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侦察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5362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防侦察机器人,包括履带机器人本体,所述履带机器人本体的上部固定安装有空气净化器,所述履带机器人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竖直硬水管,所述竖直硬水管的下部一侧通过进水接头连接有软水管,所述竖直硬水管的上部通过连接管连通有水幕喷头,所述水幕喷头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耐高温透明玻璃板,所述防火壳体的一侧安装有第二万向侦察摄像头,所述防火壳体上安装有对讲机。本消防侦察机器人通过水幕喷头实现建立水幕防护圈,对昏迷受难者的保护,避免受困人员因昏迷无法实行自救而造成伤情加重;通过空气净化器的设计,提供空气净化作用,避免受困人员吸入过多的烟雾或有害气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防侦察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消防
,具体为一种消防侦察机器人。
技术介绍
消防机器人作为特种机器人的一种,在灭火中能够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普通的消防机器人具有灭火、侦察以及救援的能力,然而在实施救援时,经常会遇到很多因为吸入过多烟雾而昏迷的受困人员,机器人无法进行实施救援,需要消防人员进行救援,往往错过最佳的救援时机。因此,我们需要提出一种可以及时救援昏迷受难者的消防侦察机器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防侦察机器人,本消防侦察机器人通过水幕喷头实现建立水幕防护圈,形成类封闭式空间,便于实施机器人对昏迷受难者的保护,避免受困人员因昏迷无法实行自救而造成伤情加重;通过空气净化器的设计,在对于昏迷受困人员保护时,提供空气净化作用,避免受困人员吸入过多的烟雾或有害气体。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防侦察机器人,包括履带机器人本体,所述履带机器人本体的上部固定安装有空气净化器,所述履带机器人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竖直硬水管,所述竖直硬水管的下部一侧通过进水接头连接有软水管,所述软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消防栓快速接头,所述竖直硬水管的上部通过连接管连通有水幕喷头,所述水幕喷头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耐高温透明玻璃板,所述竖直硬水管的上端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有防火壳体,且支撑杆贯穿于耐高温透明玻璃板,所述防火壳体的一侧安装有第二万向侦察摄像头,所述防火壳体上安装有对讲机。优选的,所述防火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单独的供电蓄电池。优选的,所述水幕喷头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水幕喷头之间的高度差设置为20-40cm。优选的,所述履带机器人本体的一侧安装有荧光引导线,所述履带机器人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荧光引导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挂环,所述挂环挂在挂钩上。优选的,所述履带机器人本体的一侧安装有第一万向侦察摄像头。优选的,所述空气净化器与履带机器人本体内部的蓄电池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消防侦察机器人通过水幕喷头实现建立水幕防护圈,形成类封闭式空间,便于实施机器人对昏迷受难者的保护,避免受困人员因昏迷无法实行自救而造成伤情加重;2、通过空气净化器的设计,在对于昏迷受困人员保护时,提供空气净化作用,避免受困人员吸入过多的烟雾或有害气体;3、通过竖直硬水管与套管的活动连接,受困人员可以直接自行取走竖直硬水管,并寻找较为安全的区域等候救援,同时可以将荧光引导线带走,便于引导救援人员进行施救。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挂钩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套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履带机器人本体的电路原理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履带机器人本体电机A、B、C相驱动电路原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微控制器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超声波测距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左右红外测距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中:1履带机器人本体、2第一万向侦察摄像头、3空气净化器、4竖直硬水管、5支撑杆、6第二万向侦察摄像头、7防火壳体、8耐高温透明玻璃板、9连接管、10进水接头、11套管、12荧光引导线、13消防栓快速接头、14对讲机、15水幕喷头、16挂钩、17挂环、18软