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手持的U型牙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5496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3
一种便于手持的U型牙刷,包括牙刷主体、与牙刷主体传动连接的刷头部及设置在牙刷主体上并位于刷头部相对一侧的把持手柄。所述牙刷主体侧部设置有位于刷头部和把持手柄之间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的上表面与刷头部相对设置,定位部的下表面与把持手柄相对设置。位于所述定位部下方的牙刷主体外表面上设有用于握持的弧形曲面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牙刷主体上的把持手柄便于用户更好地掌控牙刷主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手持的U型牙刷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于手持的U型牙刷。
技术介绍
对比文件1:中国专利文献号CN108553192A公开了一种全方位全自动口含式刷护一体智能牙刷,包括牙套(相当于刷头部)、主机(相当于牙刷主体)和充电底座,牙套底部设置有主机,牙套与主机之间设置有转接头,牙套与转接头之间通过阶梯螺纹相连接,主机与转接头之间通过卡扣相连接,主机包括主机上壳和主机下壳,主机上壳与主机下壳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防水圈,主机内部设置有电机支架,电机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卡接,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设置有声波电机,声波电机底部设置有电池,声波电机和电池均设置在电机支架内部,第一支架一侧设置有主机PCB板,主机表面设置有按键,按键与主机PCB板电性连接,主机底部设置有充电底座,充电底座包括第一底座壳体和第二底座壳体,第一底座壳体与第二底座壳体之间通过连转轴活动连接,第一底座壳体和第二底座壳体均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第一底座壳体内部设置有底座PCB板,底座PCB板底部设置有电线圈,充电底座底部设置有胶垫。牙套形状设置为U形。牙套的U形槽内设置有硅胶软刷,U形槽与硅胶软刷设置为一体连接结构。对比文件2:中国专利文献号CN110200720A公开了一种口含式牙刷的刷头,口含式牙刷包括震动装置,震动装置上端设有输出轴,刷头为弹性软质材料,其包括呈“U”型设置的刷体(相当于刷头部)以及固定连接于刷体下侧的套体(相当于牙刷柱体),套体内设有用于安装震动装置的装配腔,套体侧部设有装配口,套体通过装配口可拆卸地包裹在震动装置的外侧,刷体中部设有连通装配腔顶部的驱动槽,驱动槽用于与输出轴配合。问题在于,对比文件1和对比文件2中的牙刷主体上没有设置任何辅助用户把持以及更好地掌控牙刷主体的结构,用户要把持好牙刷,牙刷主体必然设计成长柱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便于手持的U型牙刷,其牙刷主体上设置的把持手柄便于用户更好地掌控牙刷主体。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于手持的U型牙刷,包括牙刷主体、与牙刷主体传动连接的刷头部及设置在牙刷主体上并位于刷头部相对一侧的把持手柄。所述牙刷主体侧部设置有位于刷头部和把持手柄之间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的上表面与刷头部相对设置,定位部的下表面与把持手柄相对设置。位于所述定位部下方的牙刷主体外表面上设有用于握持的弧形曲面部。所述牙刷主体侧部设置有环形台,定位部套装在环形台上;所述定位部包括覆盖设置在环形台上表面的上盖板及与上盖板相接并覆盖设置在环形台下表面的下盖板。所述牙刷主体包括外底壳及设置在外底壳上的外盖体;所述环形台包括由外底壳上部边缘向外延伸的下环形缘板及由外盖体底部边缘向外延伸并设置在下环形缘板上的上环形缘板。所述上环形缘板上表面的内侧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上盖板的内侧设置有向下延伸并嵌装入环形凹槽的定位围板。所述牙刷主体包括内底壳及设置在内底壳上的内盖体;所述内底壳设置在外底壳内,内盖体设置在外盖体内。所述把持手柄靠近牙刷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定位台及连接在第一定位台上的第二限位台;所述外底壳上对应第一定位台设置有安装孔,第一定位台设置在安装孔内,第二限位台抵靠设置在安装孔上;所述第二限位台设置在外底壳内,第二限位台固定在外底壳和内底壳之间;所述外底壳内壁上对应第二限位台设置有限位凸部,第二限位台上设置有与限位凸部相配合的限位凹部。所述牙刷主体呈胶囊状或者圆台状或者球体状或者柱体状或者椭圆体状。所述把持手柄呈圆台状或者柱体状或者水滴状。