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氯乙烯膜压敏胶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6451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氯乙烯膜压敏胶带,依次包括基材、压敏胶胶粘剂层、离型层,所述基材为聚氯乙烯膜,所述胶粘剂层包含至少一种共聚物,所述共聚物由多种单体混合之后共聚而形成,所述多种单体包括以下基于共聚物干重质量百分比的成分,21wt%到小于70wt%的软单体;2wt%到9wt%的丙烯腈单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聚氯乙烯膜无需电晕处理,具有很高的粘基力、较好的初粘力、良好的耐增塑剂迁移性和耐水性;通过引入特殊的软单体,使得胶层干燥后有一定的吸塑功能,能包容吸收SPVC膜中迁移过来的增塑剂,避免其在膜和胶界面富集,造成脱胶,其吸收增塑剂的胶层还能保证一定的柔软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氯乙烯膜压敏胶带
本专利技术属于胶粘剂
,尤其涉及一种聚氯乙烯膜压敏胶带。
技术介绍
SPVC薄膜价格低廉,涂布压敏粘合剂后得到的聚氯乙烯胶带可广泛用于门窗、墙面、家具和户外广告等的装饰。软质聚氯乙烯薄膜的制备是在聚氯乙烯树脂中加入增塑剂,使其在聚氯乙烯链状分子间滑动,扩大分子链间距离,减小分子链间引力,从而达到增塑软化目的。增塑剂一般是指能在加工成型时增加塑料、橡胶的可塑性和流动性并使成品具有柔韧性的有机物质。由于增塑剂与聚氯乙烯树脂的混合纯属物理过程,在薄膜使用期间,增塑剂(尤其是单体型增塑剂)具有转移的倾向,若在这种广告布上通过压敏粘合剂粘结装饰贴膜,则由于该增塑剂向软质广告布表面的迁移会给压敏粘合剂的性能带来潜在危害。为了防止增塑剂向表面迁移导致压敏粘合剂粘性下降(粘基力/剥离力),现有技术对压敏粘合剂的组成或者成品的结构进行了改进。最主流的压敏胶制备过程中采用共聚方法引入含氮或含有羰基的极性结构单元,如丙烯酸、丙烯腈、丙烯酰胺、N-乙烯基吡啶、N-乙烯基吡咯烷酮等(参见美国专利US4364972,US460559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氯乙烯膜压敏胶带,依次包括基材、压敏胶胶粘剂层、离型层,所述基材为聚氯乙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粘剂层包含至少一种共聚物,所述共聚物由多种单体混合之后共聚而形成,所述多种单体包括以下基于共聚物干重质量百分比的成分,/n21wt%到小于70wt%的软单体;/n2wt%到9wt%的丙烯腈单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氯乙烯膜压敏胶带,依次包括基材、压敏胶胶粘剂层、离型层,所述基材为聚氯乙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粘剂层包含至少一种共聚物,所述共聚物由多种单体混合之后共聚而形成,所述多种单体包括以下基于共聚物干重质量百分比的成分,
21wt%到小于70wt%的软单体;
2wt%到9wt%的丙烯腈单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氯乙烯膜压敏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单体包括丙烯酸正辛酯、顺丁烯二酸二丁酯、顺丁烯二酸二辛酯、丙烯酸降冰片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己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氯乙烯膜压敏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腈单体包括丙烯腈、甲基丙烯腈中的一种或两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氯乙烯膜压敏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种单体还包括基于共聚物干重1wt%到50wt%的丙烯酸C1-C3的烷基酯,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基酯、甲基丙烯酸甲氧乙基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氯乙烯膜压敏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种单体还包括基于共聚物干重0.1wt%到10wt%的带有至少一个酰胺基团的单体,包括丙烯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凯吴林群周晓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晶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