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修复装置及修复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5581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土壤修复装置及修复方法,包括上端设有开口的筒形的本体;本体顶部通过一组螺栓固连有顶盖,顶盖上设有与本体内连通的进料斗;本体内与进料斗对应位置固连有倾斜布置的导流板,导流板靠近进料斗的一端高于另一端;导流板上开设有一组下料孔,下料孔的宽度随高度的降低而逐渐增大,进而对土壤颗粒进行分选;导流板下方的本体内设有用于喷洒土壤修复剂的喷淋单元,喷淋单元下方的本体内设有分流板,分流板通过出料口与外界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下料孔对土壤进行分选,增加土壤修复剂的修复效果,减少后续筛分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壤修复装置及修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壤修复
,具体的说是一种土壤修复装置及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通过光照抑菌灭菌后得到的养料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土壤污染物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酸、碱、重金属,盐类、放射性元素铯、锶的化合物、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农药、酚类、氰化物、石油、合成洗涤剂、3,4-苯并芘以及由城市污水、污泥及厩肥带来的有害微生物等。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污染。传统的土壤修复方法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物理方法土壤更换,改变了耕层土壤结构和土壤水渗透能力,往往会造成土壤肥力下降,需通过大量补充土壤养分来恢复地力;同时,深耕只是将表层土壤中的重金属浓度进行了稀释,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重金属污染的问题,而关于土壤理化性状改变对土壤养分及重金属的有效性的影响研究不足;化学方法为提取土壤中的重金属,在提取重金属物质的同时,也吸附了土壤中大量的营养元素,破坏了土壤中养分的平衡,这说明提取剂虽然对重金属污染物有较好的淋洗效果,但螯合剂吸附重金属污染物的同时会对土壤的性质和养分产生不良影响,有产生二次污染的风险。同时淋洗过程中土壤颗粒直径不同导致土壤不能均匀吸收提取剂,需要大量使用提取剂,浪费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传统的化学土壤修复方法为提取土壤中的重金属,在提取重金属物质的同时,也吸附了土壤中大量的营养元素,破坏了土壤中养分的平衡,这说明提取剂虽然对重金属污染物有较好的淋洗效果,但提取剂吸附重金属污染物的同时会对土壤的性质和养分产生不良影响,有产生二次污染的风险,同时淋洗过程中土壤颗粒直径不同导致土壤不能均匀吸收提取剂,需要大量使用提取剂,浪费严重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土壤修复装置及修复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土壤修复装置,包括上端设有开口的筒形的本体;所述本体顶部通过一组螺栓固连有顶盖,顶盖上设有与本体内连通的进料斗;所述本体内与进料斗对应位置固连有倾斜布置的导流板,导流板靠近进料斗的一端高于另一端;所述导流板上开设有一组下料孔,下料孔的宽度随高度的降低而逐渐增大,进而对土壤颗粒进行分选;所述导流板下方的本体内设有用于喷洒土壤修复剂的喷淋单元,喷淋单元下方的本体内设有分流板,分流板通过出料口与外界连通;通过下料孔对土壤进行分选,增加土壤修复剂的修复效果,减少后续筛分工序;工作时,将需要进行喷淋的土壤通过进料斗装入本体中,土壤颗粒经进料斗缓缓落在导流板上,土壤颗粒在重力的作用下,沿倾斜的导流板滚动并下落,此时土壤颗粒经下料孔落下,并通过喷淋单元进行喷洒土壤修复剂,之后通过出料口流出进行下一步骤处理;由于下料孔的宽度随高度的降低而逐渐增大,使得土壤颗粒在导流板上滚动过程中逐渐从下料孔中落下,直径较小的土壤颗粒从下料孔靠近上方的部位下落,直径较大的土壤颗粒从下料孔靠近下方的部位下落,从而对不同颗粒直径的土壤进行分选,减少后续的筛分工序,增加土壤修复效率;同时配合喷淋单元不同的喷洒速度,使得不同颗粒直径的土壤都能均匀喷洒土壤修复剂,进而增加了壤修复剂的修复效果。优选的,所述导流板底部连通有圆筒形的破碎腔,破碎腔底部设有一组滤孔;所述破碎腔中转动连接有辊轮,辊轮通过电机驱动,电机通过控制器连接电源;所述辊轮外周圆周均布一组破碎单元,破碎单元与辊轮铰接;所述破碎单元包括一组的首尾相互铰接的破碎杆;通过破碎单元增加对土壤的破碎效果,进一步增加土壤修复剂的修复效果;当土壤中含有直径大于下料孔宽度的颗粒时,这些颗粒经导流板进入破碎腔中,同时通过控制器启动电机,进而驱动辊轮旋转,辊轮带动破碎杆不断转动并击打土壤颗粒,将土壤颗粒进行粉碎,粉碎后的土壤经滤孔下落,之后通过喷淋单元进行喷洒土壤修复剂,进一步增加土壤颗粒吸收土壤修复剂的效率,进一步增加土壤修复剂的修复效果。