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双速机构的模型车,包括底盘;安装在所述底盘上提供驱动力的电机;为所述电机提供能源的电池模块,还包括与电机相连接的变速箱;所述变速箱包括通过所述电机带动的第一传动轴、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平行设置的第一输出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设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输出轴上活动套设有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第四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的齿比小于所述第二齿轮与第四齿轮的齿比,所述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之间滑动设置有同步机构,通过改变所述同步机构在所述第一输出轴上的位置来与所述第三齿轮或第四齿轮中的其中一个的侧边相啮合,从而使电机带动齿比不同的齿轮组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双速机构的模型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遥控模型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双速机构的模型车。
技术介绍
遥控模型车简称RCCar,RC是Remotecontrol或者Radiocontrol的缩写,翻译过来就是远程控制的或者无线电控制的。遥控车模不是玩具,它其实是真正汽车的缩小版本,它有着和汽车相同的悬挂系统(suspension),拥有着真车当中那些超级跑车的操控感觉。在欧美,日本乃至东南亚国家,遥控模型车比赛是一项体育竞赛,是一种运动,一种高科技的爱好;参加这项运动的爱好者年龄由8岁到80岁都有,是一项不受年龄限制的竞赛项目。现有的遥控模型车,尤其是越野遥控模型车,其动力输出一般都只有一个档位,电机与输出轴之间的传动齿比是固定的,无法调节,导致模型车在爬坡时扭矩不够,动力不足;而在高速行驶时,电机转速持续处于高位,导致费电,且影响电机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单车飞轮的内部散热机构及其控制方法,能够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双速机构的模型车,包括底盘;安装在所述底盘上提供驱动力的电机;为所述电机提供能源的电池模块,还包括与电机相连接的变速箱;所述变速箱包括通过所述电机带动的第一传动轴、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平行设置的第一输出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设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输出轴上活动套设有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第四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的齿比小于所述第二齿轮与第四齿轮的齿比,所述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之间滑动设置有同步机构,通过改变所述同步机构在所述第一输出轴上的位置来与所述第三齿轮或第四齿轮中的其中一个的侧边相啮合,从而使电机带动齿比不同的齿轮组合。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的齿比为0.15-0.4之间,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的齿比为0.8-1.5之间。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变速箱还包括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用于连接所述电机和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变速箱还包括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二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输出轴齿轮连接,跟随所述第一输出轴转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底盘上还设置有前驱动机构和后驱动机构,所述前驱动机构通过万向联轴器与所述第二输出轴连接,所述后驱动机构通过万向联轴器与所述第一输出轴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同步机构包括两侧的内花键,所述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朝向所述同步机构的侧面上设有能与所述内花键相锲合的外花键,通过所述内花键和所述外花键的啮合从而使第一传动轴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输出轴转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同步机构上转动连接一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与一驱动机构通过连杆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活动板来驱动所述同步机构在所述第一输出轴上轴向位移。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为设置在所述变速箱外部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上设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接收外部的手握式遥控器发出的信号。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出轴的两端横截面为圆形,中端横截面为方形,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输出轴的所述两端,所述同步机构轴向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输出轴的所述中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变速箱具有低齿比的一组传动齿轮和高齿比的一组传动齿轮,可以形成高低速两个档位,通过手持式的遥控器来控制置于底盘上的伺服电机控制变速箱变换档位,从而可以在不同的路况下将模型车调整至不同的档位。起步或爬坡时选择用低速档,低速档电机以小直径齿轮驱动大直径齿轮,可以获得较大的驱动力;处于高速行驶时,选择用高速档,电机以大直径齿轮驱动小直径齿轮,圆周速度快,从而可以降低电机的转速,达到省电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变速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变速箱另一角度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变速箱另一角度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模型车隐藏变速箱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模型车底盘及相关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输出轴与同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盘,2.