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性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尤其是涉及一种塑性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城市垃圾中建筑垃圾占了很大比重,垃圾围城现象屡见不鲜。对于建筑垃圾,现有的处置方式主要是填埋,一般选择低洼地、荒地或采石场矿口作为填埋场。垃圾填埋场占用大量的土地,会破坏生态环境;且由于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垃圾填埋场的选址越来越困难。同时,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混凝土建筑物被拆除,产生大量的拆除废弃混凝土,而废弃混凝土的主要成分是水泥和砂石,如此大量的拆除废弃混凝土的填埋处理,还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塑性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塑性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废弃混凝土破碎制成人工砂粗品;S2、将步骤S1制得的人工砂粗品采用水泥浆液进行浸泡处理,浸泡完成后沥干水分,再进行静置处理,然后在热空气(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性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将废弃混凝土破碎制成人工砂粗品;/nS2、将步骤S1制得的人工砂粗品采用水泥浆液进行浸泡处理,浸泡完成后沥干水分,再进行静置处理,然后在热空气中过筛,并进行热空气干燥处理;/nS3、将步骤S2处理后的人工砂粗品进行洒水养护,而后进行筛分,并按粒径分类堆放,制得人工砂;所述人工砂包括第一级人工砂、第二级人工砂、第三级人工砂和第四级人工砂,所述第一级人工砂的粒径为小于或等于1.25mm,所述第二级人工砂的粒径为1.25~2.5mm,所述第三级人工砂的粒径为2.5~5.0mm,所述第四级人工砂的粒径为5.0~1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性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废弃混凝土破碎制成人工砂粗品;
S2、将步骤S1制得的人工砂粗品采用水泥浆液进行浸泡处理,浸泡完成后沥干水分,再进行静置处理,然后在热空气中过筛,并进行热空气干燥处理;
S3、将步骤S2处理后的人工砂粗品进行洒水养护,而后进行筛分,并按粒径分类堆放,制得人工砂;所述人工砂包括第一级人工砂、第二级人工砂、第三级人工砂和第四级人工砂,所述第一级人工砂的粒径为小于或等于1.25mm,所述第二级人工砂的粒径为1.25~2.5mm,所述第三级人工砂的粒径为2.5~5.0mm,所述第四级人工砂的粒径为5.0~10.0mm;
S4、取包括胶凝材料一、粗集料、原料A、减水剂一和步骤S3制得人工砂的制备原料;
将各制备原料与拌和水混合,搅拌制成塑性混凝土;
以所述胶凝材料一的总质量计,所述胶凝材料一由包括水泥、掺合料及原料A的组分组成,其中掺合料掺量为胶凝材料一质量的0~50%,原料A掺量为胶凝材料一质量的20%~80%;所述掺合料为粉煤灰、矿渣粉、硅灰、磷渣粉中至少一种,所述的粉煤灰掺量为胶凝材料一质量的0~30%、所述矿渣粉掺量为胶凝材料一质量的0~50%、所述的硅灰掺量为胶凝材料一质量的0~10%、所述的磷渣粉掺量为胶凝材料一质量的0~20%;所述原料A为粘土和膨润土中至少一种,所述原料A的用量占所述胶凝材料一的质量的20%~80%;所述减水剂一的用量占所述胶凝材料一的质量的0~2.5%;所述人工砂的质量占人工砂与粗集料的总质量的40%~100%;以所述制备原料中所述人工砂的总质量计,所述人工砂包括30%~60%第一级人工砂、10%~40%第二级人工砂、5%~25%第三级人工砂、0%~10%第四级人工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性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水泥浆液的水胶比为0.25~0.5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华,张君禄,李兆恒,万家瑞,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