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场地原位燃气热脱附修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5584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染场地原位燃气热脱附修复系统,包括燃烧器、加热井、抽提井、温度数据收集结构、控制系统及烟气检测系统等。所述燃烧器与所述加热井连接;所述温度数据收集结构为在所述加热井井壁设置若干个温度检测位,检测加热井附近土壤温度;所述烟气检测系统连接所述加热井烟气出口,用于检测烟气组分;加热井烟气与抽提井抽提气送入尾气处理单元进行处理;所述控制系统与温度数据收集结构、烟气检测系统连接,根据所述加热井管内温度及烟气成分,调节所述燃烧器空燃比。具有可自动化调节热脱附燃烧器空燃比,能源利用效率高,维持场地温度均衡等优点,解决了现有原位燃气热脱附系统存在能源利用效率不高,温度控制效果不强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染场地原位燃气热脱附修复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修复
,公开了一种污染场地原位燃气热脱附修复系统。
技术介绍
由于工业污染的加剧和农业化学物质的广泛应用,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的有机污染日益严重。土壤和地下水中典型的有机污染物包括苯系物、有机卤化物、石油烃类、农药和多氯联苯等。土壤和地下水环境中这些污染物质的存在可能会对附近人体和周边环境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必须通过合理的技术手段来修复这些受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从而有效的控制场地的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风险。原位热脱附技术是通过原地加热地下污染区域,提高土壤和地下水温度,促使有机污染物溶解、挥发,经收集捕获后进行净化处理的一种有机污染场地原位修复工艺。具有适用范围广、修复效果好、速度快、二次污染可控、可用于深层修复等突出优点。该技术加热方式主要包括电阻式加热、蒸汽/热空气直接注射加热和热传导加热,其中热传导加热又可分为电加热和燃气加热两种形式。燃气传导加热技术以天然气或燃油为燃料提供热源,通过热传导加热目标治理区域,同时通过动力控制,形成负压抽提地下蒸汽。因其适用性强,工程周期短,使用清洁能源等突出特点,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是原位热脱技术中采用的主流方式。但目前燃气加热的方式存在能源利用效率低、温度控制效果不强、运行控制粗放的缺陷。修复过程中没有根据实际修复情况对系统进行调节,燃气和空气流量及其配比的不确定性,导致烟气温度波动或造成大量系统热损失,不利于修复过程的效果控制和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原位热脱附设备燃烧器能源利用效率不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污染场地原位燃气热脱附修复系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污染场地原位燃气热脱附修复系统,包括燃烧器、加热井,所述燃烧器与所述加热井连接,设置于所述加热井的上端,燃烧器的上方设混合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热井井壁上设置若干个温度检测位,温度检测位设温度数据收集结构,检测加热井土壤温度;所述加热井上方设烟气出口,烟气出口设烟气检测系统,用于检测烟气组分及浓度;混合室的天然气入口设所述天然气控制阀,空气入口设空气控制阀,混合室顶部设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的温度数据收集结构、烟气检测系统检测、空气控制阀和天然气控制阀连接,控制系统依据土壤温度监测值以及烟气出口的烟气浓度,通过PID控制算法,向所述天然气控制阀和空气控制阀输出信号,对所述燃烧器中的天然气流量和空气流量进行实时调节。进一步地,所述温度数据收集结构采用热电偶传感器检测加热井土壤温度,所述热电偶传感器为NiCr-Ni型的K型热电偶。进一步地,所述热电偶传感器在加热井井壁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所述一定距离为1.5~2.5米。进一步地,所述混合室能够加强空气与天然气的湍流混合,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地,所述烟气检测系统检测烟气中的氧气含量、一氧化碳含量和甲烷含量,烟气检测系统中检测烟气中的氧气含量的传感器为氧化锆宽阈氧传感器、检测一氧化碳含量和甲烷含量的传感器为非破坏性红外分析仪。进一步地,所述加热井土壤不同深度的温度设定值依据土壤污染的污染物类型和浓度、土壤修复进程及环境条件确定。进一步地,若干个加热井配一个抽提井,加热井的烟气出口与抽提井出口相连,并连接至尾气处理单元,加热土壤后温度降低的烟气将从加热井连接的烟气出口抽提出来,与携带污染物的抽提井抽提气一起送入尾气处理单元进行处理。