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染土壤再生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利用齿轮设立多个投药区的污染土壤净化装置,包括装置外壳,第二外壳,所述装置外壳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进料口,所述装置外壳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装置外壳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的底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罐,所述第二外壳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装置外壳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脱水罐,该利用齿轮设立多个投药区的污染土壤净化装置,通过与水融合的污染土壤通入脱水罐中,同时驱动带动螺旋杆旋转,螺旋杆带动第一外壳旋转,通过离心力将与泥土相比较轻的水分同过脱水孔甩出脱水罐内,从而较好的使净化后的土壤过多的水分排干,使土壤不会过多的营养流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齿轮设立多个投药区的污染土壤净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染土壤再生
,具体为一种利用齿轮设立多个投药区的污染土壤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园林是绿植集中而形成的场所,而现在的园林中由于人为原因,形成了大量的污染土壤,污染土壤指的是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而我国的土壤污染非常严重,对污染土壤的净化设备的需求与其效率都是一直被关注的。常用的土壤净化是将化合材料与污染土壤中的金属离子相结合,生成不溶的化合物进行排除,由于化学试剂中容易混合反应,导致去除污染离子的反应无法正常进行,较为麻烦,其次通常设备会分成多个反应区去除离子,设备制作成本较高,并且污染土壤中会通入净水,反应过后,没有较好的去除水分,会导致土壤营养流失。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齿轮设立多个投药区的污染土壤净化装置,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利用齿轮设立多个投药区的污染土壤净化装置,包括装置外壳,第二外壳,所述装置外壳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进料口,所述装置外壳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装置外壳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外壳,所述装置外壳的内侧通过第二外壳活动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外壳的底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罐,所述第二外壳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装置外壳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脱水罐。优选的,所述脱水罐的外表面开设有脱水孔,脱水罐的中央固定连接有第一外壳,第一外壳的内侧活动连接有螺旋杆。优选的,所述装置外壳的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推动出料块,推动出料块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遮水板,推动出料块的底端活动连接有通水板。优选的,所述第二齿轮的中央活动连接有第五齿轮,第二齿轮的左侧与右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中央活动连接有第五齿轮。优选的,所述第二齿轮的上侧活动连接有第四齿轮,第二齿轮的下侧活动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的左侧与右侧均通过连接杆活动连接有第三齿轮,第三齿轮的数量为四个。优选的,所述第三齿轮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试剂盒,试剂盒的中央活动连接有遮水板,第三齿轮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通水板。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利用齿轮设立多个投药区的污染土壤净化装置,通过将进水从进水管中通入第二外壳中与污染土壤融合,使其处于融水状态,驱动带动第五齿轮转动,第五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四齿轮与第一齿轮转动,第四齿轮与第一齿轮带动两侧的第三齿轮旋转,第一个试剂盒转至推动出料块处,推动出料块通过摩擦力带动遮水板转动,试剂盒中的硫化钠从推动出料块和通水板中通入第二外壳中与污染土壤中的硫元素结合,生成难溶物,被过滤网过滤阻挡,接着第一个试剂盒转动,遮水板闭合状态,接着第二个试剂盒同原理向第二外壳中投入石灰,生成难溶氢氧化合物,被过滤网过滤阻挡,再接着第三个试剂盒向第二外壳中投入硫酸铁和氯化镁等消除砷的危害,最后第四个试剂盒投入其他化合试剂对污染土壤进行过滤,从而使污染效率提升,防止化合物融合反应,同时减少设备制作的成本。2、该利用齿轮设立多个投药区的污染土壤净化装置,通过与水融合的污染土壤通入脱水罐中,同时驱动带动螺旋杆旋转,螺旋杆带动第一外壳旋转,通过离心力将与泥土相比较轻的水分同过脱水孔甩出脱水罐内,从而较好的使净化后的土壤过多的水分排干,使土壤不会过多的营养流失。