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杨兵专利>正文

一种可变直径的防打滑用纺织用传送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6119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0
一种可变直径的防打滑用纺织用传送辊,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电磁体,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弹簧一,弹簧一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与转轴的内壁活动连接的卡块,卡块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磁块一,转轴的外侧活动连接有传送辊,传送辊的内壁开设有均匀分布二的卡槽。该一种可变直径的防打滑用纺织用传送辊,通过橡胶圈与活塞块的配合使用,使用该传送装置时,电磁体通电,并且活塞块会在电磁体和磁块二的相互排斥作用力下向外侧移动,将电流变液想外侧挤动,使橡胶圈膨胀,有效增加传送辊的转动半径,从而可以有效保证传送辊与布料的贴合,从而达到了防止布料打滑的效果,有效避免布料起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直径的防打滑用纺织用传送辊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
,具体为一种可变直径的防打滑用纺织用传送辊。
技术介绍
中国古代用于着色的材料可分为矿物颜料和植物染料,其中以后者为古代主要的染料,矿物颜料着色是通过粘和剂使之粘附于织物的表面,但颜色遇水即容易脱落,植物染料则不然,染制时,其色素分子是通过与织物纤维亲合而改变纤维的色彩,所着之色虽经日晒水洗,均不易脱落或很少脱落。目前的纺织布料在染色过后,大多是通过传送辊输送至下一个步骤,但是由于目前的传送辊是形状固定的,长时间使用之后传送辊之间就无法再与布料紧密贴合,导致在输送布料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松动的情况,造成布料出现褶子,影响布料的后期使用。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可变直径的防打滑用纺织用传送辊来解决以上的问题,通过橡胶圈与活塞块的配合使用,达到了防止布料打滑的效果,有效避免布料起皱,通过电介质板和导电柱的配合使用,达到了分级控制的效果,有效增加了传动半径,并且增加了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实现技术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变直径的防打滑用纺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变直径的防打滑用纺织用传送辊,包括转轴(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电磁体(2),转轴(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弹簧一(3),弹簧一(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与转轴(1)的内壁活动连接的卡块(4),卡块(4)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磁块一(5),转轴(1)的外侧活动连接有传送辊(6),传送辊(6)的内壁开设有均匀分布二的卡槽(7),传送辊(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弹簧二(8),弹簧二(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与传送辊(6)的内壁活动连接的活塞块(9),活塞块(9)内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磁块二(10),活塞块(9)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电介质板(11),活塞块(9)的外侧固定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直径的防打滑用纺织用传送辊,包括转轴(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电磁体(2),转轴(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弹簧一(3),弹簧一(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与转轴(1)的内壁活动连接的卡块(4),卡块(4)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磁块一(5),转轴(1)的外侧活动连接有传送辊(6),传送辊(6)的内壁开设有均匀分布二的卡槽(7),传送辊(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弹簧二(8),弹簧二(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与传送辊(6)的内壁活动连接的活塞块(9),活塞块(9)内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磁块二(10),活塞块(9)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电介质板(11),活塞块(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导电柱(12),传送辊(6)的内壁且靠近活塞块(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正极板(13),传送辊(6)的内壁且与正极板(13)相互对称固定连接有负极板(14),传送辊(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与负极板(14)电性连接的电阻(15),传送辊(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圈(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直径的防打滑用纺织用传送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的材料为硬质高强度材料且转轴(1)不具有导电性和导磁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直径的防打滑用纺织用传送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体(2)外侧的磁性与磁块一(5)内侧的磁性相同,所述弹簧一(3)为拉伸弹簧且弹簧一(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杨兵
申请(专利权)人:陈杨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