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遮光与透光两用的双层窗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5356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遮光与透光两用的双层窗帘,其包括布帘、遮光帘和滑轨,滑轨上活动连接有若干组吊挂组件,吊挂组件转动连接有用于固定布帘的安装块,安装块与布帘可拆卸连接,遮光帘设置有若干组用于固定遮光帘的连接件,安装块设置有供连接件安装的支撑块,支撑块与连接件活动连接。当使用者需要清洗遮光帘时,可拆卸连接件,使连接件脱离支撑块;当使用者需要重新安装遮光帘时,可通过连接件重新安装在安装块上。通过这种方式,使用者可对遮光帘和布帘分开进行清洗,更加方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拆卸遮光帘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遮光与透光两用的双层窗帘
本技术涉及窗帘结构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遮光与透光两用的双层窗帘。
技术介绍
窗帘一般由布、麻、纱、铝片、木片、金属材料等制作的,具有遮阳隔热和调节室内光线的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窗帘的控制方式和种类多种多样,满足不同的场合的需要。随着窗帘的发展,由于窗帘的功能性和装饰性它已成为居室不可缺少的、完美结合的室内装饰品。为了增强窗帘的遮光效果,窗帘通常会在帘布上加厚面料或者增加一层遮光帘。现有技术中如授权公告号CN205493477U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遮光帘,包括若干矩形的帘布条,帘布条上下排布,每个帘布条的较长边互相平行,位于下方帘布条的上边缘与紧邻其上方帘布条的背面中部位置通过连接件连接。以上技术的整个遮光帘由若干帘布条通过魔术贴或者拉链作为连接带,可以方便快捷地将整个遮光帘拆开或者拼接。实际使用时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任意调整遮光帘布的高度,也可以在清洗时拆开分批洗涤。以上专利方便使用者调整遮光帘高度,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以上技术遮光帘的结构简单,遮光帘的面布与遮光帘一体化,使用者清洗不能将面布与遮光帘分开进行清洗,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遮光与透光两用的双层窗帘,其具有便于拆卸遮光帘的特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遮光与透光两用的双层窗帘,包括布帘、遮光帘和滑轨,所述滑轨上活动连接有若干组吊挂组件,所述吊挂组件转动连接有用于固定所述布帘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与所述布帘可拆卸连接,所述遮光帘设置有若干组用于固定所述遮光帘的连接件,所述安装块设置有供所述连接件安装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所述连接件活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遮光帘通过连接件安装在支撑块上,使遮光帘与安装块相对固定,且由于安装块与布帘相对固定,使用者打开布帘时,遮光帘可同步打开。当使用者需要清洗遮光帘时,可拆卸连接件,使连接件脱离支撑块;当使用者需要重新安装遮光帘时,可通过连接件重新安装在安装块上。通过这种方式,使用者可对遮光帘和布帘分开进行清洗,更加方便。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块开设有支撑槽,所述连接件设置有用于挂设于所述支撑槽的第一勾部,所述遮光帘设置有若干组连接间隙,所述连接件设置有用于挂设于所述遮光帘的第二勾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件通过第一勾部挂在支撑槽内,并通过第二勾部勾住遮光帘上的连接间隙,使遮光帘与安装块连接。当使用者清洗遮光帘时,可使第一勾部脱离支撑槽,使第二勾部脱离连接间隙,完成遮光帘的拆卸。作为优选,所述遮光帘设置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上设置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间隔设置有若干组用于与所述连接带固定的缝合部,相邻所述缝合部之间形成所述连接间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带与连接带通过缝合的方式形成连接间隙,供连接件勾住遮光帘。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的端部设置有保护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套可避免人体与连接件的端部直接接触,避免连接件戳伤人体,提高安全性。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设置有限制所述第一勾部脱离所述支撑槽的第三勾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勾部对支撑块具有限位作用,防止布帘在移动的过程中连接件脱离支撑块。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块设置有用于吊挂所述布帘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转动连接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与所述安装块之间形成容置间隙,所述布帘开设有供所述卡接块穿设的连接口,当卡接块旋转至与所述连接口偏离的位置时,所述卡接块阻止所述布帘脱离所述容置间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卡接块转动与连接口不对应的位置时,布帘固定与容置间隙之间。当使用者需要拆卸布帘时,可将卡接块转动至与连接口对应的位置,此时卡接块可穿过连接口,使用者可将布帘从容置间隙取出。这种方式可需要转动卡接块可完成对布帘的安装或拆卸,简单快捷。作为优选,所述卡接块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连接柱连接的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穿设于所述卡接块与所述连接柱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块通过固定螺栓与连接柱转动连接,使用者安装卡接块时,可直接使固定螺栓穿过卡接块,并旋拧进连接柱中。