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婷婷专利>正文

一种适用圆形玻璃产生的高效型磨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5737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圆形玻璃产生的高效型磨边系统,包括固定基座,工作台的表面设置有转动装置,支撑脚底部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吸附机构,固定基座的右顶部固定设置有自动移动装置,自动移动装置顶部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打磨调节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玻璃生产技术领域。该适用圆形玻璃产生的高效型磨边系统,解决了人工打磨无法把握边角的角度,导致在打磨的过程中会出现角度打磨的倾斜度不一,且人工打磨无法把握打磨的力度,导致边角打磨的厚度存在不均匀的现象,另外机器在打磨的时候虽然能解决角度的倾斜度和厚度不均匀,但无法根据不同大小、厚度的圆形玻璃来进行角度大小的调整,无法满足不同型号玻璃的角度的打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圆形玻璃产生的高效型磨边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生产
,具体为一种适用圆形玻璃产生的高效型磨边系统。
技术介绍
玻璃是非晶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般是用多种无机矿物(如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钡、石灰石、长石、纯碱等)为主要原料,另外加入少量辅助原料制成的。它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普通玻璃的化学组成是Na2SiO3、CaSiO3、SiO2或Na2O·CaO·6SiO2等,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复盐,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用来隔风透光,属于混合物。另有混入了某些金属的氧化物或者盐类而显现出颜色的有色玻璃,和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制得的钢化玻璃等。有时把一些透明的塑料(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也称作有机玻璃,玻璃态物质一般是由熔融体快速冷却而得到,从熔融态向玻璃态转变时,冷却过程中黏度急剧增大,质点来不及做有规则排列而形成晶体,没有释出结晶潜热,因此,玻璃态物质比结晶态物质含有较高的内能,其能量介于熔融态和结晶态之间,属于亚稳状态。从力学观点看,玻璃是一种不稳定的高能状态,比如存在低能量状态转化的趋势,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圆形玻璃产生的高效型磨边系统,包括固定基座(1),所述固定基座(1)的左顶部均对称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脚(2),所述多个支撑脚(2)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工作台(3),所述固定基座(1)右顶部的边角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3)中间的顶部和底部之间转动设置有转动装置(5),所述支撑脚(2)底部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吸附机构(6),所述固定基座(1)的右顶部固定设置有自动移动装置(7),所述自动移动装置(7)顶部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打磨调节装置(8);/n所述打磨调节装置(8)包括固定外壳(81),所述固定外壳(81)的右顶部固定开设有通孔(82),所述固定外壳(81)一侧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圆形玻璃产生的高效型磨边系统,包括固定基座(1),所述固定基座(1)的左顶部均对称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脚(2),所述多个支撑脚(2)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工作台(3),所述固定基座(1)右顶部的边角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3)中间的顶部和底部之间转动设置有转动装置(5),所述支撑脚(2)底部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吸附机构(6),所述固定基座(1)的右顶部固定设置有自动移动装置(7),所述自动移动装置(7)顶部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打磨调节装置(8);
所述打磨调节装置(8)包括固定外壳(81),所述固定外壳(81)的右顶部固定开设有通孔(82),所述固定外壳(81)一侧的中间固定开设有通槽(83),所述固定外壳(81)内腔的左壁均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84),所述第一连接块(84)的内腔均对称转动设置有第一转动块(86),所述第一转动块(86)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7),所述固定板(87)一侧的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块(88),所述第二转动块(88)的表面转动设置有第二连接块(89),所述第二连接块(89)的表面转动套接有第二转动丝杆(810),所述第二转动丝杆(8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手柄(811),所述固定板(8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伺服电机(812),所述第三伺服电机(8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打磨砂轮片(8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圆形玻璃产生的高效型磨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伺服电机(812)的输出端活动套接在通槽(83)的内腔中,所述第二转动丝杆(810)的表面转动套接在通孔(82)的内腔中,且第二转动丝杆(810)的底部转动套接在固定外壳(81)内腔的右底部上,所述第一连接块(84)、第一转动块(86)和第二转动块(88)、第二连接块(89)之间均通过固定销柱(85)转动套接,且形成相互转动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圆形玻璃产生的高效型磨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移动装置(7)包括驱动座(71),所述驱动座(71)内腔的左、右壁均对称转动设置有第一转动丝杆(72),且第一转动丝杆(72)与驱动座(71)内腔左、右壁转动套接的表面均对称固定套接有第二转动轴承(73),所述驱动座(71)内腔前、后壁均对称固定开设有滑动槽(7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周婷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