优选的,所述破碎腔靠近导流板的一侧开设有反弹口,反弹口用于增加土壤颗粒对导流板的冲击,增加土壤颗粒在下料孔的下落效率;通过反弹口,使得破碎腔中随破碎杆旋转的土壤颗粒经反弹口甩出,进而不断撞击在导流板上,使得导流板不断振动,进一步增加下料孔中土壤的下落效率,减少土壤颗粒堵塞下料孔,保证土壤修复装置高效运行;同时土壤颗粒撞击导流板时再次受到冲击,进一步增加土壤颗粒的破碎效率,进而进一步增加土壤颗粒吸收土壤修复剂的效率。优选的,所述破碎腔内壁圆周均布一组一号磁铁;靠近所述破碎腔内壁的破碎杆内镶嵌有二号磁铁,一号磁铁与二号磁铁相邻的一侧磁极相同;通过一号磁铁与二号磁铁相邻的一侧磁极相同,使得破碎杆经过一号磁铁附近时受到排斥力,进而增加破碎杆的甩动,进一步增加破碎杆对土壤的打击频率,增加土壤颗粒的破碎效果,进而进一步增加土壤颗粒吸收土壤修复剂的效率。优选的,所述喷淋单元包括一组倒置的人字形排列的挡板,挡板与本体内壁连接,挡板用于延长土壤颗粒下落的时间;所述挡板底部固连有喷头,喷头通过管道和阀门与高压的土壤修复剂连通;当土壤颗粒掉落在挡板上时,土壤颗粒随倾斜的挡板缓缓落下,配合挡板倒置的人字形排列的布置,进一步增加土壤颗粒的滞空时间,进而通过喷头喷出的土壤修复剂充分与土壤颗粒接触,进一步增加土壤颗粒吸收土壤修复剂的效率。优选的,所述挡板中部与本体内壁铰接;靠近所述破碎腔底部的挡板远离喷头的一端设有偏心转盘,偏心转盘与本体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偏心转盘通过皮带由辊轮驱动;所述偏心转盘外周设有磁环,挡板为铁磁性材料制成;通过偏心转盘带动挡板摆动,进一步增加土壤修复剂的修复效果;通过辊轮和皮带带动偏心转盘转动,配合磁环对挡板的吸引,使得挡板不断摆动,进而减少土壤颗粒积聚在挡板上,同时使得挡板底部的喷头不断摇摆,使得喷头喷出的土壤修复剂均匀的喷洒在土壤颗粒的外周,进而提高了土壤颗粒吸收土壤修复剂的效率;由于挡板中部与本体内壁铰接;使得挡板上下部积累较多的土壤之后,使得挡板转动,增加挡板的倾斜度,进而加快土壤下落,同时挡板转动后由于惯性继续转动一定角度后撞击上方的挡板,进而产生间歇性的振动,进一步减少挡板粘附土壤,增加土壤颗粒的排出效率。一种土壤修复方法,该修复方法适用于上述的土壤修复装置,包括以下步骤:S1:挖掘湿度为10%-30%的受污染土壤,取样检测污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设有开口的筒形的本体(1);所述本体(1)顶部通过一组螺栓固连有顶盖(11),顶盖(11)上设有与本体(1)内连通的进料斗(12);所述本体(1)内与进料斗(12)对应位置固连有倾斜布置的导流板(13),导流板(13)靠近进料斗(12)的一端高于另一端;所述导流板(13)上开设有一组下料孔(14),下料孔(14)的宽度随高度的降低而逐渐增大,进而对土壤颗粒进行分选;所述导流板(13)下方的本体(1)内设有用于喷洒土壤修复剂的喷淋单元(2),喷淋单元(2)下方的本体(1)内设有分流板(15),分流板(15)通过出料口(16)与外界连通;通过下料孔(14)对土壤进行分选,增加土壤修复剂的修复效果,减少后续筛分工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设有开口的筒形的本体(1);所述本体(1)顶部通过一组螺栓固连有顶盖(11),顶盖(11)上设有与本体(1)内连通的进料斗(12);所述本体(1)内与进料斗(12)对应位置固连有倾斜布置的导流板(13),导流板(13)靠近进料斗(12)的一端高于另一端;所述导流板(13)上开设有一组下料孔(14),下料孔(14)的宽度随高度的降低而逐渐增大,进而对土壤颗粒进行分选;所述导流板(13)下方的本体(1)内设有用于喷洒土壤修复剂的喷淋单元(2),喷淋单元(2)下方的本体(1)内设有分流板(15),分流板(15)通过出料口(16)与外界连通;通过下料孔(14)对土壤进行分选,增加土壤修复剂的修复效果,减少后续筛分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13)底部连通有圆筒形的破碎腔(3),破碎腔(3)底部设有一组滤孔(31);所述破碎腔(3)中转动连接有辊轮(32),辊轮(32)通过电机驱动,电机通过控制器连接电源;所述辊轮(32)外周圆周均布一组破碎单元(33),破碎单元(33)与辊轮(32)铰接;所述破碎单元(33)包括一组的首尾相互铰接的破碎杆(34);通过破碎单元(33)增加对土壤的破碎效果,进一步增加土壤修复剂的修复效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腔(3)靠近导流板(13)的一侧开设有反弹口(35),反弹口(35)用于增加土壤颗粒对导流板(13)的冲击,增加土壤颗粒在下料孔(14)的下落效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腔(3)内壁圆周均布一组一号磁铁(36);靠近所述破碎腔(3)内壁的破碎杆(34)内镶嵌有二号磁铁(37),一号磁铁(36)与二号磁铁(37)相邻的一侧磁极相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杨帅军
申请(专利权)人:当涂县江心仁贵家庭农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