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救护车使用的上下平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5529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救护车使用的上下平车,包括运送机构和夹持机构,夹持机构与运送机构卡合,使用时通过卡接架与对接槽的卡合,实现夹持机构与运送机构的安装固定,将夹持架的顶部设置的平板状凸起与平车的下支脚杆卡合,通过人力旋转旋钮带动丝杆转动,使得下顶板向前运动直到与平车的底板紧密贴合,实现夹持机构与平车的固定安装,开启电机轴,电机轴通过皮带带动转轴转动,实现输送带的转动,输送带通过夹持机构带动平车向下移动,机架对平车起到支撑和导向的作用,使得平车从救护车上移动到地面上的过程十分平缓,避免平车大幅度位移导致的患者颠簸,且使用过程无需人工搬运平车,更加省力,实用性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救护车使用的上下平车
本技术涉及平车
,具体为一种救护车使用的上下平车。
技术介绍
平车是一种适合急诊与急救病人的医用平车,它不但可以方便的转运病人,并且将病人搬到检查台或床上以后不必将病人从担架上抬下来,只需将担架杆撤出即可,减少了病人从担架上抬下来时的痛苦,但是平车在从救护车下落到地面时,仍然需要医护人员人力抬动平车,人力抬动过程中造成的颠簸较大,不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且耗费医护人员大量的力气,实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救护车使用的上下平车,具备能够避免平车大幅度位移导致的患者颠簸,且使用过程无需人工搬运,更加省力,实用性更强的优点,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力抬动过程中造成的颠簸较大,不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且耗费医护人员大量的力气,实用性不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救护车使用的上下平车,包括运送机构和夹持机构,夹持机构与运送机构卡合,运送机构包括上卡槽、机架、输送带、主动轮、转轴、电机轴、下卡槽和卡合件,上卡槽加工在机架的一端,机架的另一端设置有下卡槽,机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救护车使用的上下平车,包括运送机构(1)和夹持机构(2),夹持机构(2)与运送机构(1)卡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运送机构(1)包括上卡槽(11)、机架(12)、输送带(13)、主动轮(14)、转轴(15)、电机轴(16)、下卡槽(17)和卡合件(18),上卡槽(11)加工在机架(12)的一端,机架(12)的另一端设置有下卡槽(17),机架(12)的内部固定设置电机轴(16),电机轴(16)通过皮带与转轴(15)套接,转轴(15)套装在主动轮(14)的内部,主动轮(14)与输送带(13)套接,输送带(13)的侧壁上对称安装两组卡合件(18);所述卡合件(18)包括卡合架(181)和对接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救护车使用的上下平车,包括运送机构(1)和夹持机构(2),夹持机构(2)与运送机构(1)卡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运送机构(1)包括上卡槽(11)、机架(12)、输送带(13)、主动轮(14)、转轴(15)、电机轴(16)、下卡槽(17)和卡合件(18),上卡槽(11)加工在机架(12)的一端,机架(12)的另一端设置有下卡槽(17),机架(12)的内部固定设置电机轴(16),电机轴(16)通过皮带与转轴(15)套接,转轴(15)套装在主动轮(14)的内部,主动轮(14)与输送带(13)套接,输送带(13)的侧壁上对称安装两组卡合件(18);所述卡合件(18)包括卡合架(181)和对接槽(182),卡合架(181)固定在输送带(13)的侧壁上,卡合架(181)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对接槽(182),对接槽(182)与夹持机构(2)卡合;
所述夹持机构(2)包括卡接架(21)、旋转杆(22)、套板(23)、丝杆(24)、下顶板(25)、夹持架(26)和手持握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美光祝成红罗颖刘星高丽梅蒋满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