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接窃电的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6074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短接窃电的检测方法,利用电度表电流线圈或电流互感器自身的频率响应特性,即对加在其上的某一段频率有相应的特性,来检测线圈是否被短接,具体的检测方法是首先测出线圈的频率响应特性,然后在线圈上并接一电路部分,其中包括一信号输出电路和一检测电路,信号输出电路输出线圈存在相应的这段频率对此信号是否相响应。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用性强,由于利用了线圈的自身的频率响应特性,因此,检测的效果准确,简单易行。(*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短接电度表电流线圈或短接电流互感器二次线圈窃电的检测方法。用短接线圈的方法窃电是一个普通现象。目前,由于电费结算单位的发展变化,窃电正从家庭发展到工业、商饮业和娱乐业。也就是从民用线路窃电向动力线路窃电发展。给电业部门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因此,防窃电问题,已摆在电业管理部门和电度表生产厂家面前。经过几年的研制,国内单相防窃电技术和产品已趋于成熟,市场上也有性能较好的单相防窃电表。其技术核心是采用零序电流互感器。利用电表流入和流出的电流平衡原理进行检测。既在正常情况下流入电表的电流应等于流出电表的电流,否则,说明用电不正常。这种方法在单相电表上使用很有效,但在三相电表上使用,却很难实现,不具有实用价值。另一类检测方法是电路频率特性法,其特点是利用串接在电表电流回路中具有显著频率特性的电路,具体地讲电路的显著频率特性有两种,一是谐振即电路受到一定信号的激励后在某一频率点上产生振荡;当激励信号的频率与产生的振荡频率一致或很接近时,既为共振。二是阻挡即某一频率范围内的信号不能通过该电路。利用电路的这两种频率特性来实现检测的专利文献在国内已经公开。如专利CN2131106Y,它是利用电路的谐振特性。具体方法是在电表端钮盒B上安装了一个分线端钮盒A,A上有电路,其中在电流回路上串接了一个LC谐振电路,主振荡信号用载波方式通过电线传到这个谐振电路上。“当电度表周围有各种窃漏电现象发生时,就破坏了整个谐振和振荡,振荡信号受到减弱”,相应的电路因此产生反应,停止供电。专利CN1114051A则是利用电路的阻挡特性。该专利称这个电路为“阻波器”。其特点是利用串接在电表电流回路中阻波器的特性,使某一频带内上的信号因受阻而无法通过电路流回路传到接收电路上。但当线线圈被短接后,该信号则可通过短接线传到接收电路上,从而绕过了阻波器对信号的阻挡。当接收电路收到此信号后,会产生相应信号供防窃电使用。从而实现了检测目的。如上所述这两个专利的共同点是1利用了具有特殊频率特性的电路;2、这部分电路串接在电表的电流回路中。区别是所利用的电路频率特性截然相反,也就是利用了电路频率特性的两个极端,一个是响应激励信号而且一起振荡;另一个对信号没有响应而且坚决不让通过。因此,它们串接在电流回路中的电路各不相同,但是这部分电路都应满足电表电流回路允许在电流通过的要求,这在实际中是有一定难度的,对于大安培电表来说这种方法是很难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适用性广且检测准确的短接窃电检测方法。如上构思,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利用一种,其特征是利用电流线圈自身的频率响应特性,即对加在其上的某一段频率有响应的特性,来检测线圈是否被短接,具体的检测方法是首先测出线圈的频率响应特性,然后在线圈上并接一电路部分,其包括一信号输出电路和一检测电路;信号输出电路输出线圈存在响应的这段频率内的某一点信号并将其加到线圈上,检测电路则用来测出线圈对此信号是否产生响应。若将线圈短接,则线圈的响应信号也被短接,没有信号输入到检测电路中,检测电路也就测不出响应信号。本专利技术的优越性在于1、实用适应性广,本专利技术没有在电表电流回路中串接附加电路,与检测有关的部分电路均并接在线圈上,因此,流过线圈的电流不经过这些电路,这样,使本专利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不受到这方面的限制,即本专利技术可应用在各类非电子式电度表上,而且对检测电路上的元件也没有承受大电流的要求。2、本专利技术由于利用了线圈自身的频率响应特性,因此检测的效果准确,简单易行。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图2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图3线圈的频率响应特性的实验电路图;图4线圈频率响应曲线示意图;图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电路图。如图3所示首先测出线圈B的频率响应特性,即测得线圈B的频率响应特性曲线(如图4所示)。然后在线圈B上并接一电路部分(如图5所示),其由信号输出电路和检测电路组成,其中,信号输出电路是由T1-T3,C1-C3,R1、X1组成的一振荡电路,其将线圈所测得的存在响应的这段频率的某一点信号,加到线圈B上。若a、b间没有短接,则信号输入到由D1、D2、C4-C8、R2、R3、BG1组成检测电路,将a、b间的信号进行倍压后,N点电压大于2伏,使B1导通,输出点T为低电平,若将a、b两点短接,没在信号输入到检测电路中,使N点电压接近0伏,使BG1载止,T点输出高电平。这样依据T点电平的高低就可知道线圈B是否被短接。实现了检测的目的。在实际应用中线圈中有50赫的电流存在,因此,加到线圈上的频率信号被50赫电流信号调制,但这并不影响检测。加到线圈上的信号一般在几百千赫以上,与电表的工作频率50赫相差甚远,而且只是短时存在于电流线圈上,因此,不会影响电表的正常工作。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是利用电度表电流线圈或电流互感器电流线圈自身的频率响应特性,即对加在其上的某一段频率有响应的特性,来检测线圈是否被短接,具体的检测方法是首先测出线圈的频率响应特性,然后在线圈上并接一电路部分,其包括一信号输出电路和一检测电路;信号输出电路输出线圈存在响应的这段频率内的某一点信号并将其加到线圈上,检测电路则用来测出线圈对此信号是否产生响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是所述信号输出电路是由T1-T3,C1-C3、R1、X1组成的振荡电路,其输出的信号加到线圈上;所述检测电路由D1、D2、C4-C8、R2、R3、BG1组成。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利用电度表电流线圈或电流互感器自身的频率响应特性,即对加在其上的某一段频率有相应的特性,来检测线圈是否被短接,具体的检测方法是首先测出线圈的频率响应特性,然后在线圈上并接一电路部分,其中包括一信号输出电路和一检测电路,信号输出电路输出线圈存在相应的这段频率对此信号是否相响应。本专利技术实用性强,由于利用了线圈的自身的频率响应特性,因此,检测的效果准确,简单易行。文档编号G01R11/24GK1467502SQ02132549公开日2004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8日专利技术者董晓飞, 林语 申请人:吉林省兴电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短接窃电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利用电度表电流线圈或电流互感器电流线圈自身的频率响应特性,即对加在其上的某一段频率有响应的特性,来检测线圈是否被短接,具体的检测方法是首先测出线圈的频率响应特性,然后在线圈上并接一电路部分,其包括一信号输出电路和一检测电路;信号输出电路输出线圈存在响应的这段频率内的某一点信号并将其加到线圈上,检测电路则用来测出线圈对此信号是否产生响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晓飞林语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兴电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