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以及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为图2A部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4,本便于手持的U型牙刷,包括牙刷主体1、与牙刷主体1传动连接的刷头部2及设置在牙刷主体1上并位于刷头部2相对一侧的把持手柄3。所述牙刷主体1上的把持手柄3便于用户更好地掌控牙刷主体。使用时,用户采用手握住牙刷主体1,把持手柄3穿过其中两个相邻的手指之间,两个位于把持手柄3两侧的手指对把持手柄3进行夹持,此种使用方式便于用户更好地掌控U型牙刷。一般地,采用食指和中指或中指和无名指(或其他两指组合)对把持手柄3进行夹持,即通过两只手指就可把持住牙刷主体1(其他手指可进一步弯曲辅助把持),此时,牙刷主体1整体形状无需再设置成传统的长柱状(传统长柱状的牙刷主体才便于五指把持),使牙刷主体1的整体外形能够有更多变化,更大地提高其外形设计空间。所述刷头部2呈U型状。所述把持手柄3由软性材料制造而成,具体地,把持手柄3由软性塑料或者软性橡胶制造而成。所述牙刷主体1内设置有震动电机20,震动电机20的传动轴穿出牙刷主体1并与刷头部2传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牙刷主体1呈胶囊状或者圆台状或者球体状或者柱体状或者椭圆体状或者其他异形形状。进一步地,所述把持手柄3呈圆台状或者柱体状或者水滴状。本实施例中,把持手柄3呈水滴状,把持手柄3可与牙刷主体1一体注造成型。进一步地,所述牙刷主体1侧部设置有位于刷头部2和把持手柄3之间的定位部4;所述牙刷主体1和定位部4整体呈飞碟状(或称UFO状)。所述定位部4的上表面与刷头部2相对设置,定位部4的下表面与把持手柄3相对设置。所述定位部4的设置避免用户在使用U型牙刷将牙刷主体1吞入口腔内。所述定位部4的设置避免用户在使用U型牙刷时,液体、牙膏等流体流向用户的手。所述定位部4由软性材料制造而成,具体地,定位部4由软性塑料或者软性橡胶制造而成。进一步地,位于所述定位部4下方的牙刷主体1外表面上设有用于握持的弧形曲面部18。所述弧形曲面部18用于与用户的手掌相契合,使用户更好地握住牙刷主体1。本实施例中,弧形曲面部18呈类半球面状。进一步地,所述牙刷主体1侧部设置有环形台5,定位部4套装在环形台5上;所述定位部4包括覆盖设置在环形台5上表面的上盖板6及与上盖板6相接并覆盖设置在环形台5下表面的下盖板7。所述上盖板6外侧边缘与下盖板7外侧边缘相连接。参见图3,上盖板6和下盖板7的局部竖向截面呈横置的V型状。进一步地,所述牙刷主体1包括外底壳8及设置在外底壳8上的外盖体9;所述环形台5包括由外底壳8上部边缘向外延伸的下环形缘板10及由外盖体9底部边缘向外延伸并设置在下环形缘板10上的上环形缘板11。所述下环形缘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手持的U型牙刷,其特征在于,包括牙刷主体(1)、与牙刷主体(1)传动连接的刷头部(2)及设置在牙刷主体(1)上并位于刷头部(2)相对一侧的把持手柄(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手持的U型牙刷,其特征在于,包括牙刷主体(1)、与牙刷主体(1)传动连接的刷头部(2)及设置在牙刷主体(1)上并位于刷头部(2)相对一侧的把持手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手持的U型牙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牙刷主体(1)侧部设置有位于刷头部(2)和把持手柄(3)之间的定位部(4);
所述定位部(4)的上表面与刷头部(2)相对设置,定位部(4)的下表面与把持手柄(3)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便于手持的U型牙刷,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定位部(4)下方的牙刷主体(1)外表面上设有用于握持的弧形曲面部(1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便于手持的U型牙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牙刷主体(1)侧部设置有环形台(5),定位部(4)套装在环形台(5)上;
所述定位部(4)包括覆盖设置在环形台(5)上表面的上盖板(6)及与上盖板(6)相接并覆盖设置在环形台(5)下表面的下盖板(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便于手持的U型牙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牙刷主体(1)包括外底壳(8)及设置在外底壳(8)上的外盖体(9);
所述环形台(5)包括由外底壳(8)上部边缘向外延伸的下环形缘板(10)及由外盖体(9)底部边缘向外延伸并设置在下环形缘板(10)上的上环形缘板(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便于手持的U型牙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凤涛李轩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深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