电机,3.电池模块,4.变速箱,5.第一传动轴,6.第一输出轴,61.第一端,62.第二端,63.中端,7.第一齿轮,8.第二齿轮,9.第三齿轮,91.外花键,10.第四齿轮,101.外花键,11.同步机构,111.内花键,112,环形槽,12.第二传动轴,13.第二输出轴,14.前驱动机构,15.后驱动机构,16.万向联轴器,17.活动板,18.连杆机构,19.伺服电机。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6所示,一种带有双速机构的模型车,包括底盘1;安装在所述底盘1上提供驱动力的电机2;为所述电机2提供能源的电池模块3,还包括与电机2相连接的变速箱4;所述变速箱4包括通过所述电机2带动的第一传动轴5、与所述第一传动轴5平行设置的第一输出轴6,所述第一传动轴5上设有第一齿轮7和第二齿轮8,所述第一输出轴6上活动套设有第三齿轮9和第四齿轮10,所述第一齿轮7和第三齿轮9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8与第四齿轮10相啮合,其中,所述第一齿轮7与第三齿轮9为0.2(为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所述第二齿轮与第四齿轮的齿比为1.2(为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在所述第三齿轮9和第四齿轮10之间滑动设置有同步机构11。具体的是,所述第一输出轴6的两端(61,62)横截面为圆形,中端63横截面为方形,所述第三齿轮9和所述第四齿轮10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输出轴6的所述两端(61,62),所述同步机构11轴向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输出轴6的所述中端63。通过改变所述同步机构11在所述第一输出轴6上的位置来与所述第三齿轮9或第四齿轮10中的其中一个的侧边相啮合,从而使电机2带动齿比不同的齿轮组合。起步或爬坡时选择用低速档,即为同步机构11位移至与所述第三齿轮9相连接,电机2以小直径齿轮驱动大直径齿轮,可以获得较大的驱动力;处于高速行驶时,选择用高速档,即为同步机构11位移至与所述第四齿轮10相连接,电机2以大直径齿轮驱动小直径齿轮,圆周速度快,从而可以降低电机2的转速,达到省电效果。其中,所述变速箱4还包括第二传动轴12和第二输出轴13,所述第二传动轴12用于连接所述电机2和所述第一传动轴5;所述第二输出轴13与所述第一输出轴6通过齿轮连接,跟随所述第一输出轴6转动。如图4-5所示,所述底盘1上还设置有前驱动机构14和后驱动机构15,所述前驱动机构14用于联动模型车的前轮组,所述后驱动机构15用于联动模型车的后轮组,其中所述前驱动机构14通过万向联轴器16与所述第二输出轴13连接,所述后驱动机构15通过万向联轴器16与所述第一输出轴6连接。所述同步机构11具体的是,其包括两侧的内花键111和中部的环形槽112,所述第三齿轮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双速机构的模型车,包括底盘;安装在所述底盘上提供驱动力的电机;为所述电机提供能源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电机相连接的变速箱;所述变速箱包括通过所述电机带动的第一传动轴、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平行设置的第一输出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设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输出轴上活动套设有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第四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的齿比小于所述第二齿轮与第四齿轮的齿比,所述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之间滑动设置有同步机构,通过改变所述同步机构在所述第一输出轴上的位置来与所述第三齿轮或第四齿轮中的其中一个的侧边相啮合,从而使电机带动齿比不同的齿轮组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双速机构的模型车,包括底盘;安装在所述底盘上提供驱动力的电机;为所述电机提供能源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电机相连接的变速箱;所述变速箱包括通过所述电机带动的第一传动轴、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平行设置的第一输出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设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输出轴上活动套设有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第四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的齿比小于所述第二齿轮与第四齿轮的齿比,所述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之间滑动设置有同步机构,通过改变所述同步机构在所述第一输出轴上的位置来与所述第三齿轮或第四齿轮中的其中一个的侧边相啮合,从而使电机带动齿比不同的齿轮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双速机构的模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的齿比为0.15-0.4之间,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的齿比为0.8-1.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双速机构的模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还包括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用于连接所述电机和所述第一传动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双速机构的模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还包括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二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输出轴齿轮连接,跟随所述第一输出轴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光旭,陈向阳,芮章杰,孙福才,刘卫兵,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飞神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