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外壳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装置外壳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齿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五齿轮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的A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装置外壳;2、连接杆;3、进水管;4、通水板;5、过滤罐;6、脱水罐;7、脱水孔;8、第一外壳;9、螺旋杆;10、第一齿轮;11、第二齿轮;12、遮水板;13、试剂盒;14、第二外壳;15、第三齿轮;16、推动出料块;17、进料口;18、第四齿轮;19、过滤网;20、第五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一种利用齿轮设立多个投药区的污染土壤净化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装置外壳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推动出料块16,推动出料块16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遮水板12,遮水板12中有凹槽可通过推动出料块16出料块滑动,形成流通状态,推动出料块16的底端活动连接有通水板4,第二外壳14,装置外壳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进料口17,装置外壳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3,装置外壳1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外壳14,装置外壳1的内侧通过第二外壳14活动连接有第二齿轮11,第二齿轮11的上侧活动连接有第四齿轮18,第二齿轮11的下侧活动连接有第一齿轮10,第二齿轮11的左侧与右侧均通过连接杆2活动连接有第三齿轮15,第三齿轮1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试剂盒13,试剂盒13含有化合药剂,试剂盒13的中央活动连接有遮水板12,第三齿轮1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通水板4,第三齿轮15的数量为四个,第二齿轮11的中央活动连接有第五齿轮20,第二齿轮11的左侧与右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连接杆2的中央活动连接有第五齿轮20,该利用齿轮设立多个投药区的污染土壤净化装置,通过将进水从进水管3中通入第二外壳14中与污染土壤融合,使其处于融水状态,驱动带动第五齿轮20转动,第五齿轮20带动第二齿轮11转动,第二齿轮11带动第四齿轮18与第一齿轮10转动,第四齿轮18与第一齿轮10带动两侧的第三齿轮15旋转,第一个试剂盒13转至推动出料块16处,推动出料块16通过摩擦力带动遮水板12转动,试剂盒13中的硫化钠从推动出料块16和通水板4中通入第二外壳14中与污染土壤中的硫元素结合,生成难溶物,被过滤网19过滤阻挡,接着第一个试剂盒13转动,遮水板12闭合状态,接着第二个试剂盒13同原理向第二外壳14中投入石灰,生成难溶氢氧化合物,被过滤网19过滤阻挡,再接着第三个试剂盒13向第二外壳14中投入硫酸铁和氯化镁等消除砷的危害,最后第四个试剂盒13投入其他化合试剂对污染土壤进行过滤,从而使污染效率提升,防止化合物融合反应,同时减少设备制作的成本。第二外壳14的底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罐5,第二外壳14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9,装置外壳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脱水罐6,脱水罐6的外表面开设有脱水孔7,脱水罐6的中央固定连接有第一外壳8,第一外壳8的内侧活动连接有螺旋杆9,该利用齿轮设立多个投药区的污染土壤净化装置,通过与水融合的污染土壤通入脱水罐6中,同时驱动带动螺旋杆9旋转,螺旋杆9带动第一外壳8旋转,通过离心力将与泥土相比较轻的水分同过脱水孔7甩出脱水罐6内,从而较好的使净化后的土壤过多的水分排干,使土壤不会过多的营养流失。工作原理:打开设备开关,将净水从进水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齿轮设立多个投药区的污染土壤净化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第二外壳(14),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进料口(17),所述装置外壳(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3),所述装置外壳(1)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外壳(14),所述装置外壳(1)的内侧通过第二外壳(14)活动连接有第二齿轮(11),所述第二外壳(14)的底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罐(5),所述第二外壳(14)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9),所述装置外壳(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脱水罐(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齿轮设立多个投药区的污染土壤净化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第二外壳(14),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进料口(17),所述装置外壳(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3),所述装置外壳(1)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外壳(14),所述装置外壳(1)的内侧通过第二外壳(14)活动连接有第二齿轮(11),所述第二外壳(14)的底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罐(5),所述第二外壳(14)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9),所述装置外壳(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脱水罐(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齿轮设立多个投药区的污染土壤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罐(6)的外表面开设有脱水孔(7),脱水罐(6)的中央固定连接有第一外壳(8),第一外壳(8)的内侧活动连接有螺旋杆(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齿轮设立多个投药区的污染土壤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推动出料块(16),推动出料块(16)的顶部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敏佳,
申请(专利权)人:朱敏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