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聚离子液体的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635472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聚离子液体的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首先将聚离子液体和手性钌无规共聚物通过络合作用制备表面含有PIL结构的钌纳米催化剂颗粒,再将金属Pd负载在钌纳米催化剂颗粒表面的PIL上制得具有核壳结构的双功能Ru‑Pd催化剂,该双功能Ru‑Pd催化剂用于在水相中进行一锅两步的选择性催化Suzuki偶联和不对称转移氢化反应,其中基于聚粒子液体的双金属催化剂离心回收后重复循环使用,不仅提高了有机反应的转化率和对映选择性,具有多功能多相催化剂的优越性,同时克服了多相催化剂活性低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聚离子液体的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聚离子液体的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受生物系统协同效应的启发,用于多步串联有机反应的多功能负载型催化剂的开发吸引了许多不对称催化研究者的关注,由于受两个主要发展限制,首先是将两种有机金属化合物负载在同一载体上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两种物质之间的“交叉干扰”。其次,多相催化剂的手性结构对催化体系微环境的变化也非常敏感从而影响反应。因此,如果要获得串联反应的高对映选择性,既要克服固有的“交叉干扰”又要保留原始均相手性催化体系的微环境,这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本课题组开发了通过聚离子液体(PIL)来制备具有双金属的Ru-Pd催化剂,基于PIL的优越性,通过调控聚离子液体本身的结构来调控催化反应的催化微环境使其具有更高的反应活性,两种金属又同时存在催化剂上形成一种具有手性核壳结构的催化剂,使其能够在一锅反应中进行Suzuki偶联和不对称氢转移两步反应,提高了有机反应的的转化率和对映选择性。具有多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聚离子液体的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过程为:首先将聚离子液体和手性钌无规共聚物通过络合作用制备表面含有PIL结构的钌纳米催化剂颗粒,再将金属Pd负载在钌纳米催化剂颗粒表面的PIL上制得具有核壳结构的双功能Ru-Pd催化剂,该双功能Ru-Pd催化剂的结构模型为:/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聚离子液体的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过程为:首先将聚离子液体和手性钌无规共聚物通过络合作用制备表面含有PIL结构的钌纳米催化剂颗粒,再将金属Pd负载在钌纳米催化剂颗粒表面的PIL上制得具有核壳结构的双功能Ru-Pd催化剂,该双功能Ru-Pd催化剂的结构模型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离子液体的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将手性钌无规共聚物和聚离子液体在二甲基亚砜溶液中混合,在超声条件下将混合液滴加到含0.5wt%氨水的乙醇溶液中,产生大量的沉淀复合物,再经超声处理,采用沉淀法、乙醇洗涤法和真空干燥法制得纯的表面含有PIL结构的钌纳米催化剂颗粒;将表面含有PIL结构的钌纳米催化剂颗粒分散于二甲基亚砜溶剂中,再逐滴加入醋酸钯的二甲基亚砜溶液,然后在充氮气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在乙醚中沉淀,粗品用二氯甲烷洗涤以去除未反应的原料,最终制得具有核壳结构的双功能Ru-Pd催化剂;上述制备过程中的具体合成路线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离子液体的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离子液体的具体制备过程为:将0.50mmol聚环氧氯丙烷(PECH)加入到单颈圆底烧瓶中,脱气30min后用注射器加入0.28mmol甲基咪唑,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将单颈圆底烧瓶密封并浸入80℃的油浴中反应10h,然后用乙醚沉淀收集聚离子液体粗品,再用乙醚洗涤数次直至无小分子杂质,并于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娟孙艳平贾献彬王尚月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