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该消防侦察机器人,包括履带机器人本体1,所述履带机器人本体1的上部固定安装有空气净化器3,所述履带机器人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管11,所述套管11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竖直硬水管4,所述竖直硬水管4的下部一侧通过进水接头10连接有软水管18,所述软水管1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消防栓快速接头13,所述竖直硬水管4的上部通过连接管9连通有水幕喷头15,所述水幕喷头15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耐高温透明玻璃板8,所述竖直硬水管4的上端通过支撑杆5固定连接有防火壳体7,且支撑杆5贯穿于耐高温透明玻璃板8,所述防火壳体7的一侧安装有第二万向侦察摄像头6,所述防火壳体7上安装有对讲机14。具体的,所述防火壳体7的内部设置有单独的供电蓄电池。同时在防火壳体7内部还设置有用于将侦察影像传递出去的无线通讯器(蓝牙通讯器、4G通讯器)。具体的,所述水幕喷头15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水幕喷头15之间的高度差设置为20-40cm。双层水幕起到更好的防护功能。具体的,所述履带机器人本体1的一侧安装有荧光引导线12,所述履带机器人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挂钩16,所述荧光引导线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挂环17,所述挂环17挂在挂钩16上。通过荧光引导线12的引导便于进行施救。具体的,所述履带机器人本体1的一侧安装有第一万向侦察摄像头2。通过第二万向侦察摄像头2,便于履带机器人本体1继续进行侦察。具体的,所述空气净化器3与履带机器人本体1内部的蓄电池连接。通过空气净化器3可以快速过滤空气,降低烟雾浓度,防止昏迷的受困人员吸入过多的有害气体。其中,本案图4-8中提到的关于履带机器人本体的电路设计原理图,均为已被完全公开的现有技术,其具体为一种具有行走和避障功能的智能履带机器人,应用于本案侦察机器人时,具有使用方便的特点。工作原理:在使用时,本消防侦察机器人通过水幕喷头15实现建立水幕防护圈,形成类封闭式空间,便于实施机器人对昏迷受难者的保护,避免受困人员因昏迷无法实行自救而造成伤情加重;通过空气净化器3的设计,在对于昏迷受困人员保护时,提供空气净化作用,避免受困人员吸入过多的烟雾或有害气体;通过竖直硬水管4与套管11的活动连接,受困人员可以直接自行取走竖直硬水管4,并寻找较为安全的区域等候救援,同时可以将荧光引导线12带走,便于引导救援人员进行施救。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防侦察机器人,包括履带机器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机器人本体(1)的上部固定安装有空气净化器(3),所述履带机器人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管(11),所述套管(11)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竖直硬水管(4),所述竖直硬水管(4)的下部一侧通过进水接头(10)连接有软水管(18),所述软水管(1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消防栓快速接头(13),所述竖直硬水管(4)的上部通过连接管(9)连通有水幕喷头(15),所述水幕喷头(15)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耐高温透明玻璃板(8),所述竖直硬水管(4)的上端通过支撑杆(5)固定连接有防火壳体(7),且支撑杆(5)贯穿于耐高温透明玻璃板(8),所述防火壳体(7)的一侧安装有第二万向侦察摄像头(6),所述防火壳体(7)上安装有对讲机(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防侦察机器人,包括履带机器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机器人本体(1)的上部固定安装有空气净化器(3),所述履带机器人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管(11),所述套管(11)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竖直硬水管(4),所述竖直硬水管(4)的下部一侧通过进水接头(10)连接有软水管(18),所述软水管(1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消防栓快速接头(13),所述竖直硬水管(4)的上部通过连接管(9)连通有水幕喷头(15),所述水幕喷头(15)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耐高温透明玻璃板(8),所述竖直硬水管(4)的上端通过支撑杆(5)固定连接有防火壳体(7),且支撑杆(5)贯穿于耐高温透明玻璃板(8),所述防火壳体(7)的一侧安装有第二万向侦察摄像头(6),所述防火壳体(7)上安装有对讲机(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侦察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小兵朱瑶马晓妍程金平储剑森王以丹仇智珩周路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消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