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翁敏玲专利>正文

一种豆奶粉加工用精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6027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豆奶粉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豆奶粉加工用精磨装置,包括研磨筒体、定装置和电机箱,研磨筒体的两侧均设有固定支架,且研磨筒体通过转轴与固定支架转动连接,固定支架顶部之间设有顶板,且顶板上设有开槽,研磨筒体中设有研磨腔,两个定装置均包括滑杆、压环和弹簧,且滑杆与固定支架上开设的通孔滑动配合,压环设置在滑杆上,电机箱设置在开槽中,且电机箱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底端设有研磨头,且研磨头和研磨腔相匹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调节锁定装置,能够转动和固定研磨筒体,使得研磨筒体中研磨好的原料能够轻易的倒出,解决了研磨后的原料容易粘在壁面上不易取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豆奶粉加工用精磨装置
本技术涉及豆奶粉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豆奶粉加工用精磨装置。
技术介绍
豆奶粉是一种新型固体饮料,它综合了大豆和牛奶的营养成分,具有口感细腻,香味浓郁,营养丰富,携带方便等特点。目前豆奶粉在最后进行封装前,需要对豆奶粉进行精磨,而豆奶粉在加工过程中,也会添加多种辅料、添加剂、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而添加物也会进行精磨。然而,在精磨后,豆奶粉容易粘黏在研磨装置的壁面上,研磨装置若较大时,不易将其翻转,从而取出豆奶粉操作相对繁杂,影响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豆奶粉加工用精磨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豆奶粉加工用精磨装置,包括研磨筒体、定装置和电机箱,所述研磨筒体的两侧均设有固定支架,且研磨筒体通过转轴与固定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支架顶部之间设有顶板,且顶板上设有开槽,所述研磨筒体中设有研磨腔,两个所述定装置均包括滑杆、压环和弹簧,且滑杆与固定支架上开设的通孔滑动配合,所述压环设置在滑杆上,所述电机箱设置在开槽中,且电机箱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底端设有研磨头,且研磨头和研磨腔相匹配。优选的,所述弹簧套设在滑杆上,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压环和固定支架连接。优选的,所述顶板顶部的两侧均设有气缸,且气缸中活塞杆末端之间连接有横杆,横杆与电机箱之间焊有连接杆。优选的,所述研磨筒体的两侧均设有固定槽,且固定槽与滑杆相匹配。优选的,所述电机箱中设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动轴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通过调节锁定装置,能够转动和固定研磨筒体,使得研磨筒体中研磨好的原料能够轻易的倒出,解决了研磨后的原料容易粘在壁面上不易取出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豆奶粉加工用精磨装置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豆奶粉加工用精磨装置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研磨筒体、2固定支架、3顶板、31开槽、4锁定装置、41滑杆、42压环、43弹簧、5电机箱、6转动轴、7研磨头、8研磨腔、9气缸、10横杆、11连接杆、12固定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豆奶粉加工用精磨装置,包括研磨筒体1、定装置4和电机箱5,研磨筒体1的两侧均设有固定支架2,且研磨筒体1通过转轴与固定支架2转动连接,固定支架2顶部之间设有顶板3,且顶板3上设有开槽31,两个定装置4均包括滑杆41、压环42和弹簧43,且滑杆41与固定支架2上开设的通孔滑动配合,压环42设置在滑杆41上,电机箱5设置在开槽31中,且电机箱5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6,转动轴6底端设有研磨头7,研磨筒体1中设有研磨腔8,研磨头7和研磨腔8相匹配。其中,弹簧43套设在滑杆41上,且弹簧43的两端分别与压环42和固定支架2连接,研磨筒体1的两侧均设有固定槽12,且固定槽12与滑杆41相匹配。其中,顶板3顶部的两侧均设有气缸9,且气缸9中活塞杆末端之间连接有横杆10,横杆10与电机箱5之间焊有连接杆11,开启气缸9,气缸9驱动横杆10移动,当需要加入豆奶粉原料时,气缸9驱动横杆10向上移动,同时横杆10带动连接杆11和电机箱5上升,此时可将豆奶粉原料加入研磨腔8中。在电机箱5中设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动轴6连接,开启电机,电机驱动转动轴6转动,研磨头7随之转动并配合研磨腔8开始研磨豆奶粉原料。实施例:当需要加入豆奶粉原料时,气缸9驱动横杆10向上移动,同时横杆10带动连接杆11和电机箱5上升,此时可将豆奶粉原料加入研磨腔8中,当要开始研磨时,气缸9驱动研磨头7伸入研磨腔8中,开启电机,电机驱动转动轴6转动,研磨头7随之转动并配合研磨腔8开始研磨豆奶粉原料,研磨结束后,气缸9驱动电机箱5和研磨头7从研磨腔8中脱离,拉动滑杆41,滑杆41带动压环42移动,同时压环42压缩弹簧43,滑杆41从固定槽12中拔出,此时即可转动研磨筒体1,使得研磨筒体1中研磨好的原料能够轻易的倒出,解决了研磨后的原料容易粘在壁面上不易取出的问题。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豆奶粉加工用精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研磨筒体(1),所述研磨筒体(1)的两侧均设有固定支架(2),且研磨筒体(1)通过转轴与固定支架(2)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支架(2)顶部之间设有顶板(3),且顶板(3)上设有开槽(31),所述研磨筒体(1)中设有研磨腔(8);/n定装置(4),两个所述定装置(4)均包括滑杆(41)、压环(42)和弹簧(43),且滑杆(41)与固定支架(2)上开设的通孔滑动配合,所述压环(42)设置在滑杆(41)上;以及/n电机箱(5),所述电机箱(5)设置在开槽(31)中,且电机箱(5)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6),所述转动轴(6)底端设有研磨头(7),且研磨头(7)和研磨腔(8)相匹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豆奶粉加工用精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研磨筒体(1),所述研磨筒体(1)的两侧均设有固定支架(2),且研磨筒体(1)通过转轴与固定支架(2)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支架(2)顶部之间设有顶板(3),且顶板(3)上设有开槽(31),所述研磨筒体(1)中设有研磨腔(8);
定装置(4),两个所述定装置(4)均包括滑杆(41)、压环(42)和弹簧(43),且滑杆(41)与固定支架(2)上开设的通孔滑动配合,所述压环(42)设置在滑杆(41)上;以及
电机箱(5),所述电机箱(5)设置在开槽(31)中,且电机箱(5)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6),所述转动轴(6)底端设有研磨头(7),且研磨头(7)和研磨腔(8)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敏玲
申请(专利权)人:翁敏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