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菌棒原料的粉碎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5926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食用菌菌棒原料的粉碎搅拌装置,属于食用菌菌棒生产设备领域;提出一种专用于食用菌菌棒生产的物料粉碎和搅拌装置;技术方案为:一种食用菌菌棒原料的粉碎搅拌装置,包括:木材粉碎机、搅拌仓和菌棒制备车间;搅拌仓包括:混料箱、电机、搅拌叶片和出料口;混料箱上部开口上设置有传送皮带A,传送皮带A用于将木材粉碎机生产的木料加入混料箱内,混料箱内水平设置有搅拌叶片,搅拌叶片两端与混料箱侧壁通过轴承连接,混料箱外侧壁上固定有电机,电机输出轴与搅拌叶片的中轴同轴固定连接,搅拌叶片下方的混料箱上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设置有传送皮带B,传送皮带B用于将混合的物料输送至菌棒制备车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菌棒原料的粉碎搅拌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食用菌菌棒原料的粉碎搅拌装置,属于食用菌菌棒生产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山西地区的食用菌生产规模较小,产业系统不完善。很多地区的食用菌生产依然是小农经济的作业模式,生产效率低、作业成本高。近年来,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推进下,开始进行食用菌规模化、产业化作业。食用菌菌棒是食用菌生产前提,我国大部分食用菌菌棒采用木材碎屑进行生产。但是木材粉碎后,需要对木屑进行初步加工:添加水分、养料以及充分混合。目前我国很多地区采用人工混合模式,具有生产效率低,养料混合不均匀的问题。部分采用机械混合,但是存在混合后的物料需要采用其他设备或者人工输送至菌棒生产车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专用于食用菌菌棒生产的物料粉碎和搅拌装置。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食用菌菌棒原料的粉碎搅拌装置,包括:木材粉碎机、搅拌仓和菌棒制备车间;所述木材粉碎机、搅拌仓和菌棒制备车间通过传送皮带依次连接;所述搅拌仓包括:混料箱、电机、搅拌叶片和出料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用菌菌棒原料的粉碎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木材粉碎机(1)、搅拌仓(2)和菌棒制备车间(3);所述木材粉碎机(1)、搅拌仓(2)和菌棒制备车间(3)通过传送皮带依次连接;/n所述搅拌仓(2)包括:混料箱(21)、电机(22)、搅拌叶片(23)和出料口(24);所述混料箱(21)上部开口,所述混料箱(21)上部开口上设置有传送皮带A,所述传送皮带A用于将木材粉碎机(1)生产的木料加入混料箱(21)内,混料箱(21)内水平设置有搅拌叶片(23),所述搅拌叶片(23)两端与混料箱(21)侧壁通过轴承连接,所述混料箱(21)外侧壁上固定有电机(22),所述电机(22)输出轴与搅拌叶片(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菌棒原料的粉碎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木材粉碎机(1)、搅拌仓(2)和菌棒制备车间(3);所述木材粉碎机(1)、搅拌仓(2)和菌棒制备车间(3)通过传送皮带依次连接;
所述搅拌仓(2)包括:混料箱(21)、电机(22)、搅拌叶片(23)和出料口(24);所述混料箱(21)上部开口,所述混料箱(21)上部开口上设置有传送皮带A,所述传送皮带A用于将木材粉碎机(1)生产的木料加入混料箱(21)内,混料箱(21)内水平设置有搅拌叶片(23),所述搅拌叶片(23)两端与混料箱(21)侧壁通过轴承连接,所述混料箱(21)外侧壁上固定有电机(22),所述电机(22)输出轴与搅拌叶片(23)的中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搅拌叶片(23)下方的混料箱(21)上设置有出料口(24),所述出料口(24)设置有传送皮带B,所述传送皮带B用于将混合的物料输送至菌棒制备车间(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食用菌菌棒原料的粉碎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片(23)包括:中轴(25)、螺旋叶片(26)和支撑杆(27);所述中轴(25)两端与混料箱(21)连接,所述中轴(25)上固定有若干支撑杆(27),所述螺旋叶片(26)为螺旋片板,所述螺旋叶片(26)套装于中轴(25)上且与若干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亮梁启亮张莉清李佩洪孔耀伟白强
申请(专利权)人:交口县韦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