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化降粘驱油剂及制备方法和稠油降粘驱油压裂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6464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驱油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技术领域,是一种乳化降粘驱油剂及制备方法和稠油降粘驱油压裂方法,该乳化降粘驱油剂组分包括重烷基酚聚氧乙烯磷酸酯、多烷基聚氧乙烯苯磺酸盐、乙氧基化烷基硫酸钠、辛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二甲基甜菜碱、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等。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乳化降粘驱油剂具有低剪切外力(静态)乳化能力突出、乳状液稳定时间长、降粘率高等特点;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乳化降粘驱油剂应用于体积压裂或暂堵转向压裂时,能够大幅提高稠油开发动用程度,实现稠油有效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乳化降粘驱油剂及制备方法和稠油降粘驱油压裂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驱油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是一种乳化降粘驱油剂及制备方法和稠油降粘驱油压裂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常规稀油油藏采出程度相对较高,各油田逐步将目标转向稠油、页岩油等非常规油藏领域。稠油储量整体较大,但受原油粘度高、工艺技术不配套等原因影响,一直制约着稠油经济效益开发。稠油储层原油粘度高、油水流度比大,注水开发水驱指进现象严重,波及面积小,同时易形成油包水乳状液,渗流阻力大。对于低压稠油储层,压裂措施效果整体较差。近年来,诸多学者开展稠油乳化降粘剂研究,稠油降粘效果突出。但针对不同储层稠油特性,需有针对性筛选乳化降粘驱油剂;同时对于强非均质性、连通性较差稠油储层,乳化降粘驱油剂与原油接触面积有限,对于如何提高乳化降粘剂与稠油接触面积、如何提高乳化降粘驱油压裂效果还未见相关研究,需开展相关技术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乳化降粘驱油剂及制备方法和稠油降粘驱油压裂方法,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述乳化降粘驱油剂具有较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乳化降粘驱油剂,其特征在于组分按质量百分数计包括重烷基酚聚氧乙烯磷酸酯0至20%、多烷基聚氧乙烯苯磺酸盐13%至26%、乙氧基化烷基硫酸钠8%至22%、辛基酚聚氧乙烯醚6%至12%、脂肪醇二甲基甜菜碱4%至6%、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至12%、有机溶剂18%至22%、增溶剂0.5%和余量的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化降粘驱油剂,其特征在于组分按质量百分数计包括重烷基酚聚氧乙烯磷酸酯0至20%、多烷基聚氧乙烯苯磺酸盐13%至26%、乙氧基化烷基硫酸钠8%至22%、辛基酚聚氧乙烯醚6%至12%、脂肪醇二甲基甜菜碱4%至6%、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至12%、有机溶剂18%至22%、增溶剂0.5%和余量的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化降粘驱油剂,其特征在于对于50℃时的原油粘度为50mPa·s至20000mPa·s的稠油,乳化降粘驱油剂包括多烷基聚氧乙烯苯磺酸盐24%至26%、乙氧基化烷基硫酸钠8%至12%、脂肪醇聚氧乙烯醚8%至12%、辛基酚聚氧乙烯醚8%至12%、脂肪醇二甲基甜菜碱4%至6%、有机溶剂18%至22%、增溶剂0.5%,余量为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化降粘驱油剂,其特征在于对于50℃时的原油粘度为20001mPa·s至50000mPa·s的稠油,乳化降粘驱油剂包括重烷基酚聚氧乙烯磷酸酯15%至20%、多烷基聚氧乙烯苯磺酸盐13%至15%、乙氧基化烷基硫酸钠18%至22%、辛基酚聚氧乙烯醚6%至10%、脂肪醇二甲基甜菜碱4%至6%、有机溶剂18%至20%、增溶剂0.5%,余量为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乳化降粘驱油剂,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方法得到:将所需量的有机溶剂和水混合均匀得到有机溶剂混合液,升温至45至55℃,然后向有机溶剂混合液中加入所需量的重烷基酚聚氧乙烯磷酸酯和多烷基聚氧乙烯苯磺酸盐,充分搅拌溶解,待体系澄清,接着加入所需量的乙氧基化烷基硫酸钠、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搅拌并充分溶解,调整pH值至5.5至7,再加入所需量的增溶剂混合,混合均匀后加入所需量的脂肪醇二甲基甜菜碱,最后在温度为45至55℃的条件下反应1h,调整pH值至5.5至7后,制得乳化降粘驱油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乳化降粘驱油剂,其特征在于增溶剂为椰油酰两性基二乙酸二钠、椰油基两性咪唑啉中一种或两种;或/和,有机溶剂为乙二醇丁醚、异丙醇中的一种或两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波李同桂李一朋张含沈彬彬马永红王勇吴明江邓有根岳翰林刘斌李雨龙夏旭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