一种污染场地原位燃气热脱附修复系统的空燃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利用不同深度设置的热电偶传感器检测得到实时土壤温度Ttn;烟气检测系统测得的烟气中实时氧气浓度CO2、一氧化碳浓度CCO、甲烷浓度浓度CCH4;B、所述某加热井在不同深度设置的热电偶传感器检测得到实时土壤温度Ttn,与修复方案中不同深度土壤温度的设定值Tsn进行比较,通过如下公式换算得到某加热井不同深度位置的天然气流量un,其中:en=Tsn-Ttn,即某加热井不同深度的实测土壤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偏差;KPn、TIn、TDn分别为所述PID控制器的比例增益、积分时间常数和微分时间常数,τ为时间,n表示某加热井的不同深度位置;换算得到加热井不同深度位置的天然气流量,分别为u1、u2···un,可综合计算得到某加热井的天然气流量值u,分别表示在天然气流量计算中不同深度土壤温度的影响程度;C、根据所述烟气检测系统得到的烟气中实时氧气浓度CO2、一氧化碳浓度CCO、甲烷浓度CCH4,与浓度设定值C′O2、C′CO、C′CH4进行比较,通过如下计算公式分别换算得到烟气中不同组分浓度影响下的天然气流量vn,其中,s1=C′O2-CO2,s2=C′CO-CCO,s3=C′CH4-CCH4,v1、v2、v3分别为氧气、一氧化碳、甲烷三个不同组分浓度影响下的天然气流量;通过综合计算得到天然气流量值v,分别表示在天然气流量计算中不同气体的影响程度;D、综合计算的最终天然气流量值Q,Q=au+bv,其中a+b=1;式中:a、b分别表示在天然气流量计算中土壤温度和烟气组分的影响程度;E、根据计算的最终天然气流量值Q调整天然气控制阀的开度;F、根据所述燃烧器的期望空燃比为Kq与燃烧器的最终天然气流量值Q计算空气流量值Qk,根据计算所得空气流量值Qk调整空气控制阀的开度。本专利技术实现了自动化调节空燃比工作,维持场地温度均衡,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本专利技术与传统原位热脱附系统相比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达到了自动化调节空燃比工作,维持场地温度均衡,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同时充分考虑节能降耗和系统设备的安全稳定性,加热温度-流量调节系统将热电偶所测得温度与设定温度进行比较,通过改变空气流量和天然气流量使特定加热井土壤特定深度的温度稳定于设定温度,降低烟气中氧气含量、一氧化碳含量和甲烷含量促进天然气完全燃烧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基于空燃比调节的污染场地原位燃气热脱附修复系统。附图标记说明1-燃烧器2-加热井3-温度数据收集结构4-控制系统5-烟气检测系统6-天然气控制阀7-空气控制阀8-抽提井9-烟气出口10-尾气处理单元11-混合室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公开的基于空燃比调节的污染场地原位燃气热脱附修复系统及调节方法,包括燃烧器1、加热井2、抽提井8、温度数据收集结构3、控制系统4及烟气检测系统5,若干个加热井2配一个抽提井8,燃烧器1设置于加热井2的上端开口位置,燃烧器1所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加热井2中,给土壤进行加热。进一步优选地,本专利技术中控制系统4设置于燃烧器1和混合室11顶部,混合室上连通有空气控制阀7和天然气控制阀6,控制系统分别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染场地原位燃气热脱附修复系统,包括燃烧器、加热井,所述燃烧器与所述加热井连接,设置于所述加热井的上端,燃烧器的上方设混合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热井井壁上设置若干个温度检测位,温度检测位设温度数据收集结构,检测加热井土壤温度;所述加热井上方设烟气出口,烟气出口设烟气检测系统,用于检测烟气组分及浓度;混合室的天然气入口设所述天然气控制阀,空气入口设空气控制阀,混合室顶部设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的温度数据收集结构、烟气检测系统检测、空气控制阀和天然气控制阀连接,控制系统依据土壤温度监测值以及烟气出口的烟气浓度,通过PID控制算法,向所述天然气控制阀和空气控制阀输出信号,对所述燃烧器中的天然气流量和空气流量进行实时调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染场地原位燃气热脱附修复系统,包括燃烧器、加热井,所述燃烧器与所述加热井连接,设置于所述加热井的上端,燃烧器的上方设混合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热井井壁上设置若干个温度检测位,温度检测位设温度数据收集结构,检测加热井土壤温度;所述加热井上方设烟气出口,烟气出口设烟气检测系统,用于检测烟气组分及浓度;混合室的天然气入口设所述天然气控制阀,空气入口设空气控制阀,混合室顶部设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的温度数据收集结构、烟气检测系统检测、空气控制阀和天然气控制阀连接,控制系统依据土壤温度监测值以及烟气出口的烟气浓度,通过PID控制算法,向所述天然气控制阀和空气控制阀输出信号,对所述燃烧器中的天然气流量和空气流量进行实时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染场地原位燃气热脱附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数据收集结构采用热电偶传感器检测加热井土壤温度;所述热电偶传感器为NiCr-Ni型的K型热电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瑶张海静张祥谭学军朱煜高耘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申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