通过粘合在陶瓷磨料层1表面的无纺布基层2,使得无纺布基层2对陶瓷磨料层1进行支撑,同时无纺布基层2表面缝合连接的氨纶丝7和亚麻丝8均镶嵌在陶瓷磨料层1的内部,使得氨纶丝7提高陶瓷磨料层1和无纺布基层2连接的稳定性,避免无纺布基层2和陶瓷磨料层1分离,使得陶瓷磨料层1通过氨纶丝7增加强度,避免陶瓷磨料层1受到撞击时分散,提高陶瓷磨料层1结构的稳定性,同时无纺布基层2内部设置的加强尼龙丝6,便于无纺布基层2通过加强尼龙丝6进行增强,同时无纺布基层2表面粘合的橡胶缓冲层3,便于橡胶缓冲层3对无纺布基层2进行支撑,同时橡胶缓冲层3内部开设的缓冲空腔4,便于砂布包裹在页轮外部时进行缓冲,同时橡胶缓冲层3表面开设的防滑槽5,一方面增加了橡胶缓冲层3表面的粗糙程度,另一方面便于橡胶缓冲层3弯折,避免砂布弯折角度过大造成的断裂,提高了砂布的柔性程度。具体的,氨纶丝7的长度为陶瓷磨料层1厚度的六分之一,亚麻丝8的长度与陶瓷磨料层1的厚度相等。本实施例中,通过氨纶丝7的长度为陶瓷磨料层1厚度的六分之一,亚麻丝8的长度与陶瓷磨料层1的厚度相等,便于氨纶丝7增加陶瓷磨料层1和无纺布基层2连接的稳定性,便于亚麻丝8对陶瓷磨料层1进行加强。具体的,氨纶丝7和亚麻丝8均等间距分布,且亚麻丝8的密度为氨纶丝7密度的三分之一。本实施例中,通过氨纶丝7和亚麻丝8均等间距分布,且亚麻丝8的密度为氨纶丝7密度的三分之一,增加了陶瓷磨料层1结构的稳定性。具体的,无纺布基层2由双层无纺布粘合而成,且加强尼龙丝6等间距分布在无纺布基层2的中部,且加强尼龙丝6与橡胶缓冲层3表面开设的防滑槽5垂直。本实施例中,通过无纺布基层2由双层无纺布粘合而成,且加强尼龙丝6等间距分布在无纺布基层2的中部,同时加强尼龙丝6与橡胶缓冲层3表面开设的防滑槽5垂直,便于加强尼龙丝6对无纺布基层2进行加强。具体的,防滑槽5的深度与缓冲空腔4的厚度相等,且防滑槽5的深度以及缓冲空腔4的厚度均为橡胶缓冲层3厚度的三分之一。本实施例中,通过防滑槽5的深度与缓冲空腔4的厚度相等,同时防滑槽5的深度以及缓冲空腔4的厚度均为橡胶缓冲层3厚度的三分之一,便于橡胶缓冲层3增加砂布的柔韧性。具体的,橡胶缓冲层3的厚度与陶瓷磨料层1的厚度相等。本实施例中,通过橡胶缓冲层3的厚度与陶瓷磨料层1的厚度相等,便于保持砂布结构的稳定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生产时,把加强尼龙丝6粘合在两层无纺布构成的无纺布基层2中部,把氨纶丝7和亚麻丝8与无纺布基层2缝合连接,并把陶瓷磨料层1喷涂在无纺布基层2的表面,同时氨纶丝7和亚麻丝8嵌入到陶瓷磨料层1的内部,并把内部设置有缓冲空腔4的橡胶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强度柔韧性页轮砂布,包括陶瓷磨料层(1)以及粘合在陶瓷磨料层(1)表面的无纺布基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基层(2)异于陶瓷磨料层(1)的表面粘合有橡胶缓冲层(3),所述橡胶缓冲层(3)的内部设置有缓冲空腔(4),所述缓冲空腔(4)的表面开设有防滑槽(5),所述无纺布基层(2)的内部粘合有加强尼龙丝(6),所述无纺布基层(2)的表面缝合连接有氨纶丝(7)和亚麻丝(8),且所述氨纶丝(7)和亚麻丝(8)均包裹在陶瓷磨料层(1)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强度柔韧性页轮砂布,包括陶瓷磨料层(1)以及粘合在陶瓷磨料层(1)表面的无纺布基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基层(2)异于陶瓷磨料层(1)的表面粘合有橡胶缓冲层(3),所述橡胶缓冲层(3)的内部设置有缓冲空腔(4),所述缓冲空腔(4)的表面开设有防滑槽(5),所述无纺布基层(2)的内部粘合有加强尼龙丝(6),所述无纺布基层(2)的表面缝合连接有氨纶丝(7)和亚麻丝(8),且所述氨纶丝(7)和亚麻丝(8)均包裹在陶瓷磨料层(1)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柔韧性页轮砂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氨纶丝(7)的长度为陶瓷磨料层(1)厚度的六分之一,所述亚麻丝(8)的长度与陶瓷磨料层(1)的厚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柔韧性页轮砂布,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华吴拥军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金牛研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