作为优选,所述卡接块的边缘处设置有倒角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角部增大使用者与卡接块的接触面积,提高使用者在旋转卡接块时的舒适度。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块的顶部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顶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吊挂组件包括与所述滑轨滚动连接的滑轮、用于夹持所述连接轴的夹持块、用于连接相邻所述夹持块的安装板和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板顶部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轮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板通过滑块连接滑轮,并通过滑轮与滑轨滚动连接,从而使布帘或遮光帘与滑轨滑动连接。限位块防止连接轴脱离夹持块,安装板通过夹持块与连接轴转动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夹持块设置有与所述连接轴对应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远离连接轴的一侧设置有导向面,各所述限位部之间形成供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的安装间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夹持块之间通过限位部固定连接轴,使用者安装连接轴时,可直接将连接轴抵接在导向面上,然后将连接轴推进各限位部之间,随着连接轴的推进,夹持块会发生形变,从而撑开对应的限位部,使连接轴进入安装间隙中,最后夹持块恢复形变,完成连接轴的安装。这种安装方式简单快捷,提高使用者的安装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本技术中使用者可对遮光帘和布帘分开进行清洗,更加方便;2.本技术避免连接件戳伤人体,提高安全性;3.本技术的安装方式简单快捷,提高使用者的安装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遮光与透光两用的双层窗帘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吊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吊挂组件的爆炸示意图。图4是连接件的爆炸示意图。图5是卡接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卡接块转动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滑轨;11、通槽;2、布帘;21、连接口;3、遮光帘;31、连接带;32、固定带;321、缝合部;322、连接间隙;4、吊挂组件;41、夹持块;411、承托部;412、限位部;4121、导向面;4122、安装间隙;42、安装板;43、滑块;44、滑轮;5、安装块;51、连接轴;52、限位块;53、支撑块;531、支撑槽;54、连接柱;541、螺纹槽;542、卡接块;5421、倒角部;543、固定螺栓;55、容置间隙;6、连接件;61、保护套;62、第一勾部;63、第二勾部;64、第三勾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遮光与透光两用的双层窗帘,包括有滑轨1、布帘2和遮光帘3。滑轨1上设置有若干组吊挂组件4,吊挂组件4的底端设置有安装块5,各个安装块5位于布帘2与遮光帘3之间。参照图2和图3,每一组吊挂组件4包括有两块夹持块41、一块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遮光与透光两用的双层窗帘,其特征在于:包括布帘(2)、遮光帘(3)和滑轨(1),所述滑轨(1)上活动连接有若干组吊挂组件(4),所述吊挂组件(4)转动连接有用于固定所述布帘(2)的安装块(5),所述安装块(5)与所述布帘(2)可拆卸连接,所述遮光帘(3)设置有若干组用于固定所述遮光帘(3)的连接件(6),所述安装块(5)设置有供所述连接件(6)安装的支撑块(53),所述支撑块(53)与所述连接件(6)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遮光与透光两用的双层窗帘,其特征在于:包括布帘(2)、遮光帘(3)和滑轨(1),所述滑轨(1)上活动连接有若干组吊挂组件(4),所述吊挂组件(4)转动连接有用于固定所述布帘(2)的安装块(5),所述安装块(5)与所述布帘(2)可拆卸连接,所述遮光帘(3)设置有若干组用于固定所述遮光帘(3)的连接件(6),所述安装块(5)设置有供所述连接件(6)安装的支撑块(53),所述支撑块(53)与所述连接件(6)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与透光两用的双层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53)开设有支撑槽(531),所述连接件(6)设置有用于挂设于所述支撑槽(531)的第一勾部(62),所述遮光帘(3)设置有若干组连接间隙(322),所述连接件(6)设置有用于挂设于所述遮光帘(3)的第二勾部(6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遮光与透光两用的双层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帘(3)设置有连接带(31),所述连接带(31)上设置有固定带(32),所述固定带(32)间隔设置有若干组用于与所述连接带(31)固定的缝合部(321),相邻所述缝合部(321)之间形成所述连接间隙(32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遮光与透光两用的双层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6)的端部设置有保护套(6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遮光与透光两用的双层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6)设置有限制所述第一勾部(62)脱离所述支撑槽(531)的第三勾部(64)。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遮光与透光两用的双层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燕彭海军桂忆青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色空间居家饰品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