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除雾的医用护目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5519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除雾的医用护目镜,包括镜框架,镜框架包括连接板和两块框板,框板内设有腔体,腔体内设有分隔板,分隔板将腔体分为腔体前部和腔体后部,腔体前部内设有第一镜片,腔体后部内设有第二镜片,框板上设有两条第一条形槽,第一镜片的上下边缘均固设有第一推动杆,框板上还设有两条平行的第二条形槽,第二镜片的上下边缘均固设有第二推动杆,两根第二推动杆分别穿过两条第二条形槽,框板上设有第一透孔、第二透孔和第三透孔,第一透孔、第二透孔和第三透孔正对设置,分隔板上设有第一擦拭片,腔体后部的后侧壁设有第二擦拭片,镜框架的后侧设置硅胶垫圈。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起到除水雾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除雾的医用护目镜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是一种能够除雾的医用护目镜。
技术介绍
在医护人员在对传染病人作治疗和护理时,为了防止被传染,需要佩戴口罩和护目镜等医疗防护用具。如在新型冠状病毒爆发时,大批医护人员奔赴武汉,每天都需要长时间佩戴医疗防护用具为患者治疗及进行护理,但是现有的护目镜在佩戴工程中很容易在镜片的内侧结雾,影响医护人员的视线,增加了医护人员治疗和护理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除雾的医用护目镜。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镜框架,所述镜框架包括连接板和两块框板,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在两块框板之间,所述框板内设有矩形的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腔体分为腔体前部和腔体后部,所述腔体前部内设有第一镜片,第一镜片的厚度与腔体前部的厚度相配合,所述第一镜片的长度不大于腔体前部的的二分之一长度,所述腔体后部内设有第二镜片,所述第二镜片的厚度与腔体后部的厚度相配合,所述第二镜片的长度不大于腔体后部的二分之一长度,所述框板上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够除雾的医用护目镜,其特征在于:包括镜框架,所述镜框架包括连接板和两块框板,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在两块框板之间,所述框板内设有矩形的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腔体分为腔体前部和腔体后部,所述腔体前部内设有第一镜片,第一镜片的厚度与腔体前部的厚度相配合,所述第一镜片的长度不大于腔体前部的二分之一长度,所述腔体后部内设有第二镜片,所述第二镜片的厚度与腔体后部的厚度相配合,所述第二镜片的长度不大于腔体后部的二分之一长度,所述框板上设有两条平行的第一条形槽,所述第一条形槽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镜片的上下边缘均固设有第一推动杆,两根所述第一推动杆的前端分别穿过两条第一条形槽,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除雾的医用护目镜,其特征在于:包括镜框架,所述镜框架包括连接板和两块框板,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在两块框板之间,所述框板内设有矩形的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腔体分为腔体前部和腔体后部,所述腔体前部内设有第一镜片,第一镜片的厚度与腔体前部的厚度相配合,所述第一镜片的长度不大于腔体前部的二分之一长度,所述腔体后部内设有第二镜片,所述第二镜片的厚度与腔体后部的厚度相配合,所述第二镜片的长度不大于腔体后部的二分之一长度,所述框板上设有两条平行的第一条形槽,所述第一条形槽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镜片的上下边缘均固设有第一推动杆,两根所述第一推动杆的前端分别穿过两条第一条形槽,所述框板上还设有两条平行的第二条形槽,所述第二条形槽沿左右方向设置,两条第一条形槽位于两条第二条形槽之间,所述第二镜片的上下边缘均固设有第二推动杆,两根所述第二推动杆分别穿过两条第二条形槽,所述框板的竖向的中心线的靠近连接板的一侧设有第一透孔、第二透孔和第三透孔,所述第一透孔、第二透孔和第三透孔正对设置,所述第一透孔用于连通腔体前部的前侧壁和框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燕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