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手动式下肢锻炼康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56823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便携手动式下肢锻炼康复装置,包括轮毂、中驱、把手、曲柄、脚踏、驱动轴、底杆、前叉和轴承,所述轮毂的中部嵌设有中驱,所述中驱的中部装设有承轴,所述两组曲柄的末端转动连接有脚踏,所述轴承的外侧套设有前叉,所述前叉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底杆,所述底杆的上方装设有伸缩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拧松锁合片上的锁母,使套设在伸缩杆上的弹性环松弛张开,便可以上下移动伸缩杆,将把手与脚踏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拧紧锁母,即可固定装置,实现了使用者能够根据自己的身材对装置高度进行调节的效果,并且这种结构的装置小巧方便,使用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场地进行下肢康复锻炼,提高了使用者的锻炼兴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手动式下肢锻炼康复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便携手动式下肢锻炼康复装置。
技术介绍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目的是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下肢的康复锻炼器材是如今医疗器械的一种重要门类,是大多数中老年人和腿脚康复患者预防或治疗腿部疾病的一种方式选择,然而现有的下肢锻炼康复装置往往体积较大,不方便携带,难以满足使用者在室外环境下进行下肢康复锻炼的需求,装置的使用范围选择性较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现有的下肢康复锻炼装置,难以满足使用者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装置的锻炼强度进行调节,难以保证下肢的康复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传统的下肢锻炼康复装置体积较大,不方便携带,并且难以对锻炼强度进行调节的问题,而提出的便携手动式下肢锻炼康复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便携手动式下肢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便携手动式下肢锻炼康复装置,包括轮毂(1)、中驱(2)、把手(4)、曲柄(5)、脚踏(6)、驱动轴(7)、底杆(12)、前叉(18)和轴承(19),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1)的中部嵌设有中驱(2),所述中驱(2)的中部装设有轴承(19),所述轴承(19)的两侧对称安装有两组驱动轴(7),所述两组驱动轴(7)的外侧套设有呈中心对称的两组曲柄(5),所述两组曲柄(5)的末端转动连接有脚踏(6),所述轴承(19)的外侧位于两组曲柄(5)之间套设有前叉(18),所述前叉(1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底杆(12),所述底杆(12)的上方装设有伸缩杆(3),且伸缩杆(3)的底部嵌设在底杆(12)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便携手动式下肢锻炼康复装置,包括轮毂(1)、中驱(2)、把手(4)、曲柄(5)、脚踏(6)、驱动轴(7)、底杆(12)、前叉(18)和轴承(19),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1)的中部嵌设有中驱(2),所述中驱(2)的中部装设有轴承(19),所述轴承(19)的两侧对称安装有两组驱动轴(7),所述两组驱动轴(7)的外侧套设有呈中心对称的两组曲柄(5),所述两组曲柄(5)的末端转动连接有脚踏(6),所述轴承(19)的外侧位于两组曲柄(5)之间套设有前叉(18),所述前叉(1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底杆(12),所述底杆(12)的上方装设有伸缩杆(3),且伸缩杆(3)的底部嵌设在底杆(12)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手动式下肢锻炼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3)的上部对称安装有两组把手(4),所述伸缩杆(3)的底部外侧位于底杆(12)的内部套设有弹性环(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手动式下肢锻炼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杆(12)的上部位于弹性环(9)的前端对称安装有两组锁合片(10)。


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芷彤
申请(专利权)人:德阳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